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思考

時間:2022-06-19 03:17:53

導語: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思考

摘要:在中職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職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應當注重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而且應當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出發,真正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型綜合人才。中職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成為社會、市場需要的高質量人才。

關鍵詞:教育改革;中職教育;財政稅務基礎教學思考

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的教學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它既涉及到財政學的一般理論、財政收支內容、財政管理、稅收概論、我國現行稅制、稅收征管以及國際稅收等多方面的財政專業理論內容,又涉及到相關的財政與稅務的實踐性操作。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具有良好的、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在此基礎上融會貫通,會進行相應的操作。

一、現階段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填鴨式教學模式依舊存在,學生積極性不高。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中,“填鴨式”教學模式依舊存在。一些教師僅僅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地教學,學生在下面聽得一知半解。這樣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更進一步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深深地影響了學生。一些學生學習知識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相關知識點。這種學習形式讓學生僅記住了知識的“外形”,而無法理解知識的“內涵”。(二)注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上文提到,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課程的內容較為繁雜,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誠然,學生有一個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但財政與稅務基礎課程不只是一門理論課程,更是要求學生能夠將相關的知識應用在實踐過程中。實踐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綜合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擁有完整知識體系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夠進行進一步實踐操作。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實踐,用理論指導實踐教學,用實踐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基于改革的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的實踐

(一)精講歸納,夯實學生基礎。在財政與稅務基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依舊是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教師應當基于改革的思想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要有重點、有規劃、有目標地精講。精講既是教學內容的精華部分,又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點所在。精講也是精基于教育改革背景的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思考盛秉清(安徽省樅陽縣安慶浮山科技工程學校246735)簡、歸納、總結基礎知識,讓學生能夠在了解基礎理論概念的基礎上能夠真正歸納總結出屬于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例如,筆者在《財政的基本概念》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通過導學案的形式讓學生對財政的相關概念有一個全面、初步的認知;然后重點講解一些學生難以理解或者理解存在盲點的知識點,真正做到針對學生知識薄弱處教學,有的放矢;最后讓學生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在深入理解相關概念后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二)任務教學,培養思維能力。任務教學法是中職教育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但筆者對任務教學法進行了相應的創新改革。現代化教學給教師帶來的最大優勢是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因此,筆者在進行任務教學的過程中,可充分融合其他合適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比如,筆者在進行“個人所得稅應承擔其組織財政收入的重任”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首先將學生分組,然后給小組下達任務:“為什么個人所得稅應當承擔起組織財政收入的重任?”讓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收集信息。小組內的每個人都有相應分工,如記錄員、信息收集員、問題分析員等,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學習,通過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形式,真正讓學生研究透徹。(三)探究實踐,促進實踐提高。實踐能力是目前大部分學生的薄弱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利用中職教育的特點進行相關的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真正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真正促進學生實踐的提升。由于其學科的特殊性,在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中,筆者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了創新。比如,在“發票管理”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筆者在班級內部開展辯論賽,讓各小組以“日常生活中應不應當要發票”為主題進行辯論。又如,在“稅款的追征”這一知識點教學中,筆者讓學生討論稅款追征的創新形式等。這樣的教學活動,可進一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就目前而言,中職財政與稅務基礎教學中還需要進行相關的改革。教師應當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和教師互動,才能夠真正調動起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做到理論、實踐雙管齊下,讓學生“不瘸腿”地走向職業崗位。

作者:盛秉清 單位:安徽省樅陽縣安慶浮山科技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