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時間:2022-11-20 11:39:26
導語: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幼兒園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幼兒預見危險、排除危險,保護自己的能力。文章從日常規范、游戲活動、安全主題活動、主題課程活動、家園共同合作等五大方面對幼兒安全教育的策略進行具體闡述。
關鍵詞:安全教育;自救自護;健康成長;自我保護能力
一、幼兒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這里先介紹發生在本幼兒園的一個真實案例: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一個驚險的場面出現在眼前。只見一輛封閉式的電瓶三輪車沖過來撞上幼兒園的電動大門,頓時大門的欄桿斷了三四根,車子因被電動大門攔住才停止了前進。大家聞聲沖過來一看,原來是洋洋(化名)私自發動了三輪車,好在洋洋沒受傷,只是受到驚嚇。當天是開學報到的第一天,洋洋的爺爺早早地開著三輪車帶他來到了幼兒園,因為沒到開門時間,他就將車停在家長車輛停放區等待,自己下車去了。調皮的洋洋爬到駕駛室,發動了車,制造了驚險的一幕。萬幸的是當時大門口還沒有別的家長和孩子,沒碰到人。通過上面的案例,本園進一步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須注重對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因為幼兒年齡較小,可塑性很強但知識經驗不足,活動欲望強烈但自我保護意識淡薄,極易發生意外傷害。教師有責任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避免讓他們接觸不安全的環境,更應該對他們進行最基本的安全教育和指導,來逐步提高幼兒預見危險、排除危險,保護自己的能力,這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或減少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二、日常規范趣味化,滲透安全教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自我保護能力是緊密結合的。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王子、小公主,家長非常疼愛,很少對他們的日常行為提出相應的規則要求,因此良好的班級日常規范的建立是對本園教師的一大挑戰。本園小班剛開學時,孩子們如廁、洗手、喝水的場面一度很擁擠,時有摔倒現象,非常不安全,教師們喊破了嗓子也無濟于事。經過討論,大家想出一個好辦法,制作了許多小腳印兒,分別貼在幼兒的小便池、洗手池、保溫桶旁。教師耐心地交代規則后,孩子們馬上明白了,只有踩上小腳印才能如廁、洗手、接水,沒有了小腳印兒就要在旁邊等一會兒。后來,擁擠的現象明顯減少了。在一次洗手時,教師發現小朋友甲在等待時對前面的小朋友乙說:“等你洗完我再洗,好嗎?”小朋友乙高興地說:“好的。”并且洗手的速度明顯加快,很快就輪到小朋友甲了。集體談話時,教師及時表揚了這兩位小朋友。此后,幼兒如廁、洗手時教師常常能聽到他們說這句話。這樣做既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品德行為,同時也讓幼兒的行為規范養成了一種習慣,安全隱患自然也消除了。為了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教師還可將幼兒生活及活動中的安全事項編成朗朗上口、易于識記的兒歌。如《上下樓梯歌》:“小小樓梯像山坡,上下樓梯注意多,上上下下不蹦跳,左顧右看我不要,排隊慢行靠右走,不推擠,不打鬧,安全第一最重要。”另外,還有吃飯之前的《吃飯謠》《小小剪刀歌》《奔跑游戲謠》等。通過這些兒歌,孩子們在說說玩玩中快速養成了良好的安全衛生習慣。
三、利用游戲活動滲透安全教育
1.區角游戲
創設一定的游戲活動情境,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悟如何來保護自身的安全。例如,在開展主題活動“車子叭叭叭”時,教師可開設交通安全角,利用展板做一條長長的道路,包括隔離帶、十字路口、紅綠燈、護欄,還有大轉盤等,道路上的各種交通安全標志也比較齊全。玩具柜內擺有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各種汽車玩具,包括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等。幼兒通過玩開車游戲既掌握了交通安全知識,又知道了遇到交通事故及緊急情況如何求救和逃生的方法。角色游戲孩子們很愛玩,他們通過角色扮演,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教師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戲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強化蘊含其中的安全行為,發揮其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兒在玩“貝貝醫院”游戲時,教師一方面要創設自由、寬松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充分享受醫院游戲的樂趣,另一方面可有意識地發展出“吃壞了肚子怎么辦”“為什么牙齒發黑”“耳朵進蟲了”等游戲情節。孩子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吸收了豐富的安全知識,得到了自我保護行為的鍛煉。
2.體育游戲
曾經有人說過:“孩子們活動得越多,就對自己的把握越大,也就越安全。”也就是說,運動經驗有助于減少危險,幼兒能從中獲得處理危險的知識。從另一方面來說,幼兒的運動能力如果增強了,那么他們自身本能的防御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也就增強了。因此,教師應該通過各種途徑訓練幼兒的運動能力,幫助他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民間體育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淺顯性、趣味性、綜合性等特點。本園教師按照“健康、安全、簡便、有趣”的原則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興趣進行了改編。例如,幼兒在用雪碧瓶子自制的拋接器玩拋接紙球的游戲時,剛開始他們只顧躲閃不敢去接球。經過教師的指導和孩子們的反復練習,玩了一段時間后,孩子們的紙球越拋越高,而且接得也越來越準。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但鍛煉了手眼的協調性,發展了動作的靈活性,而且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強化了自我保護意識。
3.特色游戲
本園以“鄉韻童謠”為園本特色課程,充分挖掘多種形式的童謠教育資源,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童謠游戲教學活動。教師在語言特色游戲活動中,滲入了大量的安全教育知識,讓孩子們在說說玩玩中輕松掌握安全知識。如大班的《特殊的電話要記牢》:“119,我知道,看到著火我報告。消防隊員來得快,生命財產才能保。120,我知道,有人生病它快到。急病就要搶時間,治好病人開口笑。110,我知道,發現壞人快報告。警察叔叔來得快,壞人個個跑不掉。121,我知道,天氣情況它來報。根據天氣穿好衣,這樣才能保健康。特殊電話真不少,小朋友們要記牢,遇到危險別驚慌,打準電話來報告。”中班的《不把異物帶上床》:“小小床兒真漂亮,閉上眼睛入夢鄉。小紐扣呀小紙片,不把這些帶上床。一雙小手放放好,保證睡眠精神爽。”小班的《保護眼睛》:“小眼睛,亮晶晶,讀書寫字看得清。看電視,不能近,半個小時停一停。大家都來愛眼睛,眼睛才會亮晶晶。”這些朗朗上口、節奏感強的童謠,讓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表達,豐富了詞匯,提高了語言發展水平,而且提高了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
四、安全主題活動突顯安全教育
本園每年都按計劃開展“安全教育月”和“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主題活動,要求各班根據幼兒的特點和班級安全教育重點,制定班級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方案,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孩子們學會區分“對與錯,好與壞”的行為。例如,中班在“交通安全”主題中,開展了“安全過馬路”“有用的交通標志”“走人行道”等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通過圖片展覽、講故事、朗誦兒歌、觀看動畫等形式,讓幼兒了解交通規則及交通安全常識。在大班“消防安全”主題中,開展了“我們不玩火”“滅火器本領大”“著火了怎么辦”等活動,同時還聘請消防叔叔來園講授消防安全知識,并進行實地演練。按照幼兒園的統一指揮,隨著警報聲鳴響,幼兒在各班教師的帶領下,依據所掌握的逃生要領,用濕毛巾捂著口鼻,彎著腰,沿著指定的安全疏散路線,分別從不同的安全出口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小班孩子年齡小,可開展“各種各樣的安全標志”“特殊的電話號碼”“走丟了怎么辦”等安全教育主題活動。通過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及自救自護能力。
五、主題課程活動融入安全教育
本園每周計劃中都要求教師圍繞一個主題內容來開展系列活動,如果在活動中滲入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安全教育活動,就能取得一舉兩得的效果。如在主題教育活動“我們的身體”中,通過講述故事《動物診所》,依次出示各種動物把瓜子、黃豆、硬幣、紐扣等這些小東西塞入五官后痛苦求醫的各類危險圖片。通過觀察圖片,與孩子展開討論交流,教育孩子不要把這些小食品、小玩具放入五官。這些東西誤入鼻腔、食管、氣管會造成窒息,后果是很危險的。在主題活動“我長大了”中,教師設計了“受傷的懶羊羊”的故事。孩子們通過認真觀看圖片,大膽想象懶羊羊受傷的原因,并討論說出怎樣做才不會受傷。剛開始幼兒看到滿身貼著創可貼的懶羊羊時都哈哈大笑,但一會兒就被故事情節吸引了,積極開動腦筋思考懶羊羊是怎樣受傷的,受傷后他是怎么做的,讓幼兒從故事中了解受傷后的自救方法。再如,在主題活動“好吃的食物”中,孩子們接觸了許多的食品,通過圖片及實物介紹,幼兒了解了一些食物方面的安全衛生知識,知道不能吃變質、過期的食物,并知道了從食品包裝袋上找QS標志、生產日期及保質期,懂得如何鑒別安全食品,懂得哪些食品屬于健康食品,哪些屬于“三無食品”。環境教育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每個主題活動結束后,教師都要及時布置主題墻,可以把收集到的一些安全教育的圖片布置在墻上。教師可利用吃飯后散步時間,帶孩子一路看看說說,讓孩子們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安全知識。
六、家園共同合作推進安全教育
家園合作是推動幼兒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家長與幼兒之間的血緣、親情使其擁有教師所不具備的特殊的教育影響力。家長具有正確的安全意識并積極參與幼兒的安全教育,不斷向幼兒灌輸安全知識,能夠很好地彌補幼兒園安全教育的不足。如果家長安全意識提高了,上面案例中那驚險一幕就不可能發生。教師可以通過安全教育平臺、家校通、家園聯系欄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各類安全知識,引導家長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適時、隨機地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例如,家長讓幼兒熟記父母姓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以防走失;告誡幼兒在進餐或飲水時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燙嘴;吃飯的時候要安靜,不隨便講話,避免飯菜嗆進氣管;不能亂吃或亂喝過期的食品;睡前要洗臉、洗腳、漱口,不吃甜食,不含著東西睡覺;開關門時不在門邊玩,不把手放在門縫、抽屜里;學會辨認藥物和一些容易與飲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亂吃藥;不觸摸電源插頭、插座,不在靠近電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壓電的標志,并遠離它們,等等。通過這些教育能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不斷豐富其生活經驗,使之主動避開危險。
總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成人要為孩子提供保護更要提供指引,讓幼兒獲得終身有益的自我保護經驗,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正得到保障。幼兒園要高度重視安全教育,要讓幼兒自己撐起安全的保護傘,從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胡莉莉.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的現狀與對策[D].魯東大學,2016.
[2]李靈,劉偉偉.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J].幼兒教育,2007(11).
[3]謝佩娜.杭州市幼兒家長對幼兒健康教育的認識、態度和需求[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06).
[4]顧榮芳.對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思考[J].幼兒教育,2006(21).
[5]張健忠.幼兒教師及家長對幼兒健康關心程度的調查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6(Z1).
[6]曲正偉.論民辦幼兒園安全事故中的制度因素[J].教育發展研究,2006(16).
作者:吳小紅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常青幼兒園
-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策略
- 下一篇:高校工程訓練內容與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