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科學教育的方式淺析
時間:2022-01-13 08:31:50
導語:化學科學教育的方式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史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史也是實施化學科學教育的好史料。通過化學史的教學,學生不但能了解到化學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而且從中也學到了化學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同時也體驗到了科學家們的科學態度和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科書化學中(九年級上、下冊)的有關內容:(1)道爾頓和阿佛加德羅等科學家通過研究,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物質是有原子和分子構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2)1869年,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指導下,利用元素之間的一些規律性知識來分類學習物質的性質,使化學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3)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通過研究,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4)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他于1983年當選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他主持測定的銦、銥、銻、銪、鈰、鉺、鍺、鋅等幾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被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采用為國際新標準;(5)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德榜毅然放棄美國的優厚待遇,成功的摸索和改進西方的制堿方法,發明了將制堿與制氨結合起來的聯合制堿法。學生從化學史的學習中也能感知到:離開了實驗就沒有發現,細致的觀察是成功的基礎,從而加深了對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的認識。通過化學史教育提高了學生對化學科學的整體認識。
2狠抓“雙基”,提高運用能力
基礎知識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它包括課本中的概念、定律、現象、計算公式、性質、化學用語等。基本技能就是應用化學的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基礎知識。通過深入學習后應達到: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注重應用范圍及條件、熟練應用。如:學習了酸堿鹽這部分知識后,學生在書寫有關酸堿鹽之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時亂寫一氣,首先要讓學生熟記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其次要明確:金屬和鹽、鹽和鹽、堿和鹽間的反應必須使反應物中的鹽和堿都溶于水,如果是復分解反應的還要滿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即生成物中有氣體、沉淀或水),否則反應不能發生。因此,加強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是實施化學科學教育的基礎和載體。在教學中一方面注重化學知識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教學,最終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另一方面更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煮熟的雞蛋為什么不能孵化出小雞(蛋白質受熱后變性)用醋拌涼菜不宜用鋁制容器,為什么(鋁易與酸反應,腐蝕鋁制容器)草木灰為什么可以除異味(木炭有吸附性)如何識別化學纖維和純毛毛線。學生從中領會到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宗旨,可以把死的化學知識變成活的運用,從而凸現了化學知識的價值性。
3“化學是把雙刃劍”它既能造福人類,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通過正確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觀
化學科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化學科學生產化肥和農藥,以增加糧食的產量;利用化學科學合成藥物,以抑制細菌和病毒,保障人體健康;利用化學科學開發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利用化學科學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以使人類生活的更加美好。但是,化學品的大量生產和廣泛使用已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傷害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提倡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以降低污染和危害。確立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同等重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的思想。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使學生清楚地知道到化學科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還要了解化學科學發展給人類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要讓學生知道化學科學為解決這些問題正在做什么,了解化學科學發展的方向,給學生指明化學科學創新、研究、探索之路。通過以上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科學是把雙刃劍”,既能造福人類,濫用時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從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觀。
4運用教科書中化學、技術、社會的資料為載體,拓寬學生了解化學科學的視野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就是以社會問題為中心,與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緊密聯系,是對初中化學知識的擴展和應用,體現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思想。教科書通過【資料卡片】【調查與研究】【討論】【化學技術社會】等引入了大量社會和生活中的實例。其中如教科書P99“幾種元素的主要食物來源”不光告訴學生鐵、鋅、碘元素富含于哪些食物中,還讓學生知道如果人體所需的元素僅從食物和飲水中攝取還不足時,可通過食品添加劑和保健劑予以補充。我們適時展開討論:人體缺少必需微量元素會得病,應盡可能多吃含有這些營養元素的營養補劑,你認為這種想法對嗎?為什么?通過討論幫助學生樹立一種健康生活的理念:藥補不如食補,不挑食、偏食,均衡攝取身體所需的各種元素,保證身體健康;材料科學的獨特魅力,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化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技術,是一門中心科學;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培養學生用化學的眼光去觀察、審視自然和社會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化學觀,增強社會責任感。總之,作為實用的、富于創造性的中心學科,化學科學在能源、材料、醫藥、信息、環境和生命科學等研究領域以及工農業生產中發揮著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化學科學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作者:劉玉英單位: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喬官鎮北巖中學
- 上一篇:縣直機關工委理論學習計劃
- 下一篇:縣直機關治庸問責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