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音樂教學及舞蹈元素融入方法
時間:2022-02-11 11:05:14
導語:中職音樂教學及舞蹈元素融入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是中職素質拓展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門課程,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全面發展。因此,中職音樂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摒棄傳統陳舊的教學方式,積極地探索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新模式。在中職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不僅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展開教學活動,還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和教育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就中職音樂教學及融入舞蹈元素的方法展開了思考,并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學;舞蹈元素;融入方法
中職院校想要培養高素質的專業型音樂人才,僅僅依靠學習,音樂是不能實現的。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有效地融入舞蹈元素,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力。但是就目前來看,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學和舞蹈教學,還處于一個互相分離的狀態,這就需要中職音樂教師將二者有效地進行結合,讓學生不僅能夠深刻地理解音樂,與此同時還能夠體會到舞蹈的魅力與美感,能夠將抽象的音樂用形象的肢體表現出來。因此,中職音樂教師應該不斷地摸索、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在音樂中融入舞蹈元素的優勢,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音樂熱情,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以下是本人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的六點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高效融合音樂舞蹈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展開來講,就是充實音樂教學的內容,協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展開學習,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音樂的魅力,以此來提升他們的藝術氣質。無論是音樂教學,還是舞蹈教學,僅僅依靠他們單一的發展都無法實現提升綜合素養的目標。因此,高職音樂教師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適當地調整教學目標,樹立將舞蹈教學作為輔助手段的觀念,在幫助學生提升音樂素質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舞蹈素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音樂舞蹈,它們所要傳遞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因此,中職音樂教師將兩者融合的時候一定要對音樂和舞蹈有深刻全面的認識,然后再將其有機地結合,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例如,我在教學中職一年級第二章中外民歌中第八節《阿里郎》時,這是一首古老的朝鮮族民歌,它表達的是委婉纏綿的情感,同時也體現出了朝鮮族人民堅強不屈的性格特點,所以在唯美的旋律中有婉轉的期盼之情,是朝鮮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謠。但是考慮到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個性異常鮮明的時期,喜歡追求新鮮的事物,更偏愛現代流行音樂。所以,高職音樂教師應該抓住他們這一心理,先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我先播放了同學們耳熟能詳的《大長今》,同學們很快就集中了注意力。然后,我利用多媒體設備介紹了《阿里郎》的故事,這樣同學們對這首歌謠的背景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容易進入歌曲的意境中。最后,我根據音樂設計了幾個朝鮮族的動作,分別為扛橫手、扛頂手、扔手、拍手、胸圍手、腰圍手、平步、之字步和丁字推步。我在前面為同學們示范,同學們跟著我用肢體去感受音樂的情緒,隨著音樂旋律和歌詞的不同,我做出的肢體反應也不一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對于朝鮮歌曲的情感和意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體驗,對于幫助他們了解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風土人情、人文科學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豐富教學活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中職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上,都是教師講述、學生被動接受的一種狀態,這種教學方式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并沒有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因此,中職音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有效地融合舞蹈因素,使得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最大化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和精神。例如,我在展開視唱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充分利用不同的舞蹈動作來加強學生的音樂感受,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節奏。具體而言,我會根據音樂節奏的快慢將舞蹈分成捻指、跺腳拍手和連拍四個簡單的動作,然后將這些動作融合在音樂中來更好地提高視唱教學的質量。類似的方法有很多,中職音樂教師除了帶領學生運用手腳之外,還可以利用其他的活動來表現音樂節奏、音樂力度、音樂速度的變化,包括去利用身體的功能,進行一些樂器的簡單模仿。不要輕視這些簡單的動作,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節奏,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
三、加強舞蹈基礎教學,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當前,在中職音樂教學中越來越重視舞蹈教學,有越來越多的中職音樂教師,將一些舞蹈元素融合在了音樂教學中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音樂和舞蹈的融合。因此,想要保證舞蹈元素最好的融合,在音樂教學中學生首先要有一定的舞蹈基礎,這就需要中職音樂教師,幫助學生去掌握一些基礎的舞蹈姿勢和動作。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舞蹈基礎素養,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將舞蹈元素融合在音樂教學中。例如,我會在每周的音樂教學活動中,設置10到15分鐘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基礎舞蹈教學。教學的內容從基礎的壓肩、壓腿等基礎動作開始,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和了解舞蹈的形成。在他們有一定的基礎之后,我還會結合一些比較經典的舞蹈音樂,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音樂和舞蹈的結合。這樣等到學生較為全面深刻地認識了舞蹈,就能更加容易地理解在音樂中融合舞蹈的意義,進而在以后的音樂學習中,自然而然地將兩者結合,更加深刻地領悟到兩者結合的藝術魅力,實現音樂素養的全面提升。
四、賞析中外音樂作品,體會各國舞蹈風采
受不同區域、不同文化和不同歷史的影響,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和舞蹈,在中職的音樂教材中,也包含了古今中外的特色音樂與舞蹈。中職音樂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從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去對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展開分析。這就要求中職音樂教師在教學一些外國作品之前,充分地做好教學,大量地查閱和音樂作品相關的文獻資料,對于作品中涉及的國家的習俗和歷史展開仔細研究,認真地分析相關國家的舞蹈元素,這樣才能根據音樂作品的特點設計與之相符的舞蹈動作。例如,我在教學中職音樂教材中《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的時候,首先會告知學生,這是一首維也納風格的圓舞曲,是一首旋律優美、節奏歡快的舞曲。它展現出了樂觀的風格,表現的是作者對故鄉無限的深情和強烈的熱愛,以及對生命的春天的美好追求。在這節課的導入階段,我會告知學生,圓舞曲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華爾茲”,它是一種起源于奧地利北部的民間三拍子舞曲,它的特點一般是節奏明快、旋律流暢、速度多為小快板、節奏感鮮明,根據速度的不同分為快、慢兩種。然后,我會帶領學生去了解這首圓舞曲的創作背景。接著,我帶領學生進行了分段欣賞。(比如,在第五圓舞曲中,第一段是由小提琴和木管奏出的柔情似水的旋律,到了第二段在激烈的打擊樂的伴奏下出現了熱情歡樂的對比揭短,此時將全曲推向了高潮。)最后,我借助多媒體播放了《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的相關視頻,在這五首連在一起演奏的圓舞曲中,學生能感受到視頻中舞者在不同階段所有傳遞的肢體信息,有時輕盈,有時雄渾有力,有時又典雅富有興趣。正如藍色多瑙河的湖水,一般從寧靜平穩到軒然大波、浪花飛濺。最后,我讓同學們自由討論維也納圓舞曲的風格特點,讓同學們試著去模仿華爾茲中典型的舞蹈動作,讓學生根據歌曲和自己的喜好去自行創作,通過舞蹈律動去感知圓舞曲的鮮明節奏,去領略多瑙河上美妙的異域風情。
五、創設舞蹈情境,感悟音樂作品內涵
在很多的音樂作品中,都蘊含了各地的風俗人情及歷史文化。中職音樂教師可以將音樂作品中所涉及的地理和歷史知識,合理地融入課堂中,然后加入一些舞蹈元素來更好地向同學們展示不同地域的音樂特色和音樂風格。通過在音樂中融合舞蹈,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同時還能夠提升舞蹈教學的層次,在幫助學生領略音樂魅力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激發他們的藝術細胞。例如,在學習中職音樂教材中的民間舞蹈《雀之靈》時,這是一支傣族的舞曲,是由我國著名舞者楊麗萍創作并表演的獨舞。在課堂的開始,我播放了楊麗萍的孔雀舞《雀之靈》,在同學們欣賞這支舞蹈后,我和同學們進行了觀后感的交流。在這支舞蹈中,楊麗萍獨創的手臂間的顫動,在纖細、柔美中迸發出的是生命的激情。如果說他是一只成熟優雅的大孔雀,那么同學們能不能來表演那只美麗活潑的小孔雀呢?于是,我在這個舞蹈中設計了孔雀飲水的唯美意境,有班上的男生扮演河水,女生則扮演孔雀。隨著音樂的變換,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去展現美好的畫面,男生也要根據音樂的律動,營造出小河流水的動感畫面。再如,在講授《賽馬》這首蒙古族舞曲的時候,這是一首二胡獨奏曲,描繪了蒙古族牧民間在節日里賽馬的激烈場面。我精心設計了騎馬、揚鞭、揮鞭、拍馬頭的動作,然后讓同學們跟著我一起模仿騎手們騎馬的動作,在對這些動作有了一定掌握之后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同學們,我們現在正處于蒙古族美麗的大草原上,今天是我們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在這個大會上騎馬是必不可少的競技項目,那么接下來同學們騎上你的駿馬,揚起你的馬鞭,讓我們開始賽馬吧!隨著音樂的開始,我做出有馬鞭的動作,同學們跟隨著音樂自己給自己配音,展現出了一幅熱鬧的賽馬場景。通過讓同學們模仿騎手騎馬等肢體舞蹈動作,然后讓學生結合馬鞭聲和馬蹄聲的配音,將肢體體驗和節奏特點有效地融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輕松地感受到樂曲的力度。在這節課中,我將草原美景和草原節日作為切入點,創設了賽馬的情境,讓學生體驗到了在賽場上群馬飛奔的沸騰場景,同時還感受到了時強時弱的力度特點,巧妙地結合教學內容,讓同學們用體驗和參與的方式,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掌握了教學內容,達到了教學目標。
六、精心設計舞蹈動作,加強理解戲曲音樂
對于中職學生來講,很多古代的歌曲和戲曲作品都是陌生的。這些音樂作品是我們先輩留下的珍貴音樂財富,用什么方法才能讓中職學生對這些充滿價值的音樂作品產生好感,這就需要中職音樂教師在理解戲曲的背景上,通過代入感來加深學生對他們的理解。比如,中職音樂教師可以嘗試用舞蹈元素去設計這些戲曲想要表達的意境,這樣不僅可以激發中職學生對戲曲的興趣,還能夠幫助他們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戲曲文化。例如,我在教學中職音樂教材中國的昆曲《牡丹亭之游園驚夢》這節內容的時候,我先給同學們介紹了劇情:江西南安太熟都安的女兒名叫杜麗娘,在春天的感召下,和婢女春香一起去后花園游玩。在她逛累了之后,準備回房間小睡一會兒,此時在夢中她夢到了書生柳夢梅,在夢中,他和柳夢梅在牡丹亭梅花樹下幽會,杜麗娘在夢中和想象中的情人盡情約會。醒來后杜麗娘因為相思抑郁而死,三年之后,書生柳夢梅在游學中偶然留宿在了園中,他撿到了一幅畫,對著畫中的女子連連呼叫,畫中的女子現身了,最后柳夢梅和杜麗娘結成了人鬼夫妻,成就了一段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感人姻緣。這是一個非常凄美的畫面,因此,我結合中職階段的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對戲曲中表達的內容進行了藝術加工和改編,大膽設計了一個妙齡女子和書生少年的美好邂逅,用古典舞蹈的動作來表現邂逅地點:在明媚的春天,花園里小草萌生出枝芽,花兒也正在盛開,小樹在忙著生長,然后用隊形的變換來展示萬物的生長。同時,男女主角的表演應該具備較強的抒情性,要動作細膩、歌舞合一、創作并重。比如,當念白道:“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我特意安排了學生模擬開門等動作。通過在戲曲中融合舞蹈動作,學生對學習昆曲的興致,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當今繁華喧囂的城市中,寂靜的昆曲給了同學們別樣的體驗,同學們能夠靜下心來去體會杜麗娘的百轉千回,這正是這節課我想要達到的教學效果。總之,戲曲是我國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精神財富,它有著我們最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中職教師應該創新音樂教學模式,積極地在戲曲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讓學生更好地提升他們的傳統音樂素養,將中國的傳統音樂發揚光大。
七、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學生正處于一個開始有自己主見的階段,他們具備一定的主觀性和發展性。中職教師應該牢牢地抓住他們的年齡特點,努力提升音樂教學的課堂效果。在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就是一種十分可行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還可以通過舞蹈動作更好地展現音樂的旋律。這種方式,無論是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還是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都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就目前階段來說,在中職音樂課中融入舞蹈元素,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這需要中職音樂教育相關人員不斷地進行反思、總結和創新,真正地將舞蹈元素有效地、有深度地融合在音樂教學中,全面地提升中職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蘇婷.探究音樂如何更好地輔助中職舞蹈課堂教學[J].戲劇之家,2021(28):128-129.
[2]劉永輝.中職音樂融合舞蹈教學的思考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29):68-69.
[3]楊亮.中職學校音樂與舞蹈教學有機融合的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20(51):82-83.
[4]項征.促進高師舞蹈專業學生提升音樂素養的優化策略[J].藝術評鑒,2020(23):96-98+106.
作者:米燕
- 上一篇:數字經濟賦能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研究
- 下一篇:城鎮化背景下鄉村生態旅游管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