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學質量創建思考
時間:2022-04-28 11:07:01
導語:中職教學質量創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加強課堂紀律,保證課堂秩序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人才培養的主戰場。課堂紀律和課堂秩序這不單單指學生,當然也包括老師,課堂秩序,是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保持和維護課堂紀律。這是對老師的要求,對學生上課遲到,早退,玩手機,講話,睡覺,我們老師要制止勸說,而且還要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如果措施不力,就起不到作用,影響很壞,老師的因數同樣不可或缺,比如:教師的業務素質問題,有的教師備課不充分,教材不熟悉,業務不精練,基礎知識不牢固,專業知識不扎實;還有的現學現賣,囫圇吞棗,有的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內容不設計,照本宣科,還有的忽視教學環節的合理設計,不布置作業,不督促檢查指導學生。教師的教學方法問題,有些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呆板,滿堂灌、填鴨式,一言堂、專制式,使學生味同嚼蠟。要知道一堂好課,師生必須互動,盡可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還要動手、動腦,通過提問、互動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課堂教學的組織和管理問題,個別教師只管教不管導,對學生的遲到、早退,課堂上睡覺、打鬧,不管不問,不知道組織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
2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
由于中職學生基礎文化素質普遍薄弱,在教學方面,采用多模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與應用工具的同時,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與職業素質。教師要創設工作情境,緊密結合職業技能證書的考證,加強實操訓練,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同時,教師還要積極開展企業項目實訓,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開展項目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做到有的放矢。
3加強校際交流,分享教學經驗和資源和成果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教育均衡發展的新背景下,面對教學對象差異和學生基礎較差增加的情況下,必須要加強校際教研交流,以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而給廣大教師提供一個互相學習的平臺,能讓更多的優秀教師涌現出來,促進學校的均衡發展,由此引發出需要建立和完善校際交流合作機制。引發理念碰撞,共享教育智慧,增進校際友誼,促進特教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共同實現增效提質的目標。
4優化人力資源資源管理,引進優秀人才
中職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至關重要。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持思想與業務并重的原則,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事業心和職業責任感,自覺履行職責義務,遵守職業規范,發揚科學精神,遵循學術道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人才是學校發展的基石,要下大力氣、動真功夫,培養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證。要明確“進什么人”、“什么時間進”及“為什么進”。這三個根本問題,避免盲目引進,造成人才浪費。
5完善激勵機制,穩定教師隊伍
為了能讓更多的教師施展才華和抱負,應該建立健全多形式層次表彰激勵制度,及時第一教育教學,教研教改成績突出的教師予以肯定,在職稱聘評審福利待遇適當向骨干老師傾斜,應充分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充分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從而穩定和優化教師群體,保證教育事業和諧持續發展。教師激勵機制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公平原則,反對平均主義,當然沒有絕對的公平,一定要避免顯失公平。(2)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不同年齡階段人生的追求可有不同,在物質相對寬裕的條件下,精神激勵也很重要,二者都不可或缺。(3)競爭原則,競爭程度為適度,不能搞得人人自危。(4)多元化原則,要人性化要考慮年齡、性別、專業等等差異營造和諧的環境。
6有效的課堂評價和教學評估
教學評估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標準,對教師的教進行系統檢測,并評定其價值及優缺點,以求改進的過程。它既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學與成功教學的基礎。開展評估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通過評估可以發現問題。一些學校為了應付評估,組織教師和學生補做試卷和論文,甚至編造假文件、假數據,還把這種造假行為歸結為是評估造成的。必須說明的是,不是評估導致造假,而是通過評估,暴露了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校領導在思想和誠信方面存在的問題。這恰恰說明需要進行評估,要通過評估來促進這些問題的解決。在中職教育中開展教學質量評估,一是要通過教學質量衡量學校的教學狀況;二是可以找出學校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為學校教學改革與發展決策提供依據,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保障。總之,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任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不加快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就不能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的需要。
作者:張國貴工作單位:福建稅務學校
- 上一篇:體育局群眾路線活動工作匯報3篇
- 下一篇:體育局四風整改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