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校生法制教育思索

時間:2022-02-15 03:15:00

導語:有關高校生法制教育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高校生法制教育思索

在大力推行以創新為靈魂的素質教育的今天,對青年學生來說,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顯得特別重要。高等學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重要基地,其作用和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從目前高校學生法律素質的現狀和高校法制教育的現狀來看,大力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

1.1大學生的違法犯罪時有發生

大學生作為素質較高的一個群體,其遵紀守法的可能性比社會其他成員高是必然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生就沒有違法犯罪行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受其負面因素的消極影響,高校青年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呈上升的趨勢。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學生的法制觀念淡薄與學校對法制教育重視不夠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1.2大學生的法制知識缺乏

可以這樣說,許多大學生的法律知識相當貧乏,不少人不能分清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在大多數學生的潛意識中,違法即犯罪,就要受到刑事制裁。由于學生缺乏起碼的法律理論知識,因而導致了許多違法犯罪的行為。

1.3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高校的法制教育與依法治國的要求相距甚遠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它要求市場主體必須按法律所規定的模式運行。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進一步向縱深發展,我國的立法活動會十分頻繁,法律所調整的對象和范圍越來越廣,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對各個部門法都要有所涉足。目前大學生接受法律教育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學習一、二門法律課來完成。一門浩如煙海的學科用短短幾十個學時來完成是明顯不行的。

1.4大學生獲得法律知識和實踐的途徑狹窄

目前,大學生把法律理論的教育僅僅當成一門課程來對待應付,并不能在思想上意識到提高法律素質的重要性。而僅僅通過很短時間的書本知識教育讓學生獲得很多的法律理論知識,無疑是不太可能的,這種獲取知識的途徑實在是過于狹小。

2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遵守法律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連遵守法律都成問題,那么又何談其他方面的素質呢?法律素質在思想政治素質中起到了一個基礎性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青年學生加強和提高法律素養。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遵紀守法觀念與習慣的養成,是社會個體進行價值判斷和進行價值取向的一個過程。一個合格的法制化的人,其價值觀必然符合社會主義的法制和道德。良好的法律素質是促使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的一個動力基礎。

2.2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

高校的管理體制正在進一步改革,傳統高校的管理模式將有巨大的改變,高校所承擔的管理職能也有所變化。對于大學生來講,學生的管理將部分地推向社會,由傳統管理模式中以校方為主體變為以社會為主體,大學生所接觸和涉及的法律問題將逐漸增多。怎樣來適應這種新形勢的變化,使大學生適應社會管理的需要與機制,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

2.3進一步加強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關鍵

大學生只有在“知法”和“懂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利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在我國,由于傳統的原因,民眾對法的敬畏之心很強。在常規的思維中,人們認為自己只要不去觸及它,就可以相安無事了。這種意識是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大學生被侵權的情況還是很多的。我們的學生有時候由于不懂法,根本就不知道被侵權,更談不上用法律來捍衛自身的權益了。當前在高校發生的許多違法犯罪行為多數是由于大學生不懂法造成的,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

2.4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在市場經濟的各個領域都有形形色色的法律調整。我們青年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將來走到社會上去,都將成為一個市場化的“人”。作為市場主體的單個的人來講,要了解市場經濟,要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掌握相當的法律知識是不行的。盡管在道理上可以說有專門的法律工作者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了,但可以斷定的是,在市場經濟中,你不懂法或懂法而不會用,是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的。我們每個人在經濟生活中將處處受到法律規范的調整,怎樣使我們的行為合乎規范要求,使我們的行為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法制社會的要求,加強法制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2.5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國的要求

依法治國不但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要依法辦事,而且要求在國家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要依法辦事,高校也不例外。從根本上講,學校的管理應是依法行政的一個環節。使校方與學生的權益得到極大的維護,不了解法律是不行的。再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依法治國要求每一個公民都能夠依法辦事,大學生作為社會成員中的佼佼者,其法律方面的要求應該更高。我們的大學生要成為懂法、守法和會用法的公民,就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這是國家和社會對新時期大學生所提出的要求。

3高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3.1領導層高度重視,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強勁推動器

關于高校的法制教育,高校的領導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應該列入高校教育的議事日程,應制訂一整套法制教育的規劃。領導應當及時掌握高校法制教育中的諸多問題及高校法制的基本現狀,尋找和捕捉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典型案例,通過現身說法達到法制教育的目的,從而使學生通過對法律常識的掌握,自覺增強健康向上的法制意識,明白社會關系中的是非界限和法律評價標準,在一些簡單的法律事務處理上具備常識性的法律知識和法律能力。

3.2各部門齊抓共管,提高全員法律素質

高校的法制教育僅有領導重視還是不夠的,基礎性的大量工作還需要各職能部門和各個院系齊抓共管,協同努力。根據高校法制的現狀,選擇典型案例,在全校范圍內組織討論,并進行必要的案例式教育;各院系應根據學生實際、專業方向等問題,在專業課教育中及時地注入與專業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

3.3建立法制教育長效機制,培養合格人才

按照社會主義以法治國的要求,站在依法治國的戰略高度,把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與法制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認真抓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同時,密切配合司法機關,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危及校園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在以法為核心的高校法制教育中,努力使每個大學生形成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的良好習慣,真正成為適應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