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自主閱讀教學取點分析

時間:2022-03-27 04:51:53

導語:語文自主閱讀教學取點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自主閱讀教學取點分析

[摘要]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取點篩選時,教師要對多種制約因素展開多重考量,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閱讀學習的契機,幫助學生順利進入文本核心,與作者達成更多情感共鳴。誦讀、質疑、鑒賞都屬于自主閱讀的常用方式,教師需要給出更多的引導和提示,以確保這些閱讀手段的正常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取點

小學高年段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教師刻意發動多種形式的自主閱讀活動,符合學生的閱讀成長需求,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價值。自主閱讀不是隨意閱讀,需要有一定的教學引導,教師根據文本內容和學生學力基礎,引導學生展開多元誦讀,并啟動閱讀質疑、展開語言鑒賞、傳授閱讀方法等,都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形成重要的教學增長點。

一、啟動誦讀,達成情感共鳴

小學高年級學生擁有比較豐富的誦讀經歷,對于誦讀技巧有一定的把握,教師需要在一些細節上給出技術性指導,讓學生在情感上有更多的投入,能夠與作者展開直接對話,這樣就能提升學生自主閱讀的效果。如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下冊《三亞落日》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初,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然后教師親自示范誦讀,并在學生誦讀訓練時提出具體要求:“作者對三亞落日進行具體描繪時,其情緒是愉悅的,要表達的主題也是正面贊美,這些文字都帶有靈氣,朗讀時需要飽滿深情,讀出作者濃濃的喜愛之情。”學生展開自主誦讀訓練,課堂內書聲瑯瑯,學生大多沉浸在愉快的文本情境之中。教師為學生示范誦讀,并提出具體要求,給學生帶來了更多心理觸動,學生被文本的美景所陶醉,情感共鳴順利實現,自主閱讀學習獲得了豐碩成果。

二、發動質疑,激活思維驅動

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讀書更是如此,唯有建立起主動質疑意識,才能在不斷質疑、釋疑的過程中形成嶄新的閱讀認知。“學然后知不足。”學生對文本展開自主閱讀學習時,自然會有疑惑產生,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這些疑惑進行多重篩選、分析、解讀、歸結,不僅能夠成功調動學生的閱讀學習思維,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三打白骨精》選自于《西游記》,學生對這段故事耳熟能詳,這無疑為課堂教學創造了良好條件。為了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為學生設計了質疑任務:“孫悟空有火眼金睛,能夠識別妖怪的變化,閱讀這段故事時,你有什么新發現嗎?能不能找出疑惑的地方,用質疑的形式,對故事內容展開思考。”學生針對教師的提示展開閱讀,并在課堂內熱烈討論起來。問題展示時,很多學生都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孫悟空有火眼金睛,這一點唐僧是知道的,為什么還這樣不信任孫悟空呢?”“豬八戒在整個事件中沒有發揮好作用,這是為什么呢?”“如果從武功上講,豬八戒和沙和尚都不應該在白骨精之下,為什么卻屢屢被白骨精算計呢?”教師挑選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展開集體討論,將課堂教學氣氛點燃。教師引領學生展開自由質疑活動,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思考的機會。學生通過質疑、釋疑,自然形成系統性學習認知,從而提升了學科核心素養。

三、展開鑒賞,促進認知內化

語言鑒賞是自主閱讀學習的重要手段,小學教材大多屬于經典篇目,具有極高的文學鑒賞價值。教師針對教材學習內容和學生學力基礎,為學生設計一些自主閱讀鑒賞任務,并傳授給學生一些鑒賞的方法,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認知的內化,對有效提升學生的認知基礎有特殊幫助。如教學《夾竹桃》這篇課文時,教師引領學生進行經典片段鑒賞活動:“認真閱讀文本,找出你最喜歡的片段,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學生快速行動起來,課堂學習研究氛圍逐漸建立。有學生找到這樣一段話:“火與雪是不相容的,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中有火。我覺得十分有趣。”并給出鑒賞:“火和雪是不相容的,這是我們都知道的常識,用這個對兩盆花進行描寫,說兩盆花如火上有雪,雪中有火,為我們創設了極為難得的奇特景觀。我感覺這里運用了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給我們帶來了別樣的學習感知。”

教師對學生的自由鑒賞活動給出了積極評價,為學生規劃了語言鑒賞基本操作路線,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學習啟迪,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效果顯著。教師讓學生自由展開語言鑒賞活動,沒有什么專業要求,只是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原因,這樣開放性的語言鑒賞設計富有啟動性。學生根據自身學習認知展開鑒賞活動,為課堂教學注入了豐富活力。語文自主閱讀教學取點眾多,教師需要發揮教學主導作用,對各種制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為學生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最終完成學生閱讀素養的塑造。

作者:張婷婷 單位:江蘇鹽城市大豐區城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