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教學中情感體驗的滲透
時間:2022-01-13 04:01:48
導語:音樂欣賞教學中情感體驗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課是審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機載體,通過欣賞音樂有利于學生感知情感,使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拉近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運用多種方式滲透情感體驗,可以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這樣學生能積極踴躍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在音樂欣賞課上有所思、有所獲,進而促進身心協調健康發展。本文將探討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滲透情感體驗的重要作用,并結合當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制定有效策略,希望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情感體驗;滲透策略
一直以來,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得到的重視都有所不足,課時比較有限,教師只是帶領學生單純地聽音樂,很少深入挖掘音樂的內涵和情感,導致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流于表面,他們的情感被掩蓋在膚淺的表面之下,與他人之間的交往有著厚厚的壁壘,情感體驗和表達都有著一定的障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未來的發展。為了打破這一現狀,音樂欣賞教學中要加強情感體驗的滲透,向學生展現音樂的意境和情感,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為培養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一、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滲透情感體驗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潑熱情是高中生的主要特征,他們的情感極為豐富、熱烈,只不過缺少渠道能夠順理成章地將情感表達出來。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滲透情感體驗,先讓學生欣賞音樂,再感受音樂中的情感,接下來再與他人進行交流,這樣學生獲得了表達自身想法的機會,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有利于消除學生的壓力,使之在輕松愉悅的情況下迅速沉浸在音樂氛圍中。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就會表現出對學習音樂知識的濃厚興趣,這將會對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順利高效開展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二)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每首音樂曲目都是作者在不同背景和心境之下創作出來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通過帶領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滲透情感體驗,可以為學生和作者建立情感共鳴,讓他們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深刻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從而被作者的高尚品格所深深折服。此舉有利于塑造學生獨特的個性,培養學生堅韌的品格,使之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和勇往直前的人生態度,實現學生身心的協調健康發展,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音樂欣賞教學歸根結底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作為根本目標的,滲透情感體驗是為了更好地達成這一目標,因此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體驗音樂情感的環境,帶領學生步入魅力四射的音樂殿堂,引導學生主動挖掘音樂情感,探索其樂無窮的音樂世界。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被調動起來,在探究活動中形成創造性思維,其審美能力和音樂核心素養也會隨之提高,這大大提升了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實效性。
二、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國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已經逐步實施了改革,但是仍未徹底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不高,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具體表現在教與學兩個層面:首先,從教師教學層面來看,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無論是學校還是音樂教師都認為音樂欣賞課只不過是讓學生得到片刻的放松,無需投入過多的關注,不但軟硬件設施的建設相對落后,而且課時安排和教學內容都缺乏合理性。教師重復播放某首音樂曲目,給出短短幾分鐘的思考時間后會隨機挑選幾名學生發言,很少組織學生相互討論,音樂曲目在他們的腦海中稍縱即逝,很難給學生留下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單調的教學模式還會引起學生的厭惡感。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不深,思維處于懈怠狀態,音樂素養難以得到有效提高。其次,從學生學習層面來看,高考給廣大學生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較多,腦海中始終繃緊了一根弦,好不容易盼到了音樂課,會將聆聽音樂當成是緩解壓力的一種途徑,所以在音樂欣賞課上學生會全身心地放松,腦海一片空白,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音樂內涵,體驗音樂情感,導致高中音樂欣賞教學質量不佳的情況難以得到改善。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這樣學生才能夠端正學習態度,而如何能夠強化音樂欣賞教學的效果,需要高中音樂教師不斷加以探索。
三、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滲透情感體驗的有效策略
經由上文可知,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滲透情感體驗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大有助益,然而音樂欣賞教學不受重視,在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教學效果較差,教師和學生都缺少改變現狀的動力,使得教學活動開展不暢,學生的想象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都無法得到鍛煉,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基于此,加強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改革,促進情感體驗的滲透勢在必行,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結合學生特點挑選音樂曲目。學生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可撼動,教師要在深入了解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和喜好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音樂曲目,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音樂欣賞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一般來說,高中生都是零零后,他們最為熟悉和喜愛的歌星要數周杰倫,聽著周杰倫的歌曲會讓學生感到十分亢奮,教師可以挑選幾首周杰倫的代表作與學生共同鑒賞,讓學生說一說他在創作這首歌曲時的理念以及歌曲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這些都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他們會踴躍發言,信手拈來,其他學生耐心傾聽并做出補充,這樣整個課堂氛圍會非常活躍,學生會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是對傳統高中音樂課堂的一大顛覆,更是對教學內容的一個補充,將會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二)豐富教學方式。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滲透情感體驗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和強烈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這樣學生的思維會自由發散開來,對音樂作品產生深層次的理解,更易于表達和釋放情感。多媒體設備是比較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教師可以為音樂作品創建一個背景,制作教學視頻,讓學生可以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觀看視頻,全面調動學生的感官,并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向學生介紹音樂作品的體裁、樣式、結構、發展歷史等知識,不斷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欣賞完音樂作品之后,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欣賞感受記錄下來,挑選幾名學生在全班范圍內分享他們的感受,學生會從更加多樣的角度欣賞音樂作品,這種體驗無疑是十分新奇和有趣的。以《陽關三疊》為例,由于學生很少會去主動接觸中國古琴曲,對相關曲目的了解有限,因此可以將作品欣賞分為多個部分,依次介紹古琴背景、作者生平等,最后進行音樂作品的欣賞,在欣賞結束后讓學生把自己的欣賞感受通過短文或者短詩的形式表達出來。在進行音樂作品欣賞時,分成兩遍來欣賞,第一遍配合視頻的形式,讓學生直觀感受中國古琴的彈奏之美,第二遍欣賞時讓學生將自己覺得驚艷或是難以理解的段落進行記錄,這樣學生就會了解到中國古琴曲的源遠流長,體會中國古曲的魅力,對音樂曲目萌發出濃厚的興趣,音樂情感體驗也會極為深刻。(三)增加師生情感交流。教師作為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組織者與學生的引導者,能否與學生保持和諧平等的關系,是影響教學效果以及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因素,教師與學生要像朋友一樣對話,教師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設計音樂欣賞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也會大大拉近。新媒體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既要在課堂上運用各種先進教學技術和方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又要將教學陣地予以拓展,在課下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傾聽學生的感受。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會幫助學生準確把握音樂情感,情感體驗的滲透也會更具實效性。(四)充分利用音樂要素。節奏是音樂的關鍵要素之一,對人的情緒調動有著重大影響。歡快的節奏會讓人感到情緒高昂,心跳加速,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燒,緩慢的節奏則會讓人保持心情平靜,大腦活動放緩。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利用節奏來滲透情感體驗,可以促使學生快速感受到音樂中蘊含的情感,而且這種感受通常是比較準確的。教師可以在音樂欣賞課上播放不同節奏的音樂曲目進行比較,或者讓學生進行節奏練習,頻繁的節奏變化會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融入其中,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深刻地體驗到音樂中的情感內涵。此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問,問學生演奏音樂作品所用樂器的種類、名稱,從音高、音色、音強的角度剖析音樂作品,充分利用好各種音樂要素,這樣會讓高中音樂欣賞教學變得更富有知識性和人文性。
四、結語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滲透情感體驗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思路,教師應該明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喜好,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展現音樂教育的巨大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順.音樂審美心理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7).
[2]江娜.談“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及實踐[J].考試周刊,2019,(95).
[3]張慧玲.高中音樂欣賞曲目選擇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教師,2018,(S2).
[4]姜靜靜.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欣賞中的作用解析[J].北方音樂,2017,(11).
作者:齊萍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 上一篇:聲樂教學中音樂作品分析
- 下一篇:中職化工專業教學對信息技術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