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關系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13 02:42:00

導語: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關系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關系探究論文

【論文摘要】介紹了棗莊市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闡述了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將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及采取有力措施辦好棗莊高等職業教育,以促進棗莊經濟發展。

【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發展;山東棗莊

1棗莊經濟發展的現狀

棗莊市雖然面積很小,但在山東省是較早設立地級市的中等城市。棗莊是“因煤而興,因煤而立”的老工業城市,計劃經濟時代,煤炭工業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處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形成了以單一煤炭開采為主、其他相關產業為補充的產業結構體系。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棗莊市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九五”期間和“十五”的前4年,全市GDP保持了年均10.3%和16%的較快增長速度;商業、服務業日益繁榮,新興產業迅速壯大,2006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05.8億元,比2000年年均增長12.6%,產業結構實現優化。

2存在的問題

棗莊市經濟的增長主要是依靠其自然資源優勢和勞動力、資金的大量投入而取得的,而不是建立在人才資本投入和技術創新基礎上之上。在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形勢下,棗莊市“因煤而興”,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型”工業結構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成為棗莊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

2.1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產出趨向低加工度化

雖說煤炭、建材、紡織和機電是棗莊市的四大支柱產業,但是自2001年以來,“一黑二灰”(即煤炭和水泥)仍是棗莊的主要產業,這一趨勢還在不斷增強。這種相對單一的產業結構給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3個制約因素,即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環境的污染性和受市場波動影響的經濟的不穩定性。

2.2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工業集約化程度低

棗莊科技人才少,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在一項調查中顯示,棗莊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者僅占12%,大學專科的占36%,高中占65%,48%的從業人員是初中文化程度,因此人才資源缺乏是制約棗莊經濟發展的瓶頸。其主要表現就是棗莊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偏低。

2.3思想觀念保守,對外開放程度低

(編輯整理)由于受地理環境和國有工業基地傳統的影響,棗莊市信息相對閉塞,思想觀念相對保守,對外開放程度低。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加強高等職業教育,積極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綜合素質。

3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長期以來,理論界對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及高等職業教育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一直存在爭論。許多西方學者認為資本才是經濟增長的最根本因素。他們認為,只要一個國家有了足夠的資本,就能使經濟快速發展,反之,則不然。在社會主義國家,也存在著是生產性投資還是消費性投資的爭論。

3.1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辨證關系

20世紀60年代后在“第三次浪潮”的沖擊下,教育對經濟的巨大作用才充分顯示出來。日本和聯邦德國出現的經濟奇跡更使人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同經濟之間存在著高度的關聯性,人力資源的質量及其應用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因素,而人力資源開發和應用的關鍵在教育,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在此背景下,關于教育對經濟作用的研究和探索進入全面、系統、深入的階段。綜合各派觀點,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可以表述如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二者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1-2]。

3.2區域經濟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支配作用

一是政府財政撥款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調節作用。高等教育說到底是經濟教育,需要相當的財力支撐。支撐區域國辦高等職業教育的財力主要來自政府的財政支持,即教育經費。從根本上說,教育經費既是區域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制約因素,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調節機制。二是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投入規模。高等職業教育不是義務教育,因此除了政府財政撥款外,還需要社會通過投資、交納學費、捐贈等多種形式的支持,而這種支持力的大小有賴于居民經濟實力和消費結構水平。三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影響高等職業院校的招生就業狀況。區域經濟的較快發展可以增加就業崗位,推動高職院校的招生發展規模。反之,人才的富足又可以為社會擴大再生產提供充足的高素質勞動力,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

3.3區域高等職業教育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美國經濟學家丹尼森指出,美國在1929—1957年的經濟增長中有20%是由教育引起的,現在教育投資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3%;1955年,日本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達22%。區域高等職業教育通過2種方式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一是區域高等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企業所在的地區如果是高校密集,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區的企業優先得到高新技術和高素質人才。二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形成區域新產業。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可以帶動當地飲食、文化、旅游、交通等相關產業的興起,較好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公務員之家

3.4辦好高等職業教育促進棗莊經濟發展的方式

一是教育產生經濟增長的生變量。二戰后,遭受戰爭重創的西歐和日本之所以能迅速重建和強大起來,關鍵在于其教育普及程度高,擁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現代勞動力和專門人才。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也與其重視教育和人力資源分不開。二是教育消費促進經濟增長。教育消費理論認為,通過擴大教育的規模,可以刺激教育消費及其相關投資,進而在短期內起到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三是教育調節經濟增長。當經濟繁榮、就業容易時,許多人就會選擇先就業,然后再在工作中接收高等職業教育,這時高等教育規模就比較小;相反,當經濟不景氣、就業競爭激烈時,許多人就會走進校園或繼續留在校園,進行磨刀深造,以提高就業競爭力,這時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就比較大[3]。

4高等職業教育促進棗莊經濟發展的措施

從國際上看,高等職業教育對于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日益受到人們重視;從時間上看,高等職業教育對城市、農村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也是顯著的[4]。棗莊地區也應當重視搞好高等職業教育,促進棗莊經濟發展。

4.1擴大棗莊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走好外延發展之路

一是盡量多建高校。棗莊市已建立了棗莊職業學院、棗莊科技職業學院等幾所高等職業教育高校,為高等職業教育奠定了基礎。二是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這幾所院校的招生規模連年擴大,特別是棗莊職業學院正以每年增加5個專業的速度遞增,招生人數連年大幅增加。

4.2抓好棗莊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走好內涵發展之路

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信條,努力抓好高等職業院校的師生素質和教育質量。一是通過各種方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把教師培養成“四有”新人,以達到“其身正,不令而行”之效。二是努力把學生塑造成高素質人才。通過提高教學質量、嚴格考試紀律以及督促學生高質量地考取計算機、英語、普通話證書等措施具體實施。三是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專升本率。學生一進校就給他們提出具體目標,這樣壓力變動力,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提高。良好的就業率和專升本率又會大幅提升學校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高素質的學子報考該校,進而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綜合素質。

4.3搞好高職院校學生消費,使其成為區域經濟的新增長亮點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年均消費額至少為5000元,如果棗莊在校高校學生有3萬人,那么這些學生對棗莊市經濟產值的直接貢獻就是1.5億元,可以解決數千個就業崗位。

4.4加大高校基建投入

高校的基本建設投資也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助推器。高職教育的發展,需要加大基本建設投入。根據教育部關于普通高校的設置標準,如果增加1名大學生需要新增基本建設費3.8萬元左右,以棗莊的高職院校每年擴招1000人計算,應該投入的基本建設費用就是3800萬元,再考慮部門的產出乘數,則對棗莊的經濟貢獻可達7000萬元,可解決600個就業崗位。用于創建和擴建高等職業院校的各種貸款無疑都會對棗莊經濟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5參考文獻

[1]陳慶.關于高等職業教育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J].考試周刊,2010(17):200.

[2]戴國強.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及調適[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6):77-80.

[3]李海宗,肖文芳.浙江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共同發展的協調機制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8(19):31-34.

[4]張廣周,李友剛,董振英.發達省份經濟欠發達地區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思路探究[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0(6):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