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專業基礎課教育革新
時間:2022-12-26 11:22:00
導語:高職專業基礎課教育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大學一年級學生,面對周圍陌生的社會環境、生活環境、教學環境和新的教學方式需有一個認知的過程,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是他們首先接觸的教學內容,這些課程在入學的初期肩負起教學引橋的重任。電工電子技術是一門專業基礎課,過去那種重理論推導、輕實踐操作,枯燥乏味的課程教學模式對學生完全沒有吸引力,他們因為沒有學習動力和學習方向很快出現厭學情緒,對于理解力和空間想象力較低的同學甚至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也無法理解,似懂非懂的學習狀態會讓我們深感困惑。所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但怎樣改革才會達到如期效果很值得我們認真探索和深入研究。本人就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實訓設施和手段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認為正確引導學生入門應是改革的重要目標。
一、采用模塊化課堂教學,優化教學質量
現在大多數院校推廣2+1的課堂教學模式,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授課課時已經被相應壓縮或者是與其它科目合并,針對紡織系列院校,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授課課時更是已被大幅縮減了,有個別班級課時已經縮短為只有32節,有個別班級仍保留為68節,班級授課課時相差較大,甚至個別專業課程的名稱也作了適當的調整。為了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專業課程設置而引起授課課時不同的教學。目前,我們采用模塊式教學法,按64節的總體課時分別設置有:直流電路分析、正弦交流電的應用、變壓器與電動機、電機控制電路分析、模擬信號放大電路、交流電與直流電的轉換、數字信號放大電路、電工實習共八大模塊,各教學班級可以根據開課課時和專業設置不同選取不同的模塊進行教學,課時少的側重強電方面的知識,課時多的添加與相關專業匹配的電氣控制方面的內容,彌補理工科非電類專業沒有開設電氣控制課程的缺陷,充分體現與所學專業的緊密聯系。
二、向重實踐、輕理論的教學模式傾斜
在理論知識傳授方面側重基礎知識的引入,對于一些使用率不高、對高職類學生偏難的概念應盡量省去。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取消驗證性的實驗教學,用目的性和實用性較強的實訓教學取而代之,我們的實訓教學開設有萬能表的使用、直流電壓表和直流電流表的使用、三相負載的連接與測試、電機控制電路的連接與測試、常用電子儀表的使用、交流電和直流電轉換的測試、模擬信號放大電路的測試、基本門電路的認識與測試等共八大內容,個別條件允許的班級還開設電工實習。在實訓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掌握常用儀表的使用,并通過儀表的使用讓學生對實際應用電路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萬能表是一種常用電工儀表,看似很簡單,其實真正掌握并非易事,檔位多、量程多、功能多,對于非電專業的學生需花一定的心思才能弄懂。如在使用萬能表測量元件電壓和電流時,可要求學生自己設計電路,并通過計算電路參數來正確選擇檔位和量程,學生在正確使用萬能表的同時也就基本掌握電流、電壓、電阻的基本概念了,并且對其較難理解的方向性也有更明確的認識。每個實訓內容都應重視學生操作過程,而不是實訓結果。很多院校已采用邊理論教學邊實操的現場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更多接觸實踐的機會,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教學不是教會學生所有的問題,而是傳授一種實踐的技巧和方法,引導學生如何學才是關鍵所在。
三、采用分組討論法,激活學習積極性
認真觀摩各種教學方法,我們發現分組討論法很適合現代高職高專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靈活性和趣味性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分組討論法可以營造一種輕松的教學環境,相對老師講原理,學生做練習的那種單調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習感到很興奮。分組討論法可讓學生按志愿進行分組,以每四人為一個小組,然后確定一名小組長,上課時可適當要求學生按組就坐,以便課堂討論時能夠互相研究、互相討論、實現結對幫扶、共同進步的目標。分組討論法把問題帶回到小組中,小組成員共同尋找答案,然后由小組推舉同學回答,其他同學可自由補充,成績共享,這樣他們都會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從而互相感染,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要想獲得如期的效果,當然,適當的加分獎勵是必要的。雖然是大學生,通過游戲娛樂也能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上,要求各小組成員利用簡單的電子元件制作小游戲拿來共享,這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教學難度也會在開心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得到降低。
四、采取潛移漸進式教學,實現步步為營的目標
我們總想把自己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生怕學生學不到東面,又怕學生懷疑自己沒有水平,所以在教學中總喜歡鉆牛角尖,教學生進行一大堆的理論推導,其實這樣往往會把學生嚇跑,特別是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還有不少是文理兼收的,部分中學的教學條件也較差,所以需從簡單入手,進行潛移漸進式的教學方法,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展開課堂教學,實現步步為營的課堂教學目標。學生對電方面的知識是很感興趣的,教學中,可以從日常接觸的安全用電方面入手,如電流的大小、頻率對人體的健康有何影響,生產的安全事故主要發生在什么地方,如何用萬用表判別電路中的斷路點等,讓學生討論后再回答,看似簡單的問題學生也不能完全正確回答,這就是實踐經驗問題,學生沒有把理論問題融入到具體實踐中,如果讓學生自己拿電表進行測試,在測試前讓他先回答,大部分學生卻能正確回答。又如當介紹到如何選用保險絲的額定容量時,讓學生說說自己家里的用電器有多少,然后計算一下總功率,再計算需要多大容量的保險絲,通過這些簡單的運算,學生不但能學到知識,還知道它跟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更換一支日光燈本來是很簡單的問題,但如果沒有自己親身經歷學生也會覺得很復雜,這就是動手能力問題,因此我們要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有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一切從簡單做起,主要他們入門了,什么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五、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拓寬學生視野
網絡上的現代信息資源,充分展示了電的魅力,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搜尋所需要的、感興趣的信息資源,能拓寬在校學生的視野。電工電子技術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把所有教學資料懸掛網上,學生可以很輕松從網絡上搜索到教學內容,課外練習、作業、實訓資料、PPT等教學課件。在課程教學中,適當布置一些課外大作業,如在實訓萬能表的使用之前,要求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的視頻播放器在線觀看萬能表的使用,學生事先有了萬能表的感性認識,實訓過程就會更順利。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燈的種類有那些?世博環保的LED燈是什么燈,為什么比普通的白熾燈和日光燈節能?如何用二聯、三聯開關控制同一盞燈,這些內容都可以要求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查閱。電機控制技術中往往用到變頻器、伺服驅動器、單片機、可編程控制器、觸摸屏等先進設備,由于課時限制,基礎課程不可能詳細介紹這些內容,引導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查閱,了解它們的作用和性能,增加對這些設備的一些感性認識,讓先進的科學技術率先走在前沿,學生就能在激烈競爭的今天,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
六、調整考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考核是教學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何才能正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考試考核是衡量標準之一。每門課程都有不同的考核方式,沒有統一的核算標準,考核應把重心放在對平時知識的積累上,這樣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如學生若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制作有一定質量的電路板,或者參與一些控制電路制作,學生的平時成績就可以得到適當的提高,對于能參與全國知識競賽活動的同學甚至可以免修,這樣就給學生學習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抄作業是現代高職類大學生中較為普遍的現象,令人啼笑皆非的作業錯漏,會讓你感到布置普通的課外作業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了,因此,要求學生自主完成大作業作為考核的一部分值得推廣。同時,要求學生認真做好課堂筆記,把課堂筆記作為作業的一部分,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可作為考核的一方面內容。過去的考核方法常用三七開,也就是期末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這樣不能有效促進學生平時的學習,甚至有通過一次考試就能過關的現象,無法充分反映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也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現改為六四開,也就是平時成績占60%,期末成績占40%,充分體現學生平時學習表現,能顯著地提升教學效果。
時代在進步,企業講求競爭,課程教學改革應不斷深化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只有我們緊跟時代步伐,在不斷探索中前進,在不斷努力中創新,找出適合現代這個層次的課程教學模式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 上一篇:生態旅游發展相應對策
- 下一篇:青春夢想演說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