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時代的大學思政教育新思路論文
時間:2022-10-16 05:24:00
導語:互聯時代的大學思政教育新思路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正是中國互聯網產業實現整體起飛的重要時期,3G、物聯網、4G時代的相繼來臨,無疑對我們在校的大學生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認清目前新形勢,新變化,理清我們的新思路,對我們年輕的大學生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據中國國家商務部信息化司司長李冀奇在第四屆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論壇上透露,截止到2010年3月底,我國網民用戶總數達到4.04億,互聯網普及率大30.2%,博客人數達到4700萬。在校大學生上網的比例達100%,平均上網長3小時以上,男生多余女生。調查時顯示,57.5%的大學生正在玩游戲等等。如何把握互聯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保證我們年輕的大學生健康的成長,保證他們既成人又成才,使他們個個成為對社會又用的人,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問題。
一、互聯時代思政教育的意義
任何一個時代的進步,都是伴隨著不斷的技術革命和文化的提升而得到發展的,從50年代第一課人造衛星,到80年代的大哥大到BP機,再到現在的互聯繁榮時代,無不體現著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和發掘。而他的功臣,當數無數的年輕人,無數有思想有靈感的年輕的大學生們孜孜不倦的追求,對未來世界的創造和把握。
當代大學生本身思想活躍,求知欲望強,有著一定的接受信息的能力,對各種知識信息和社會思潮反應敏銳,具有比較獨立的主體分析判斷能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加。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這就對我們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互聯時代思政教育現狀
1.亟待跟上互聯時代步伐,熟悉互聯網
互聯網尤其自身獨特的特點,我們每一名管理者,做足互聯網知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表現為以下特征,網民既是網絡的使用者、消費者、創造者,網絡的“平民化”成為潮流,精英時代一去不返;網民之間的交互基于“關系”展開:同學、生意、表達、傾聽、交友等;網絡渠道免費,內容為王;網友希望更多的集成服務,一站式服務和更專業的服務,而非泛泛的門戶;網友體驗高于一切,以網友為中心的互聯網公司將在下一波競爭中獲勝,哪些僅僅依靠吆喝的、不能體現出網絡技術創新特征的公司將逐步喪失競爭力;互聯網和通信業將進一步融合,傳統通信成為通路提供者,通信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合并將會出現;視頻、手機互聯網、寬帶互聯網、物流網、3G、4G將相繼到來成為主流。
2.善于甄別信息資源,提取有價值信息
充分利用網絡,為我所有。充分利用網絡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力,為我們提供學習、生活和娛樂資源。一是有助于創新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絡信息的傳播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大學生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提高思想互動的頻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網絡信息具有可下載性、可儲存性等延時性特點,可延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動的時間,為大學生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二是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有利于學生搜尋更多更全的信息資源,提供了求知學習的廣闊校園,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三是開拓大學生全球視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上網使大學生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更加開闊,從而有助于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同樣,又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3.端正思想態度,抵御意外風險
一是對于大學生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二是網絡改變了大學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大學生在網上公開、坦白地發表觀點意見,要求平等對話,對大學生工作者的權威性提出挑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三是信息垃圾弱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大學生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大學生。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大學生思想道德意識,污染大學生心靈,誤導大學生行為。四是網絡的隱蔽性,導致大學生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
三、互聯時代思政教育的方法
1.充分認識網上思想滲透問題,強化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
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導廣大大學生,堅持利用科學發展,再用辯證唯物注意的觀點和方法,使我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強化愛國主義意識和宏揚民族精神。時刻理解關注學生在哪里,心理想什么,需要什么,我們能夠做些什么,關注大學生的需求,解決他們最為迫切需要的問題,跟上年輕人思維和腳步。
2.創立有禮有利有節競爭創新高效“十二字教育”模式
打破傳統的思想教育方式,尊重同學的興趣、特長、愛好,建立起多樣化、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有禮即尊重學生隱,正確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有利即要善于用甄別的眼光,對信息資源要充分的過濾,吸收對自身有意義有發展的資源;有節級做到要有節制,過猶不及,中庸之道,把握好利用網絡的分寸;競爭即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要有不服輸的氣度,要有敢打敢拼的勇氣;創新即現有創新思維,后又創新思路和舉措;高效即達到理想的效果,要有收獲。
只要認真把握好“十字”教育模式,就能夠充分理解現實社會的時代特點,就能夠理解網絡時代的大學生的思想動態,由表及里,靈活運用,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切實把握好學生思想精髓。
3.以情感人,真心地關心學生,從學習上、生活上、心理上幫助學生,關心學生
孩子們在大學階段遠離父母,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社會上各種誘惑很多,所以他們的困惑會很多,困難也很大,這個時候十分需要老師的關心、幫助、支持,如果能真心地去關心他們,及時的了解他們的困難,并給予解決,這樣對學生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充分認識大學生的在心理承受能力、客觀認識問題方面存在著一些偏差。公務員之家
4.突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作用
每年對所有入學的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形成篩選、干預、跟蹤、控制的長期有效機制。及時發現,及時引導,及時化解學生心理健康,切實從心里層面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
形成社會、家庭、朋友、學院組成的“四維一體”互動網絡聯動動管理模式。大學生思想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社會、家庭、朋友、學院要協作聯動,努力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要把傳統的大學生教育的政治優勢和互聯網的特征有機結合起來;二是把黨、政府和群眾團體的組織力量和培養網上大學生志愿者的工作結合起來;三是把網站的建設工作與對現有大學生組織和機構運行機制進行必要的改革結合起來,以適應網絡發展需求。四是通過強大的朋友信息網,利用QQ群、校友錄、博客群等方式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大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
- 上一篇:大學輔導員應具備的五個工作能力論文
- 下一篇:現代金融學未來趨勢走向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