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學科成果初探

時間:2022-04-12 03:22:31

導語:藝術學學科成果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學學科成果初探

一、藝術學科科研成果分類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藝術學學科本身發展的需要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藝術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有需要就有市場,也就有了產品的提供者。近年來,國內各大藝術院校紛紛適應市場需求,拓展學科領域,除了傳統的音樂、美術等學科,還出現了傳媒、設計、工業設計、文化產業、藝術管理等新興專業,這使得藝術類科研成果表現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數量越來越多。特別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2011年2月中旬通過了最新版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調整方案,將藝術學科從上個世紀形成的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提升為“門類學科”,并下設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五個一級學科,這對于藝術科學的建設與發展乃至對于當代文化藝術的大發展大繁榮,都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層面對藝術學新的認識、新的評價、新的定位,也會改變傳統的“藝乃小道”、僅只是“形下之器”等不重視藝術的觀念與行為,對于藝術的人文的、社會的、審美的價值給予更充分的認識與評價,這必將對藝術學的科研成果的推廣與應用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為藝術類科研成果設置一個科學的分類標準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2.實際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上級主管部門對藝術類高校的管理需要。近年來,筆者經歷的幾件事情引起了對藝術學科科研成果類型與認定的思考。第一、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項目;此項目一般支持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重點學科建設類、教學實驗平臺建設類、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類、人才培養和創新團隊建設類等,在這幾類建設內容中,其所給表格一般都是按照理工類院校實驗室設備購置來加以設計,很多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根本無法填,更不必說藝術類科研成果了;第二、江蘇優勢學科建設項目;第三、國家、省重點學科建設;第四、教育部學科評估。還有諸如每年的社科統計、江蘇高校科技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等表格。這些項目的申報,都要填寫大量的表格,而這些表格中往往非常重視科研成果及其轉化問題,但是由于這些表格的設計一般偏向于傳統的、特別是理工類學科的科研成果形式,藝術類科研成果幾乎很難填入、特別是要填成果轉化的時候,藝術類院校更是顯得捉襟見肘。因此,如果能為藝術類科研成果及其轉化提供一個相對比較科學且得到教育部、教育廳等主管部門認可的分類標準,那么對于這些部門今后在政策、表格的設置方面將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也使得他們的管理更加有效。其次,藝術類高??蒲泄芾聿块T管理的需要。筆者在一所綜合實力靠前的藝術院校從事科研管理工作多年,具體工作內容涉及到制訂、實施、修訂學校科學研究、科研機構建設、知識產權管理的制度、規程及措施,并組織實施和督促檢查;國家級、省部級、省廳級、校級等各類科研項目的申報、管理工作;各類科研成果的申報、鑒定、宣傳、統計等工作;職稱評定中的科研成果的審查與認定工作;組織各類重點學科的申報工作;博士、碩士學位點的申報工作。無論是起草制定科研管理、學科建設方面的規章制度文件,還是具體的各級各類項目、成果的申報,都涉及到科研成果的認定和轉化問題,比如在評碩士、博士生導師的時候,老師們提交上來的成果形式多樣,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認定標準,會給科研管理部門的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二、具體分類

藝術類院校哪些智力作品可以認定為科研成果?怎樣的形式或者社會效益可以算作是藝術類科研成果的轉化?藝術學科科研成果形式及其轉化與傳統意義上的理工科類學科的成果及其轉化有何異同之處?上級主管部門對于藝術類科研成果的認定與轉化效益的衡量是否區別對待?這些問題,我們在平時的材料申報等工作中經常遇到,但是沒有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學界對相關問題的研究也幾乎處于空白。藝術類院校的科研成果形式除了與一般人文社科類院校相同的成果形式諸如學術論文、專著、編著、譯著、教材、校點選注、有價值的資料集、工具書,研究報告(包括調查咨詢報告)、軟件、光盤以及不宜公開出版的確有學術或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還有其很多特殊形式的科研成果。比如,美術學科技法類老師的畫作;音樂與舞蹈學科老師的作曲作品、指揮一場高層次音樂會、編排一個頗具影響力的舞蹈;影視與戲劇學專業老師成功刻畫一個人物、傳媒專業老師制作的數字短片;設計學院老師設計的各種作品均可以列為科研產品。因為這些作品當中不僅僅是一些技法動作的簡單組合,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理論與經驗知識。筆者根據實際的工作經驗和調研,初步將藝術類科研成果分為三類:

三、基礎理論類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最原始的、可以上升為哲學層面的基礎理論,藝術學亦是如此。一般認為藝術學是從最原始的美術史發展而來,后來演變成下設的各種學科以及今天的藝術學理論、美術學、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設計學這五個一級學科。每個一級學科都有一些原始的專著、論文等。他們構建了這個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體系和研究框架以及后來的發展方向,這些科研成果都應該歸結到這一類。比如(法)艾黎•福爾著,張澤乾,張延風譯的《世界藝術史》、朱青生所譯的《詹森藝術史》、顧永芝所著的《藝術原理》、楊身源、張宏昕所著的《西方畫論輯要》、彭吉象主編《藝術概論》,鄭錦揚主編的《中國藝術學》,喬惟進編著的《和聲學》、居其宏編著的《共和國音樂史》、夏燕靖編著的《中國藝術設計史》等等都屬于此類。

四、實踐創作類

藝術學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門類的科研成果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在于藝術學的科研成果有時不需要用任何文字、公式或者符號來表現,而是用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有著生動具象的事物。比如美術學師生所做的畫作、創作的一個雕塑作品、戲劇與影視學師生創作的一個短片、微電影、舞臺劇、歌劇,舞蹈學科老師編排的一個舞蹈等等。這些成果雖然沒有用具體的文字來描述其原理,但是其中也包含著創作者的智力創作,其最終的事物表現形態中也包含著豐富的理論知識,理所當然應該成為藝術學門類學科下科研成果的一部分。歷史上的諸多名畫、名曲、經典電影、經典戲劇戲曲都屬于這一類,在這里就不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這些經典作品雖然沒有文字性描述和理論闡述,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那些著名的畫家、作曲家就沒有科研創作,他們這些作品也是他們的科研成果。這些創作者他們一生畫了很多名畫、創作了許多名曲、導演了很多好的電影,但是或許他們一輩子連一篇文章、一本書也沒有寫過,如果我們說這些人在藝術學領域沒有任何科研成果,這顯然是不對的。

五、其他類型

這個類型可以視為兜底之用,但實際上卻是和藝術學學科的獨特性相應而生的。在藝術學領域,有一類科研成果,他既不是純原始的基礎性理論,也不完全是事物載體創作出來的作品,而是二者相結合的產物。比如圖畫加說明文字(畫冊、名家名作賞析之類),技術性說明(比如動漫制作教程),某些特定符號加文字性說明(比如音樂曲譜),數據調查(比如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年鑒等),肢體符號加文字說明(比如某個具體舞種教程等)。這樣一些表現形式的科研作品,他既利用了第二類科研成果中的具體事物,又利用了第一類成果中的基礎理論,所以難以歸結到以上兩大類中,故將他們劃為其他類型以示區別。像這種類型的科研成果,筆者也可以列出很多。諸如蘇立群的《美術技法大全—雕塑技法》、奚傳績的《美術鑒賞》、朱同的《雙簧管演奏藝術》、茅原的《中外名曲賞析》、石磷硤的《中式服裝設計裁剪與制作》、王方的《MTV創作實踐學程》、汪黎黎的《媒體創意實踐學程》等等。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任何科研成果都需要理論的支撐,筆者這樣分類也是按照成果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和最后表現出來來的形式做一些技術性的處理。當然,隨著藝術學科的不斷發展,新的成果形式也會不斷涌現。盡管作者用了“其他類型”這樣一個兜底性的類別,但對于藝術類科研成果分類問題的研究仍有待進一步深化。

六、分類的意義

筆者認為,為藝術學科研成果提供一個科學的分類標準,至少有一下幾個方面的意義。1、有利于國家文化產業的更好發展。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文化產業正逐漸成為我們國家的支柱性產業,如果藝術類成果能更好地分類和轉化,對國家經濟發展將大有好處。2、有利于決策部門在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規章制度、申報表格是充分考慮藝術學科科研成果的特性,做到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更加平衡。平衡傳統人文社科與理工院校、平衡人文社科院校中的藝術院校和其他一般文科院校。3、有助于高等藝術院校教師明晰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分類標準比較明晰,那么藝術學科的老師和研究人員,將會更加明晰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現形式,也會根據他們自身申報項目、評聘職稱以及導師等的實際需要來開展自己的研究工作。4、有利于藝術學學科本身的發展。筆者在上文也有所提及,藝術學學科所涵蓋的內容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擴張和交叉,為這些紛繁的成果形式提供一個分類標準,對學科發展本身來說,意義也很重大。5、有利于藝術院??蒲泄芾聿块T對于藝術類科研成果的管理。比如筆者所在的院校為了迎接百年校慶,在編寫一本名為《著作概論》的書籍時,就苦于按什么標準來分類。還有在各種申報、評聘中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如果分類標準明晰,將給我們的管理帶來很大的便利。6、有利于普通民眾文化素養的提高。在紛繁復雜的書籍中,要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本書有時候并不容易,如果分類標準明確,將給老百姓汲取文化養分帶來便利,對于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也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七、結語

任何一篇文章的形成都是因為現實的需要而產生。本文的出現也是因為筆者在長期的管理工作中不時遇到藝術科研成果歸類這個問題的困擾,從而引發了作者對其的一些思考。盡管文中的分類還略顯粗糙,也難以窮盡日新月異的藝術成果形式,但筆者也相信,本文中所做的有益探討會如本文第三大部分所闡述的那樣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特別是為筆者后面研究藝術類科研成果的轉化這一問題奠定一定的基礎。

作者:戴中保單位: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