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21 05:01:24

導語: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論文

一、提倡個性化閱讀的必要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提倡個性發展,不能以教師的思想取代學生的閱讀思維。閱讀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活動,這是閱讀的重要特征。而學生的文學基礎、實踐經驗、能力差異等方面的不同,決定了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多角度。因此,學生應是閱讀的主體,是交流的主體。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思考,深刻感悟,通過不斷探究去找尋問題的結果。可以說,個性化閱讀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二、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主要方法

從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來看,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語文教師應從教學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發展入手,探索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方法和手段。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著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投身到閱讀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有所收獲。

(一)挖掘文本的多層次價值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在教學中閱讀的文本都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我們可以多角度地去理解。個性化閱讀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去感悟理解。在此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基礎水平、認知層次、觀察視角的不同,會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關注的重心,都會形成不同的情感體驗。往往面對一樣的文本、一樣的教師傳授,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理解、不一樣的思考,甚至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時間段對同一文本的領悟也會有不同。這種多層次、多角度的理解效果是很平常的事情,語文教師要將其作為培養學生不同個性的重要資源來加以利用和引導,以尊重和鼓勵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二)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閱讀教學中,集體合作的閱讀教學會使學生產生依賴感,其創造性思維將難以得到發揮和培養。個性化閱讀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需要學生積極的自我實踐意識,而閱讀中的這種意識恰恰是學生自主學習和領悟文本的核心思想。因此,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閱讀的平臺,激發學生的自我閱讀興致,使學生愿意去讀、專心去讀、愉快地讀,使學生的閱讀個性被充分挖掘出來。

(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個性化閱讀的本質就是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閱讀,在閱讀中提高能力、培養情感,而不是被動地、強迫地接受閱讀,這是閱讀教學的目標,也是閱讀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能動性,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和方法,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教師要適當挖掘學生的優勢特點,激發學生閱讀的潛在能力,啟發學生從多角度去分析問題,活躍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個性化閱讀意識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四)建立師生平等交流的機制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閱讀教學應注重對話機制的建立,使對話成為提升閱讀效果、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開展對話活動,使其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呢?平等的交流是對話的重要基礎。教育學理論指出,師生之間要想平等交流,必須要建立一種和諧、平等、民主的關系,使教師和學生之間消除距離感,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為此,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主動走進學生的生活中去,和學生建立一種朋友式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敢于、愿意和教師交流對話。另外,教師還要創設各種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展開交流、對話,形成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局面,提高閱讀教學的水平,突出個性化閱讀的真正效果。

三、總結

總之,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逐步探索出的教學方式。廣大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積極進取,提升教學水平,注重學生個性化閱讀方法的引導,摒棄傳統陳舊的教學思想,樹立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新理念,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中,充分鍛煉思維,提升閱讀水平。

作者:姜智勇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