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課程分層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01-17 10:30:14

導語:醫學課程分層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課程分層教學策略分析

摘要:精準醫學的提出對醫學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實現醫學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更重要的是結合當前國家對職業院校開展的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的相關要求,有效地將精準分層教學策略落實到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學全過程中,勢在必行。

關鍵詞:精準教學;分層教學;教學診斷與改進;教學模式

2017年,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1],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2]做了具體的部署和要求。在保證學校“基本辦學方向、基本辦學條件、基本管理規范”的基礎上,以教學工作為重點建立健全診改制度。改變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實施適合診改的全新教學策略勢在必行。2016年精準教育和分層教育逐漸應用到高等教育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對于精準分層教學法理論的研究。醫學職業院校的教學屬于快餐醫學,教學應滿足必須和夠用,對于精準的要求則更高,有效的分層是精準實現的基礎。精準分層教學策略的應用不僅應體現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體系中,更應體現在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學體系中,即精準教學框架應貫穿教學的全過程[3]。

1以學生專業發展為目標,變寬泛為精準

學生的專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課程標準的規范化和精細化的設置。醫學職業院校的學生專業的不同僅體現在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設置中,對于基礎醫學課程的設置則比較泛化,專業帶頭人一言堂的設置方式已經嚴重淡化了專業的區別性,表現為多個專業在同一門基礎醫學課程中無論學時、課程內容選擇、課程考核內容等都完全相同,精準的設置基礎醫學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學時比例、課程標準,體現專業的差異性,精準的教學模式[4]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專業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2以精準醫療服務為導向,變傳統為現代

2015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了在針對某些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應實施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是一種在充分考慮個體間差異的前提下針對個人或特定人群疾病開展的診斷、治療、預防及護理等的新模式[5]。精準醫療服務進入到具體的臨床工作和醫學疾病的研究中。而在醫學教育中也逐漸變傳統的診療方式為現代的精準診斷方式。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看似精確得符合專業的具體需求,實際已經相差較多,滯后于專業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基礎醫學的發展要逐漸改變這種滯后性,從而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了醫學專業的發展。

3以臨床具體病例為參考,變書本為實際

專業課程落后于具體的臨床,而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內容往往落后于臨床教學,這已經成為醫學職業教育中不爭的事實。醫學職業教育中的夠用是滿足臨床目前專業教學的夠用,必須是滿足臨床目前專業教學的最低,二者都在脫離臨床的實際。因此,在基礎醫學和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應該以具體的臨床病例為依據,變經典書籍或教材中的知識為實際臨床的知識,這是向精準有效邁進的最有利的步伐。這也是循證醫學和轉化醫學[6]的巨大進步。精準醫學將是一段時間內醫學發展的方向,而基于臨床疾病的具體調查是精準在當下的具體體現。

4以學生實際能力為依據,變統一為分層

高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能力乃至發展的大致趨勢,可以結合來校后的轉向調查和考試摸底來對學生目前的層次進行劃分,劃分應在相同專業的學生中進行。學生選擇的專業并沒有改變,但所在的班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的程度不同,應體現在不同的層次的劃分上,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而選擇更多的不同,從而實現針對學生的教育。在基礎醫學課程以往的傳統教學中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學生對同一門課程的學習能力和成績上差異較大,經過分層之后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對不同難度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相互適應。甚至一些學生可以改變學習的專業方向甚至專業,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人人都成才的目標。

5以學生分層結果為基礎,變單一為多樣

學生的考核是檢驗教育教學效果的主要方式。既然對學生進行教學分層,考核分層就是必然的。以往考試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痛苦的時刻,一方面教師害怕層次比較差的學生不能通過考試,往往對學生進行學習范圍的界定,尤其是對于剛來學校,剛剛接觸基礎醫學學習的學生,每一門課程都有很大的難度。范圍的縮小讓學生之間再次出現了兩極分化。另一方面,學生在基礎醫學課程的學習中如不能通過考試,學生會情緒低落,會對醫學課程的學習產生恐懼感和厭煩感。因此,變針對所有學生的單一考試的形式為多樣化的考試形式或考核內容,這樣在不同學生中容易建立學習醫學基礎和專業課程的信心,有利于學生對醫學知識的掌握和醫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6以精準醫療理念為引領,變矛盾為和諧

醫患矛盾近年來一直是飽受爭議的話題之一,是醫學專業學生必須去面對的現實。爭議的主要原因在于疾病的診療過程中精準的缺失,診療帶來的不僅是高額的醫療費用,里面有更多的患者家屬所付出的情感體驗,這是不相關的個體無論如何也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受。因此,精準不僅應該體現在疾病的診療過程中,還應該體現在臨床執業過程中從業者對患者及家屬的情感的精準關注上。雙重精準才是實現和諧診療的必要條件。在基礎醫學課程教學中開展精準分層教學策略是對基礎醫學課程教學的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也為學生學習醫學專業課程開辟了道路和方向,更為醫學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Z].

[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Z].

[3]丁旭,盛群力.有效教學新視域———“精準教學框架”述要[J],課程•教材•教法,2017,7,37(7):31-37.

[4]BINDERC,WATKINSCL.Precisionteachinganddirectinstruc-tion:measurablysuperiorinstructionaltechnologyinschools[J].Per-formanceimprovementquarterly,2013,26(2):73-115.

[5]郭小強,黃衛人,蔡志明.癌癥精準醫學[J].科學,2015,9,67(5):28-31.

[6]孔亞林,劉承利,劉磊等.基于精準外科理念的外科學教育改革[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5,30(10):1549-1551.

作者:田小海 崔洪艷 單位: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