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閱讀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07 10:29:51
導語:高職英語閱讀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是一種交流的工具。而閱讀能力,是獲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針對高職教育的培養要求,和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應該作為英語教學中的側重點。
1.1學生自身的不足
(1)學習積極性差
1)缺乏學習氛圍。高等職業院校的門檻較低,各大院校為了吸引學生,達到招生人數的要求,錄取分數比較低。所以,學生知識素質普遍不高。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學習興趣不能被很好地激發。經調查,80%左右的學生迫于家長的壓力而進入高職院校,對文化課的興趣低,學習習慣差。況且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對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均敞開大門。對于某些初中畢業生,本身英語學習歷史就短,有的人甚至連韻母都弄不清楚。
2)缺乏耐心。英語閱讀篇幅大,這些更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生,讀完一兩句就失去了閱讀的興趣,更別說通讀完全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少,閱讀效率低,對句子的理解偏差較大。
(2)英語基礎差
1)詞匯量差。學生英語功底本身就差,對于英語這種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來背誦記憶詞匯的學科,學生更不愿在其上花費太多精力,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要求高職高專學生入學時應該掌握1600個詞,畢業時掌握3400個單詞。但是據調查,接近一半的學生詞匯量不足3000個,個別單詞雖能拼寫,但不能正確領會其在文章中的內涵。
2)演繹能力弱。在英語閱讀中,一詞多義現象經常能遇到。但大多數學生只能掌握其基本含義,而在具體閱讀文章中,不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推測單詞的其他意義,造成理解偏差。例如,基本單詞“miss”,有“想念、錯過”的意思,大多數學生只知道“想念”的意思,文章中出現“Hemissedthemeetingbecauseofthebadweather”,應該是錯過之義,學生卻會誤解成“由于壞天氣,他想念這個會議”。顯然,沒有正確理解語句。
(3)缺乏閱讀技巧
1)盲目性,不看文章后的題目設置,不帶有目的性與側重點的盲目閱讀。既花費時間長,又沒有效率。有時費勁心力讀完文章后,一個問題也回答不出來。
2)每個詞都閱讀。閱讀時,不以整句作為單位,而是以單詞為基本單位進行閱讀。每個詞都仔細推敲,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即使每個詞都能理解,但是不能整理出具體的句意。
3)反反復復。一句不理解,就倒過頭來反復閱讀,不能對句子進行合理取舍,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閱讀效率低、效果差。
1.2教師教學方法的不足
(1)側重點與培養目標不符
《關于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規定,高職英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培養目標,并應該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高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現在,各大高職院校在技術能力、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專業課程設置安排規范合理,但具體到文化課程方面,尤其是英語,其課程安排與要求并沒有形成規范。
(2)教學方法刻板
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對學生的理解、技巧能力方面卻很少在意。對學生的詞匯知識、閱讀訓練等方面的培訓十分欠缺,只強調文字方面的翻譯;不能營造一個利于學習英語的環境,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時間太少。在分析問題時沒有結合語境,脫離了材料。更是繼承了中國傳統教育“填鴨式”的特點。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而缺乏主動性,不能自主思考。
(3)教材運用方面
教師不能因地制宜地選取合適高職學生的教材,與其他高等院校相比,采用的教材大多存在質量問題,漏洞百出,甚至帶有“中式英語”的明顯錯誤。
(4)不注重語法結構
傳統教學中過多注重單詞的詞義講解。新時期,為了滿足素質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味地灌輸詞匯,忽視了語法的教學和句式結構的分析。隨著閱讀量的增大,文章的句式結構越來越復雜,學生越來越難于理解。
2改進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措施
(1)因地制宜,層次教育
為了針對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因地制宜,方能提高教學質量。建議可在剛入學時,進行一次英語的測評,摸清每個學生的基礎狀況。并按照測評結果,可以分A、B、C三個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例如A班,學生英語基礎較高,側重點應在拔高,應加大閱讀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英文與中文相結合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時常分組讓學生進行英文交流,加大學生自主說英語的時間。只有會說、會聽,閱讀能力才會有較大的進步。對于C班,則應該側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加大詞匯量,分析語法結構和句子成分,傳授給他們一種英語思維能力;并且合理規劃閱讀文章訓練與詞匯量的學習,不能操之過急。而針對B班,則應綜合A、C兩個層次,平穩的教學方式。
(2)任務型教學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教學。每節課圍繞特定的主題,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并將學生進行分小組,每個學生通過查閱、設計、交流、溝通等形式來完成語言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采取參與、互動與合作的學習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閱讀教學中,也應該以任務型的原則實施教學。閱讀開始前,給學生布置任務,按照難度級別任務也應該分層級。第一級任務可以是找出文中剛學習的詞匯、詞組或是賓語從句等復合句型,加強對學習內容的復習。第二級任務可以是找出特定的新詞匯和復雜句型,待學生通讀全篇后對這些新知識進行講解。第三級任務則是用英文復述文章每一段的大意。第四級任務可以是小組表演復述整篇文章大意。講解結束后,布置其他的任務來進行總結。使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都有任務,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引發了學習的熱情。
(3)閱讀教學符合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基地。英語閱讀教學也應該符合培養目標。閱讀材料的選取一定要有針對性和專業性,可以是科技類的、工業流程介紹類別的。符合學生就業后英語的應用范圍,更具目的性,體現了“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
(4)規范的考核體系
為了遏制應試教育帶來的危害,考核不應該只注重筆試成績,應該從多方面進行考核和評價:
1)多元化,評價內容包括多個方面,包括筆試成績、學習態度、課堂積極性、應用技能和學習方法等,各方面單獨測評打分,綜合各項打出分數。
2)標準也要因地制宜,對于那些基礎本身薄弱但進步較大的學生,要給予加分鼓勵。評價要結合學生自身基礎狀況。
3)學生也可以參與到其中,變成考核評價的主動者。同學自己也可以對自己打分,并和老師打分數按照份額比進行整合,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4)設立多種英語競賽或英語技能證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英語實用能力。
3結語
閱讀能力,反映了學生英語方面的綜合能力水平。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種跨國合作、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作為國家專業技能人才的培育基地,高職院校應加強英語技能的教育,改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方式,使其符合學生的就業領域,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郇磊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大學英語報刊閱讀教學論文
- 下一篇:黨委組宣委員履職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