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美感音樂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09 03:08:07
導語:藝術美感音樂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美感的教學方式力圖發掘學生最濃郁的自然興趣,環境在于教育的培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謂景中生情,情中應景,如若在學生感知萌芽階段加以正確的引導,學生的自我興趣,情感思維開始發展,直至成熟完善,這將對人的思維判斷,情感理解等多方面的感知領域產生長遠的影響。因此,藝術美感教育方式對成長初期的學生來說意義深遠,有著一定的人生啟蒙作用。
2藝術美感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藝術美感教育途徑多種多樣,最為根本的便是能夠遵循“以人為本,自然為主,抓住審美”幾大要素來組織教學或者安排活動。中學課程將教學劃分為聽、唱、形式演示、理論普及、探索現實等多種教學模塊,實施教學時需要將各個模塊聯系組合,形成生動形象的知識鏈,情感主線等關鍵因素,能夠讓學生深入學習,激發興趣。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觀察學生狀況也要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效果,做好及時的總結,以便于快速調整教學方式。
2.1音樂互動及交流
師生間的交流形式多半限于言語的交流,藝術美感教育可以注重利用聲樂“無界限”的特點,在一些抽象問題做以形象音樂的表達,學生能夠快速全面的理解問題現象,同時增強了互動性,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根據老師示范的節奏讓學生模仿,接著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即興發揮。
2.2拋磚引玉形式
一些具有特點或者典故的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描繪一個故事場景,引入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最終圍扣主題,引出音樂。這樣的形式能夠讓學生印象深刻,故事引人入勝,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培養了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同時可以留給學生自主的想象空間,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模仿教師演示的音樂來加深印象。
2.3資源組合分享形式
教師可以運用閑余時間尋找課程相關的資源,在論壇、博客、報刊等互動式平臺上分享探討,這樣不僅增強了師生溝通,而且豐富了課余生活。3.4活動組織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喜歡的實踐活動,內容可以多元化,例如包括聽、看、猜、想、比、演等實際活動。學生可以在活動中真實體會,能夠探索發現不曾遇到的問題,并且能夠在一定的音樂基礎上,發展自己的創作。
3藝術美感培養方式應用與現狀分析
初中生經歷了小學時代的心理成長初期,對于事物的主觀判斷有所提高,但是還是不能夠準確地做出判斷,他們往往能夠懂一些事理,有時卻又會犯錯誤,面對生活和挫折,有時會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是放棄的態度。因此,藝術美感式教育需要教師平時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力圖營造一個公平公開自主的學生成長環境,并且允許學生犯錯誤,提倡學生自我錯誤自我發現,以及及時糾正。在學生的創作能力上需要多鼓勵多肯定,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產生動力,鼓勵他繼續探索發現并且能夠做出自我總結。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天性并且更多地接觸實際,讓他切身體會世事真理。中學年齡段的學生富有創造的天性,有著較強的好奇心,探索心,同時還有很好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年齡階段的生理發展規律,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給予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間,使得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穩定的發展與提高。初中聲樂主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以及感知事物音樂的思維判斷能力。目前大部分學校的教育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教案式”教學,學生經常面對教科書上死板的內容以及老師生硬不變的講課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平淡乏味,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也會被打磨殆盡。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要注重興趣的培養,引導學生懂得去欣賞音樂的完美,能夠多聽、多想、多探索,同時教師也應該允許學生對不同的音樂擁有自我的理解與感知。教師不能對學生產生的一些想法和心理輕易否定,需要多加疏導溝通,擺正學生的成長心理。每段音樂都是人或事物情感的化身,它們從心理和社會的角度來看都是立足于現實生活的。很多時候,學習主要靠的是自我的努力以及動力,老師的幫助相對而言往往是比較有限的,然而在學生成長初期,孩子的感知啟蒙,事理積累都將由老師擔起大任,教師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過程,適當的時候加以疏導排解,引導學生培養自我反省的品格,冷靜客觀的批評心態,以及用扎實的基礎和努力的練習來提高自己。
4結束語
初中音樂教學延續了小學時代的啟蒙教育,同時也為將來的高等教育作下了基礎鋪墊,重要性可謂舉足輕重,不可怠懈。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創新,藝術美感教育方式將會得到廣泛的運用。通過藝術美感創造的成長環境可以讓學生不斷地實踐體驗現實,在探索中發現自我,總結自我,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推進作用。因此,將藝術美感教育引入學生教育方式中很有必要。
作者:胡佳佳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
- 上一篇:視唱練耳音樂教學論文
- 下一篇:民間工藝美術中職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