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體育創新教育探討

時間:2022-05-23 09:50:02

導語:高職體育創新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體育創新教育探討

1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的積極意義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科學的體育教育對學生具有積極的意義。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范疇,科學的體育不僅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同時也能夠有效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具有積極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強身健體。人體的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在運動過程中都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對機體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影響。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科學的體育教學工作,能夠全面優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開展體育鍛煉活動的過程中,緊張的情緒以及疲勞的身體都將得到有力的緩解,身心得到有效的舒展,實現強身健體的作用[2]。特別是對于一些身體素質偏弱的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身體的各個機體組織都能夠得到訓練。在社會競爭越發激烈的今天,高職生進入社會后,需要面臨著較大的競爭,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能夠幫助他們良好的適應競爭,更能夠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當今社會,較少有學生能夠自我堅持鍛煉,大部分學生因學業等諸多原因,很少參加體育鍛煉,“亞健康”正在逐步向著低齡化的學生群體發展。基于此,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科學的體育教學工作,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1.2磨煉毅力。受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成長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當前大部分高職生普遍缺乏毅力,做任何事情都存在著淺嘗輒止的僥幸心理,無論是學習本專業知識,還是訓練職業技能,他們都缺乏專注,缺乏長久的耐力[3]。體育對人毅力的提升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比如1000米、3000米、5000米長跑以及馬拉松項目等,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訓練學生的毅力。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意志力薄弱,缺乏毅力的現狀,采取針對性的訓練手段,采取優化的教學策略,能夠科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毅力。比如在長跑訓練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先從1000米開始進行訓練,待全部學生完成后,教師再適當增加長跑等級,如1500米、2000米。再比如,教師結合學生毅力薄弱、興趣不高的問題,可以采用流行的“團戰”策略,將學生分為若干組,以小組的綜合成績為衡量標準。這樣的體育教學,學生之間互相鼓勵和激勵,他們的整體毅力也能夠得到同步提升[4]。1.3開闊思維。人在運動過程中,思維將處于活躍的狀態,大腦皮層也將一直處于一種極度興奮的狀態,這是開發智力、啟迪智慧的關鍵時期。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科學的體育教學方式,有效啟迪學生的智慧,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一些競爭性的體育項目中,學生為了獲得較高的成績,在同學的鼓勵和激勵下,能夠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同時也能夠利用自身的聰明才智來進行有效應對。比如我們喜聞樂見的“田忌賽馬”的故事,就充分說明優劣勢之間的轉換和平衡,高職體育教師組織一些小組對抗賽,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就容易碰撞出較大的智慧。此外,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科學的體育教學方式,有效擴展學生的視野,積極組織高水平的校際、省際體育活動,也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體育視野,開闊學生的思維。1.4和諧人際。關系近兩年國家才逐步放開二胎政策,現如今的大部分高職生可能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人際關系淡薄,分享意識不高,利己主義明顯,這使得他們在高職教育中的同學關系相對比較差。高職教育不僅僅要培養專業素養高的應用型人才,更要培養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5]。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的工作學習心態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等都是社會對高職生的現實需求。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科學的體育教學活動,能夠迅速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能夠積極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人們常說“戰友情”是牢不可破的,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抱團取暖”共同應對各類體育項目,也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戰友情”。教師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通過體育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夠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引導學生積極構建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2新課改下創新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必要性

在高職教育教學中,體育教學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科學的體育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同時還能夠全面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引導學生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全面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為有效優化高職體育教學的作用,應該積極推動教育創新。在新課改下,創新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2.1高職教育的目的要求創新教育的應用。高職教育是比較特殊的教育形式,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高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社會需求的專業型人才。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越發激烈的社會需求,不僅要求高職教育要輸送專業型人才,更要輸送身體強健、心理素質過硬、職場關系處理得當的復合型人才。科學的高職體育教學工作,恰好能夠著重訓練和提升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但當前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不高,體育教學內容陳舊落后,體育教學手段參差不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不高,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高職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體育教學對高職生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新課改下,為提升社會對高職教育的重視程度,為優化高職生的綜合全面素養,應該積極推動創新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2.2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要求創新教育的應用。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創新教育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科學的體育教學工作,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當今社會,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越發激烈的市場環境,快速轉型的社會條件,都要求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6]。只有這樣,高職院校的學生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將自身的能力最大化的發揮出來。高職體育教學長期處于雞肋位置,大部分教師認為高職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體育教學工作應該是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內容。在這種錯誤理念的引導下,體育教學多年來偏重形式,嚴重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體育的專業性,教學模式“因循而教,依樣而學”,這對體育教學的發展極為不利。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基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注重創新教育的應用。

3新課改下創新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在新課改下,高職體育教學必須全面創新教學理念,全面改革教學方式,不斷推陳出新,注重培養學生復合型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新課改下,高職體育教師應該充分結合社會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教學方式,全面優化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復合型能力為基本立足點,綜合性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3.1對體育課堂設計思路加以科學的創新。傳統體育教學通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即教師示范,學生通過模仿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在這種體育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性的地位,學生按照教師的引導和指示,被動性地接受教師的指導。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占據著主體性地位,學生則處于被動性的地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發揮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在該教學模式中,學生主體性的學習地位難以凸顯出來,這與新課改倡導的內容相違背。為此,任課教師要打破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重視課堂教學的溝通以及互動。由于教學的本質在于使學生更好地汲取新知,因此,高職院校體育任課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以進一步保證教學質量。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尤其是體育理論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若采用灌輸性的教學模式,那么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將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程度也不高。為提升體育理論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應該運用創新化的理念來革新教學課堂組織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師生互動,營造積極向上的體育課堂氛圍。比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通過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來有效提升學生的主動性,確保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教學中[7]。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來主導課堂。很多體育理論課程,教師若自己來進行講解,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很難得到體現。但若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闡述,那么整個課堂氣氛就會被很大程度調動起來,其他學生也能夠全身心地跟隨“小老師”來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當然,為了充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該采用輪流的方式來進行。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理論教學是難點內容,教師通過創新課堂組織方式,教師通過創新課堂設計思路,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對體育理論課堂的抵觸情緒,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3.2教師應該采用分層化的教學理念。在高職體育教學中,不同的學生因身體素質的差異,因個體素養的區別,在體育學習中會表現出較大的區別來。若教師采用統一化的教學方法,采用統一化的教學課程,那么極容易讓部分學生“掉隊”,也極容易讓部分學生“吃不飽”。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運用創新教育的理念,科學采用分層化體育教學理念。3.2.1尊重學生個體化差異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結合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區別性的體育教學方式,綜合性提升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針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任課教師可以通過對不同教育背景的創設,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8]。對于體育素養偏低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扎實鞏固體育基礎內容,教師還應該在教學設計中予以傾斜,實現分層化的體育教學設計。比如在長跑項目的訓練中,教師讓部分體育素養偏低的學生繼續進行長跑前的身體訓練及技能訓練,而長跑項目比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進行長跑練習。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形成互助學習小組,鼓勵體育素養高的學生在業余時間,積極帶動體育素養不高的學生,以便綜合性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對于體育素養高的學生,教師仍應該重視他們的需求,避免體育課程或訓練過于簡單機械和重復。教師在了解他們的體育需求和體育素養后,可以適當增設一些強化項目,以便優化他們的體育能力,引導他們繼續提升自己[9]。3.2.2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創新教育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著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和引導他們利用業余時間,不斷深化體育知識和體育素養的學習,綜合性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增設一些開放性的訓練項目,教師在課堂上重點講授方法,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來進行自我訓練。在下一節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項目進行驗收和檢驗,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及時指正學生的學習缺陷。此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要保護好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學生個體差異很可能會造成體育成績的參差不齊,教師不能以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而應該結合學生不同的特點,給予針對性的點評,保護好體育素養低的學生的自尊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高職院校體育任課教師要以一顆仁愛之心對待學生,對每位學生的個人愛好以及體育能力進行充分把握,從而使制定出的教育方案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并使體育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發揮。3.3創新體育教學課堂組織形式。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創新教育的應用,還體現在課堂組織形式的創新方面。因此,為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優化學生的體育素養,教師應該積極創新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不斷融入情感教育的內容[10]。3.3.1創新課堂組織形式。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創新課堂組織方式,改變傳統僵化的課堂組織模式,確保課堂氣氛的融洽與和諧。體育教學是一門素質教學,它不需要其他課程嚴謹的教學組織方式。在體育課堂組織方式的選擇上,教師應該運用自由化的組織方式,不斷增加師生互動,不斷體現師生平等。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在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融入教學實踐中,綜合性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全面提升體育教學質量。3.3.2積極滲透情感教育。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滲透情感教育。一方面,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教師自身的表率作用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自身愛好體育鍛煉,教師的體型比較完美,在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中,學生能夠自覺以教師為榜樣,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確立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積極參與到體育項目的練習和鍛煉中。

4結語

在高職體育教學實踐中,為迎合社會需求,綜合性提升高職生的素養,全面提升高職生的綜合素養,應該積極應用創新教育,不斷改革課堂組織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實施分層教學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此外,教師更要創新課堂組織方式,積極滲透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次仁拉姆.對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的探討[J].青春歲月,2014(24):375.

[2]徐涵.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3):8-11.

[3]張山.新課改下創新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才智,2017(21):2.

[4]王瑜浩,論新課改下創新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7(24):147.

[5]徐偉.創新教育,健康體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7(25).

[6]王斌.試論賞識激勵教學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8):86.

[7]郁水萍.淺談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2):141.

[8]陳敏常.新課改下高職體育教學的創新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6(2).

[9]周士鋒.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解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4).

[10]姜峰.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研究[J].教育,2016(8):136.

作者:邰秋萍 單位:南京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