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班級管理論文
時間:2022-11-04 04:55:58
導語:高職班級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解讀“三個面向”
教育面向現代化的要求正是著力于勞動者勞動技能夯實、素養提升、水平拔高的職業教育培養目標。“面向世界”是教育發展的空間目標。教育只有把準人才發展的世界脈搏,才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才能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面向未來”是教育的發展的時間目標,面向未來、設計未來是當代教育的職責之所在。教育只有真正重視人才與未來社會的協調發展,才能切實培養出更多有真才實學的、有實際價值、有用武之地的人才。由此可知,“三個面向”是一個完整的教育發展系統,它的目標就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適應世界競爭、行業發展的高技能專門型人才;它因其獨具前瞻性、指導性等重要價值成為鄧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也帶來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春天。
小平同志歷來重視培養、使用、提拔技術人才,主張多途徑辦職業教育,認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優化教育結構、提高教育整體效益的根本措施。當前,我國高職教育在時展浪潮的推動下得到了長足而迅猛的發展,而相應的高職班級管理任務也日益艱巨。從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現實情況來看,高職班級管理并未跟上高職教育發展的步伐,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認識的誤區和管理的盲區。
1、心放“兩頭”,力減中間
伴隨高職教育的迅猛發展,低坡度招生門檻使高職班級人數劇增,招生質量參差不齊,班級管理難度增大。在日益壯大的班級隊伍中,有喜歡鉆研、好學務實的“種子選手”,也有自律性差、自我效能感低的“問題學生”。當然,大多數還是成績平平、表現平平、性格特征不鮮明的普通“百姓”。在高職班級管理過程中,為使工作成績突出,大多數輔導員、班主任會選擇把培養、激勵的重心放在班級極具潛力和發展勢頭的優秀學生身上;另外,那些“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經常遲到、曠課、漏宿、晚歸的學生也成為班級監督、管理工作的重點;而循規蹈矩、表現不突出的普通“老百姓”們則過著“默默無聞”的平淡生活,其實他們的內心也是非常渴求被關注、被關懷的,他們也需要成長的空間和發展的舞臺。
2、重考核,輕教育
由于班級人數增加、管理難度加大、加之績效考核等原因,部分高職輔導員或班主任在工作中“走捷徑”,為應付學校的各項考核、盲目為達標,依然采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和家長制作風來管理班級,要求學生按照統一模式、統一標準來解決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問題。部分老師因缺乏教育機智,無法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引導不到位。
3、重視技能夯實,忽視素質提升
高技能型人才只有在高素質的鋪墊下才能更有效的發揮能量,更長足的發展進步。一個技術能力再強、業務水平再高的人,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素質、高度的責任心和明確的是非觀,他不僅不能成其為人才,甚至可能成為危險品。部分高職班級管理者片面理解了高職教育的屬性,一味強調學生技能的重復和訓練,而忽略了班級人文環境的創設和學生人文素養的積累,從而使學生陷入“高技能低素質”的泥潭。
三、高職班級管理與三個面向的結合
針對上述問題,為使高職教育的功能得以最充分的發揮、使高職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高職班級管理必須邁開科學化、合理化的步伐。重溫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教育思想,將“三個面向”與高職班級管理相結合,將開創高職班級建設、班級管理的新格局。
1、高職班級管理著眼于“現代化”
(1)現代化的高職班級管理應該是制度化的管理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是“制度管人”而非是“人管人”。讓學生從學生時代開始了解、接觸、適應制度化的科學管理方式也為學生日后適應工作環境、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行為基礎。高職班級的學習管理制度可參考優秀企業的工作管理制度,廣泛聽取來自企業管理人員、學生家長以及學生自身的意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制定出適合班級學生的可操作、能落實、見成效、有生機的班級管理機制。(2)現代化的高職班級管理應該是人性化的管理當然,制度管理并不是一味的“依樣畫葫蘆”,“愛”和“成長”是班級管理永恒的主題。制度不是完全冰冷的,制度的執行更應該是人性化的。高職班級管理要“愛而有度,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嚴統一”,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人性化的管理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沒有有色眼鏡、沒有綠燈也沒有盲區,能施與每一個學生陽光與溫暖。其次,人性化的管理應體現理解和信任,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充分把握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特點,能給予每一個學生成長的時間和空間;最后,人性化的管理應充滿關愛和激勵,能充分激發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熱情,能奠基每一個學生的未來和前途。(3)現代化的高職班級管理應該是管理方法、途徑多樣化的管理順“網”勢,創設“虛擬班級”。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以網絡和手機為代表的第四媒體日益成為大部分高職學生的另一個活動空間,是廣大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主要媒介。“虛擬班級”是在學校、教師、學生三方的互動作用下,利用網絡交流工具,為班級內的每一個成員提供理論學習和各種信息的平臺,是營造情感交流與展現自我價值的學生自主管理和維護的虛擬環境。輔導員應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的積極作用拓展和深化班級內涵、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督控和引導學生思想動態。與此同時,也要加強網絡監管和網絡道德教育,減小網絡對少數分辨能力弱、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的負面影響。高職輔導員和班主任要善于在大學生的網絡交談中捕捉傾向性、苗頭性的信息,及時分析,并加以引導,杜絕一切不良傾向的滋生和蔓延。跟趨勢,融入企業化管理模式。高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面向企業生產管理第一線所需要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面向就業市場,以企業需要為教育教學目標。在高職班級管理中引入現代企業運行機制,以班級為單位成立模擬公司,模擬企業管理模式,設立“經理-主管-員工”歲月171的管理架構;在班級評價機制中引入企業員工評價體系,完善班級學生評價體系;還可以引入模擬工資制,通過這些評價方法和激勵機制實施班干部和獎、助、貸等的評選,讓每位學生如同在企業一樣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并引導學生能夠將壓力變成競爭動力。在班級文化氛圍營造上,模擬企業辦公環境,設計張貼優秀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等標語,使學生在日常學習活動中接受優秀企業文化的熏陶。另外,還可以聘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擔任校外輔導員,經常到班級給同學們做報告、指導班級管理、溝通交流等,使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職業觀,具備一定的職業素質,在畢業后能迅速適應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自然融入現代企業文化當中。
2、高職班級管理著手于“面向世界”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永恒主題。高職教育要培養能與世界水平平衡的高技能、創新型的人才,在教育管理的意識和方法上,就必須要不斷改進、不斷創新。高職班級管理創新要求輔導員和班主任時刻牢記以創新精神為價值取向的人才觀、教育觀和質量觀,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放在班級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創新管理要求在班級管理中獨具卓識,能提出新創見,作出新發現,實現新突破,要具有開拓性和獨創性。如通過取班名、設班徽、制班訓、寫班歌等實現育人環境的創新;通過企業化管理模式引入、增設崗位、定期輪換等實現班級運作機制的創新;也可以在改變后進生的方法上創新,在班級活動上創新……不一而足。總之,高職班級管理者思想要活躍,要注意觀察研究新事物,積極探索,敢于創新,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獨創格局。
3、高職班級管理著力于“面向未來”
(1)做好三年總體規劃,著眼高職校園生活的圓滿高職班級一組建,輔導員或班主任就要協同學生制定班級三年發展規劃。大到整個班級文化的建設、凝聚力的提升,小到班級成員的專業資格證考試、畢業實習、就業導向等,都要有規劃、有思量。讓集體的良好氛圍帶動學生的長足發展,讓學生的點滴成長匯聚集體的榮耀和光芒。輔導員和班主任對于班級內部少數目標不明確、意識不清晰、緊迫感不強的學生尤其要起到一個督促、提醒的作用,讓學生早深思、早領悟、早學習、早進步,深諳就業壓力大,為未來早做謀算,知道要從今天開始努力。(2)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著眼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良好的職業技能和人文素養是高職學生進入社會、謀求發展的基石。在高職班級管理中,輔導員或班主任既要強調、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又要引導學生加強人文素養的積淀;另外,也有必要為學生傳遞諸如就業觀念、社交禮儀、溝通技巧等知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學生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理念,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腳踏實地的走好職業里程的每一步。(3)加強心理素質教育,著眼學生一生幸福未來社會的競爭,不僅是學識、能力的競爭,更是情商、心理素質的競爭。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高職班級管理者更要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力爭敲開學生的心門,點亮學生理想、信念的航燈,密切與學生的感情。充分把握學習、活動、生活、實訓等多個環節,豐富學生的心理體驗、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對社會、對集體的責任意識和對困難與壓力的應對能力,惠其一生,獲得更多的快樂和幸福。綜上所述,高職班級管理是一個極具復雜性、長期性和挑戰性的系統工程。高職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能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有道德、有素質的高技能型人才。我們要高舉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偉大旗幟,以正確的理論思想為統領,以堅定的政治目標為航向,以切實的實際行動為支撐,對學生的成長循循善誘、耐心培養,在高職班級管理工作中爭取不辱使命、再創佳績。
作者:姚光紅單位:廣安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人文教育論文
- 下一篇:科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