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創新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8 10:39:58

導語:物理創新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創新教育論文

1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1.1創建適宜的學習環境

(1)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自由地學習,讓學生能表達自己對物理知識和結構的認識,不要將自己的意識強加到學生身上,容易讓學生的創新萌芽被扼殺。還有就是我國傳統教學中過度尊師重道的情況要改善,避免導致學生有壓力,不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和認識表達出來。

(2)通過課堂教學來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讓學生獲得自由,可以滿足他們年齡段特征需求,比如表現欲和好奇心,對學生的個性進行發展,培養創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師給學生提供和諧、互助、民主的教學環境,對學生的奇怪想法和建議給予鼓勵,不要過度的苛求循規蹈矩,這樣學生才能夠獲得足夠的表達空間,對他們的創新思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3)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能力。以前的應試教育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忽略知識利用的情況需要靜寧縣改善,讓學能夠懂得尋找問題,敢于探索,能夠創新。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一些能夠通過自己努力去實現的事情,要放手讓學生去做,學習的時候,注意進行點撥和啟發,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得以糾正,學習能力也會有較大的提高。

1.2注重物理研究方法的培養

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有有多種,例如觀察法、實驗法、分析法、綜合法等等。在物理學研究探索的過程中,每一概念的提出、每一現象的發現、每一規律的論證都是運用這些方法得出的。

1.3形成物理概念、規律間的邏輯體系

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要弄清各個基本概念和規律在一個整體中的相互關系,在知識體系中的結構和地位,形成概念、規律間的邏輯體系。

2在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愉快性

在物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了物理規律、了解了物理概念。但是,物理學習的目標還未達成,還應該讓學生從理論認識回到實踐——分析、解決物理現象和問題。以往的應試教育方式里,需要用大量的題目來堆積訓練,目的也是希望能夠讓學生熟能生巧,對各類問題都熟悉,提升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可以這樣的方式應變性很小,因為學生只能夠掌握體型,不懂得解決問題的精髓,時展快速,新的問題層出不窮,等到他們進入社會后,所學的方法已經過時,因此,能力無法得到發揮。創新教育里面,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擴寬,不著眼于一道題,一類題,而是通過聯系的方式,用多種解題方法來處理,能夠從解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悅,訓練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這是認識的第二次飛躍,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2.1傳授給學生更多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

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各類方法的使用和合理搭配能夠產生多元化的解題方式和風格,對這些方法熟悉,能夠讓知識更加充分的調動起來,向著既定目標發展,堅持下去,創新將不會是不可實現的目標,學生不僅能夠解決復雜的問題,創新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2.2培養全思維的學習能力

全思維是一種思維模式。它可以分為三大部分:思維內容、思維形式與思維過程。思維內容是由四部分組成:動作、形象、邏輯和辨證;思維過程包括五部分,即分析、綜合、比較、概括與推理,思維內容和思維過程都是是中性因子;而思維形式包含五種范疇:試誤與頓悟,集中與發散,求同與求異,循序與跳躍,習慣與變異,每一對范疇中的前者是正向因子,后者是反向因子。三個部分交叉組合形成了空間的思維模式。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三個部分同時發展,建立方法、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全思維。在物理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前提下,運用空間多維的思維模式,理清概念、規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知識結構,來達到領略物理的實質,掌握物理的精髓。因此,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概念、方法與規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知識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3加強新知識的創生能力

新知識的創生能力是對新問題進行處理的能力,可以對現有的知識結構進行調用,合理的應用,形成處理問題的方法。該能力的強弱因認知結構的變異性和綜合創新水平而有所不同,對創新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3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鍛煉,過程復雜,除了認知上的兩次飛躍,還要有正確的世界觀,這個和教育是分不開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是非常廣闊的,對自然規律和客觀事實保持了高度的尊重,堅信科學,反對迷信,堅持真理,反對謬論,對人類的知識探索起到了指導作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培養和非智力因素培養,能夠讓學生的動機更加明確。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對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培養需要從以下的一些方面入手。首先,對學生進行組織,學習辨證唯物主義,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能夠堅持觀察,動手操作,對物理規律進行認知,將所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其次,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學時對素材進行挖掘,能夠將唯物主義觀點和物理內容進行融合。課堂教學的時候,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對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現代社會發展和物理的聯系,光輝我物理事件進行普及教育,引起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能夠轉變為動力,積極的參與其中;第二,對物理概念和規律進行講解,增加學生這方面的知識,能夠富有責任感,能夠產生學習興趣;第三,對物理規律進行研究,多動手動腦,能夠迎難而上,有堅毅的品格,可以通過創新來增加自己的自覺、自制的能力。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前提及發展。開展創新教育,能夠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實現理論認識與實踐的結合,培養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這些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能夠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是教學縱深發展的基礎。

作者:董志坤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