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創新教育探究

時間:2022-08-16 10:20:46

導語:高校體育創新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創新教育探究

創新教育是一種嶄新的現代化教育理念,在未來,其必將會成為教育發展的新趨向,而如何融入進高校體育教育中也成為了有關部門和人員面臨的重大問題。創新教育發展形勢下,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當今現代體育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教學思想的影響,高校對體育創新化教育的理解仍舊處于誤區當中,再加上傳統教育的制約,使得創新創新教育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梢?就創新教育視閾中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這一課題展開探討與分析,將有著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

1高校體育創新教學存在的問題

1.1缺乏系統化的創新教育指導

結合我國高校實際進行分析,我國高校普遍缺乏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的時代意識,認為體育課程只是一門追求身體鍛煉的基礎學科,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都在以“體質教育”為目標,致力于增強學生體質時,忽略了創新思想的滲透教育。在此情況下,高校大學生的創新意識遭到扼殺,而體育創新教育更是被局限在傳統的思想下,難以適應陌生環境,只能依靠外部環境中的扶持。教育指導與社會的脫節,使得高校體育教學水平日益下降,不利于學生日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1.2忽視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如今,當代大學生是被社會標榜個性發展的90后,他們從小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中,養成了依賴父母的習慣,缺乏了自立自強、分享的基本素質。但是,社會作為一個大環境,學生在畢業后不僅僅需要能力,更需要自立、分享、互助等基本素質。因此,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應把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團結互助和充分激發人的創造性放在首位,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融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日后的就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3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它直接關系到整個課程教學活動的質量,關系到學生的知識獲取和能力的形成。但是,當前的高效在創新體育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教育的老路。也就是說,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片面追求教學的進度與技能的講授。在這種單一發展的教學模式下,高校體育教學喪失了趣味性,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被嚴重削減,體育成為了學生應付學習任務、修學分的一門普通學科。

2創新教育視閾中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2.1正確定位創新教育,夯實體育教學基礎

創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全社會掀起了一股熱潮,在這種創新熱潮的推動作用下,社會正在逐步形成“創新”文化,而創新文化在形成的同時也為高校體育創新教學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創新文化作為一種新時代的文化產物,其不僅能夠擴展當代大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還能夠以其自身的文化氛圍促進我國高校教育教學實力的提升。在創新文化的侵染下,當代大學生正在不斷地積淀自身的人文素養,那么創新教育實踐勢必也能在此過程中獲得人文性因素的支持。在此大環境下,高校體育教學教師應結合時展態勢,對創新教育進行一次全面深刻的認識,以明確其學科定位,并優化課程設置,開設相對應的學科課程,促進體育教學活動有條不紊進行。

2.2優化學科課程設置,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伴隨著創新教育的深入實施,社會對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學校應從高校與高職院校所存在的專業發展差異性出發,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優先考慮學生的就業發展需要,深入企業了解各職業崗位對學生所提出的體能要求,從而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針對各專業、各職業特征設置相應的體育項目,并授予不同的職業體育知識和技能。如,機電類工科專業,由于受到職業性質特殊性的影響,其要求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較強,且要具有較好的環境適應能力。針對這類專業,學??梢蚤_設足球、排球等能夠增強學生體力的體育項目,讓學生通過體育強化訓練發展自己的上下肢力量、耐力和腰腹力量;而對于酒店管理、文秘等文科類專業,學校則可以選擇一些形體訓練、健美操、排球等教學內容,這是由于這些專業職業體能對腰、腿部力量和耐力要求較高,同時教師還可以融入一些有利于鍛煉學生耐力內容,實施模塊教學,使之能夠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職業體能發展需求,為其日后的就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3實施多元化教學,增強體育教學成效

2.3.1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高校體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單一化一直為社會人士所詬病,我們可以看到在體育課堂上,學生跟隨著教師的步伐走,在教師示范、講解教學中,接受教師定向性灌輸的知識與技能。那么,在學生配合下,教師也隨之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三基的教學上,學生最后所接受的只是基礎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毋容置疑,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長期性地處于被動地位,積極性日益低下,體育教學成效并不明顯。針對這一情況,高校應實現課堂教學的延伸,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以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進一些擴展訓練項目,把擴展訓練中的游戲、攀巖、盲人方陣等項目移植到體育課堂中,從而扭轉傳統體育教學中偏重生理效應的單一的局面,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需求以及適應力等對重組教學流程,讓體育課程教學更加實用,更能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發展需要。

2.3.2滲透德育思想教學

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作用下,21世紀的今天已經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時代的變更使企業面向新一代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不僅要求他們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需要大學生自身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體育所特有的競爭性、實踐性屬性特征,創設模擬情景,讓學生在模擬情景中培養意志品質。如:田徑、武術、球類等課程,則有利于培養學生頑強、勇敢、機智、果斷、靈活等品質,尤其是田徑運動,更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等品質。這是由于田徑是一項劇烈活動,學生在參與短跑、長跑時容易出現呼吸困難、耐力下降、乳酸堆積等生理現象,學生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才能夠去克服這些困難。

3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作為一門傳統學科課程,其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所占據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創新教育發展形勢下,如何構筑創新教育體系是新時代高校值得深思的問題所在。高校體育教師應深入研究體育創新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創新教育發展方向出發,不斷總結經驗,推陳出新,實現教學實踐與創新思想的融合,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作者:李晶辰 沈杰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

參考文獻

[1]張玉霞,魯志文.對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54-156.

[2]王志平.鄭欣欣.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1(34):325.

[3]郭富.淺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走向[J].教育與職業,2009(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