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把班級管理權利還給學生

時間:2022-07-17 09:47:53

導語:淺析把班級管理權利還給學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把班級管理權利還給學生

[摘要]在現代班集體建設中,一個優秀班主任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鍛煉的機會,自己心甘情愿地充當助手的角色。學生作為班級的主體,應享有處理班級問題的權利。在班集體建設中,班主任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問題交給學生,使其經歷問題處理的過程,充分認識問題的本質,進而反思自己和身邊的實際,改正和完善自己的言行,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班級;管理;權利;策略

班主任的最大價值,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盡力將班干部推到前臺,科學化地設立管理崗位,創造性地開展各種班級活動,讓他們充分行使班委會賦予他們的職權,而班主任要退到幕后,教給他們工作的方式方法,為他們把握正確的方向,幫他們出主意,想辦法,總結經驗,反思教訓。盡可能多地給每一個孩子提供鍛煉和展示的機會,使人人都感受到自己在班級中的價值和班集體的溫暖。

一、把班級管理權利還給學生的背景

在傳統教育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級的主宰,控制著班級的一切,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和服從,從而導致兩大弊端:一是班級事務太繁太累,占據了班主任的大量時間,損害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實現,缺少自主發展的空間,束縛了學生的成長。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絕大多數教師開始向現代角色的轉變,雖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班級教育質量已有明顯提高。有人把班干部稱為“教師的助手”。在這種認識之下,班干部最多只能干點跑跑腿、動動嘴的工作,班主任將管理班級的工作全部安排在自己身上,這種職空責虛的狀態使班干部始終處于班級管理的邊緣,其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相對淡薄。班級是以學生為服務對象而建立的學校最基層組織,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學生是這個組織的主體和最有活力的因素,學生應該是它的主人。班主任是班級的最重要成員,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是因為學生而設立的特殊崗位,要甘當學生的“助手”。許多班主任的所謂“勤”,實際上剝奪了學生思維、嘗試和體驗的權利,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在班里當家做主,應該站在學生的身旁或身后,放手讓他們自己做事情、搞活動,并經常鼓勵他們:“老師相信你們!”“你們做得真棒!”“老師為你們喝彩!”

二、把班級管理權利還給學生的應用策略

1.與學生零距離。這里的“零距離”,更多強調師生在目標和情感上的協調一致性,而不是說師生之間應沒有距離。師生之間的交往,也應屬于人際交往的一種,要保持適度的距離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教師應以恰當的方式了解學生,把他們當做有著獨特經歷的獨特個體來欣賞,這就好比欣賞一件藝術作品,離得太遠必然看不清楚,離得太近則無法觀賞到整體美,會形成視角的盲點,而只注意到其中的瑕疵。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形成最融洽的關系,關鍵在于尋找這樣一種最佳的距離。班主任既要對學生寬容大度,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又要有一定距離,從而有效樹立自己的威信,使寬與嚴得以和諧統一,從而讓師生間的“適度距離”產生“和諧之美”。2.把權利還給學生。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往往出現兩個鮮明的對立階層———由少部分學生組成的管理層和由大部分學生組成的被管理層,兩個層面之間缺少必要的流動和溝通。正如葉瀾教授所說,一方面造成大多數學生缺乏班級主人感,常處在被動服從的地位,缺乏管理與自我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另一方面使少數連任小干部的學生產生優越感,把自己看做教師的助手,對教師的負責意識強,為同學服務的觀念則不足,長大后很可能成為官僚的“接班人”。這兩種人都不是時代所期望培養的人。班主任應盡可能多地在細化班級崗位的基礎上,大力強化崗位責任制,對班委干部、課代表、各團隊隊長等所有同學都有明確、具體的職責要求,使班級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門、每一樣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人負責。明確崗位職責,促進責任意識的形成,使學生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突出學生群體參與的主體地位,淡化班主任的管理職能,逐步實現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3.把組織班級活動的權利還給學生。(1)活動是班級生命力的源泉。班級管理,離不開豐富多彩的活動,活動是班級生命力的源泉,最能體現班級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在現實中,有些班主任總是獨自“霸占”班級活動的主角。許多活動不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來開展,也不是根據學生的成長需要來開展,而是由班主任的個人好惡來決定,這樣就帶來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還有些班主任害怕活動把學生“帶壞”,不想用心組織,偶爾在學校要求下組織一次活動,也是“蜻蜓點水”,只求走個過場。(2)班務活動競標制。在班級管理實踐中,無論是以前效率低下的“大鍋飯”一起干,還是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承包法,都是在班主任“強行”指定安排的情況下,由學生小組或個人被動地實施完成。由于在活動任務的決策和實施過程中都缺少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追求卓越的意識,就會逐漸產生機械應付、拖沓等現象,班級活動的質量和效果明顯削弱,不能實現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得到鍛煉和提高的目的。受工程投標承包的啟發,筆者想到了“班務活動競標制”,把班級日常活動的組織權、管理權全部以競爭投標的形式承包給個人或小團隊,由他們負責規劃設計、組織安悱、實施完成。班主任領導下的班務委員會根據該任務完成的績效情況負責驗收評價,并在團隊小組和個人綜合考核中予以獎勵性加分體現。為擴大參與面,規定同一團隊不能連續競標。在組織活動時,由班主任根據班級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的要求,結合班級工作計劃、學習安排,提前公布活動主題,再通過師生協商的形式確定活動項目,然后采用“競標承包”的方式,根據要求設計出比較詳細的活動流程和達成目標的計劃,交班主任審閱通過后,正式組織實施。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應盡量把團隊競爭、男女競爭、宿舍競爭等多種形式引入所有活動。“我的感受我來說”“通過活動,我認識到……”等富有特色的總結環節,對提升活動的價值也非常重要。這種活動競標的方式,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不僅使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鍛煉,有效提高了班級任務完成的效率和質量,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靈活創造性,使任務更加明確化和精細化,增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責任心,提升了班級的競爭力和凝聚力。4.把建設班級特色文化的權利還給學生。顯性文化主要指班級的環境布置和衛生,隱性文化主要指班級人際關系和班風等。一個學生愛不愛自己的班級,對班級有沒有深厚的感情,與其在這個班級的付出和獲得的多少有直接關系。如果他在班級建設中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感情,留下了美好的故事和回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體驗到自己的重要,感受到成長的快樂,那么,他心中就一定裝著班級、同學和老師,一定把班級的榮譽看得很重,一定會努力做一個“讓班級有你更好的人”和“班級離不開的人”。5.把處理班級問題的權利適度還給學生。學生之間的許多問題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復雜,學生與學生更容易溝通交流,更容易產生共鳴。教師的不放手,很多時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束縛。學生年齡雖小,但同樣具有主觀能動性,學生是有可能參與教育活動與班級管理的人。班級管理工作,不是為了讓學生幫助班主任,而是讓管理和制度本身都成為一種教育的手段和辦法,開發學生的潛力,促進每一個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實現主動發展,這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價值。一個班集體,如果人人都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人人都有鍛煉的機會,人人都為班級服務,班主任的工作就會越做越順,集體的凝聚力就會越來越強,就可以從繁忙瑣碎的班務中解脫出來,做個輕松、快樂的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扮演著重要角色,對班級工作事無巨細一把抓,很多時候是既辛苦又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配合,可謂事倍功半。只有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把班級的管理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這是我們的最佳選擇。其實,班級就像風箏,如果想讓它飛得越高,就要把線放得越長。

參考文獻:

[1]常作印.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

[2]朱志勇.教育管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3]張赫.塑造卓越教師[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作者:耿莉 單位:黑龍江省北安市通北林業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