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創新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21 10:17:17
導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創新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創新教育概念及創新教育應用
1.1創新教育的概念
創新教育的實質就是在教育中貫徹創新精神,要求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基本目標。創新教育的核心是依托九年義務教育,通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受教育者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受教育者形成獨立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根據不同研究目的,創新教育教育又可分為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格三個方面。
高中生物是一門探究性很強的學科,如何打破傳統生物實驗教學,創新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結合創新教育精神,本研究設計創新教學小組進行生物實驗課教學,通過實驗驗證“創新教育小組”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在之前的教學中,雖然也嘗試過運用創新教育的理念進行生物實驗教學,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導致這種理念無法在教學中得到落實,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本研究是在精心設計實驗的基礎之上,結合比較清晰的教學目的完成的,可以說在過程上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2.研究對象與實驗設計
2.1研究對象
根據研究需要,選取筆者所帶的班級為研究對象,隨機進行自然分組,選兩個班為實驗班,兩個班為對照班,根據研究需要,設計高中生物實驗知識基本調查表,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高中生物實驗知識基本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知識方面之間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滿足實驗需要。
2.2實驗設計及實驗內容
結合高中生物教學大綱規定,選取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三個實驗內容。為了排除非實驗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前對學生講明實驗實施步驟,取得學生的理解和支持。為了減少教師教學經驗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期間兩組教學由同一名教師負責,實驗期間兩班嚴格執行教學大綱和實驗內容,兩組唯一的區別是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同,實驗組采用創新教育精神設計的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實驗結束后由生物教研組選取教師出題并進行考試,考核內容限定于實驗內容。
3.結果與分析
實驗后兩組卷面成績P<0.05,說明兩組卷面成績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實驗班成績好于對照班,實驗班的平均成績比對照班高10.6分。實驗后兩組實驗操作能力P<0.05,說明兩組實驗操作能力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實驗班成績好于對照班,實驗班的平均成績比對照班高11.5分,說明傳統生物實驗教學方法和依托創新教育設計的“創新教育小組”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掌握生物實驗知識的方面存在差異,實驗組所采用的創新教育模式優于對照班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模式。這可能是因為傳統實驗教學方法只是注重學生對已由知識點的理論化記憶,沒有調動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而實驗班因為進行“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寫作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和創新能力,所以實驗知識掌握和操作能力掌握得比較好。
4.實驗結果分析
4.1“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優于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原因分析
首先實驗班教學理念教學領先于對照班。實驗班依托創新教育設計“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在教學理念上打破傳統生物實驗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對已有實驗成果的強化記憶,導致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和掌握只停留在理論的知識記憶上。實驗班采用“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學習能力。具體來說,“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點,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基本出發點,課前老師認真研究教材,分解教學任務,營造教學氛圍,提供創新舞臺,充分利用多種因素調動學生互幫互學。在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到所有組員為實現一定的實驗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運用“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能訓練學生團隊協作、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交流、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及創造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4.2“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的實施辦法
“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以創新教育為基本出發點,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基本目標,通過適當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在實驗內容教學設計上,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因素引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勇于創新的精神。“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的實施辦法如圖1所示,“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教師要對教學條件有客觀的認識,教學條件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和實驗基本情況(生物教學實驗內容、實驗條件等),提前做好實驗各項準備工作。其次根據教學條件和教學大綱規定確立實驗內容,設計生物實驗教學方案,力求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選取和設計教學實驗,預設各種實驗環節啟發引導學生及出現問題時的應對策略。最后制定并完成“創新教學小組”分組和實施策略。在實施過程中,“創新教學小組”模式以教師集中進行課堂教學為開始。在實施“創新教學小組”教學時,實現分組是最關鍵的一部分,應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控制,盡量均衡搭配,避免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傷害。總的來說,如何進行正確分組,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對學生的正確認識和評價。
5.結論和建議
高中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和探究性很強的學科,但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觀念、實驗條件的限制,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對已有實驗成果的強化記憶,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就只停留在理論的知識記憶上。創新教育的實質就是在教育中貫徹創新精神,要求在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基本目標。創新教育核心是依托九年義務教育,通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結合創新教育精神,本研究設計創新教學小組進行生物實驗課教學,并通過實驗驗證創新教育小組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實驗結果證明,“創新教學小組”模式優于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生物卷面成績和實驗操作能力,也可以有效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效果。
作者:吳藝單位:廣西昭平中學
- 上一篇:中學音樂創新教育論文
- 下一篇:慢性病防治管理體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