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聯動下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時間:2022-07-30 03:06:43

導語:三方聯動下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方聯動下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教師專業發展”概念在全球范圍內的提出還不到半個世紀。[1]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富勒(Fuller)是最早的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研究者。[2]有人(趙明仁,2015)曾對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教師專業發展方式進行了總結,發現教師專業發展活動方式主要體現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教師專業發展理論性活動主要包括課程/工作坊、教研會議和研討會、培訓課程和證書課程,教師專業發展實踐性活動主要有專業發展網絡、個人或集體性研究、師徒指導和同伴互動、參訪學校和參訪社會組織。[3]我國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始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也不過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在我國,20世紀八九十年代,林崇德、葉瀾等人從心理學、教育學和倫理學等視角研究了教師專業發展,為我國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白益民、邵寶祥、傅樹京等探索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綱領性指引,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以此為依據,出臺了一系列教師專業發展的文件,推行了行之有效的舉措。[4]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及教師被賦予了更多的課程權利,隨之出現的是越來越多的有關“校本”的概念,全國各地的校本教研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各個中學以校本培訓為抓手,非常重視教師的培養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推崇。例如,2011年,《教育發展研究》雜志專門開辟“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欄目進行研究,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類:教師自主發展、骨干引領發展和學校本位的發展。

1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從對國內外教師專業發展綜述來看,在教師的專業發展研究方面,出現了條塊化的現象。高校的研究趨于理論化,缺少與實踐的結合。目前我國高校,尤其是師范高校的學科專業,承擔著為中學教育培養教師的任務,一批教師積極開展學科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由于高校與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學的聯系不是很密切,高校的研究出現了就理論而理論的現象,理論和實踐不能進行有機結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也存在行政化和活動化的問題,他們常常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根據上級安排定期開展一些活動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缺乏對當地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入研究。其下屬的中學名師工作室的活動,自然常常是定期開展一兩次活動。對優秀教師來說,加入名師工作室僅僅成了一種榮譽,并沒有真正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他們的專業發展也深受影響。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實踐性最強,多數學校通過校本研修、校本培訓、觀課議課、以老帶新等方式,推動本校教師專業發展活動,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學校常常缺乏理論的指導、缺乏高水平教師的示范引領,校本活動盲目性、重復性問題嚴重,由此產生的校本研修趨同性也不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由此可見,高校、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其領導下的名師工作室)和學校都在進行著教師專業發展的探索,但條塊分割現象嚴重,相互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沒有形成聯動的平臺和機制。

2三方聯動下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構想

基于這種情況,本文提出高校、市名師工作室和學校三方聯動(簡稱“三方聯動”)的構想,充分發揮高校的理論引領,發揮名師工作室名師的示范帶動作用,使得基礎教育學校的校本研修等活動水平更高、更高效,使得高校、市名師工作室和中學三方聯動成為基礎教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成功途徑。“三方聯動”將突破目前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條塊化的不足,整合三方資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同時還豐富了教師專業發展理論,也為其他學科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提供了借鑒。通過三方聯動的探索,總結出一條高校、市名師工作室和中學聯動培養教師、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道路。在這種途徑下培養出來的教師既有高尚的師德,又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還有可持續的研究意識和能力。“三方聯動”將解決以下四個問題:第一,三方聯動下的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總體成效如何?第二,高校在三方聯動下的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理論指導的具體形式是什么?第三,市名師工作室在三方聯動下的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示范帶動作用發揮有哪些變化?第四,中學在三方聯動下的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中作用發揮有哪些變化?三方聯動下的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采用行動研究法、觀察法、訪談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進行。研究思路可以從以下兩輪、四個步驟開展:首先,確定問題。利用作者所在學校校本研修的時間,高校教師、市名師工作室名師和學校英語組教師,或深入課堂,或一起交流,采用觀察法和訪談法,從愛生敬業、教育理念、學科專業知識、因材施教能力、現代教育資源整合應用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找出學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問題。其次,制訂計劃。根據確定的問題,三方一起制定出改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計劃,在此計劃中要明確高校教師的作用、市名師工作室的作用以及學校英語教師的作用。再次,實施計劃。在以后的校本研修活動中,學校要認真按照計劃開展學習、討論和實踐。最后,進行反思。一個階段后,三方對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保留好的措施,修訂不足的措施。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輪的行動研究。第二輪行動研究結束后,分析研究結果,得出研究結論,形成研究成果,并將此研究成果向其他學校加以推廣。

3三方聯動下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成效

通過研究的實施和不斷總結,研究成果得以不斷提煉,整體研究成效凸顯。第一,進一步摸清了基礎教育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和瓶頸。實際上,沒有不想成為優秀教師的老師。每位教師都有著向上的想法,但這些想法要么不明確,要么不堅定,因此不易實現或達到。平臺是基礎,目標是方向,榜樣是引領,競爭是動力,監督是壓力,指導是推動力。然而,大多數教師在專業發展中就是缺乏這些。因此,三方聯動解決了平臺問題,明晰了發展目標,工作室名師為教師樹立了榜樣,大家一起看誰在這個平臺上發展得快,同時通過比較進行監督、提醒,高校教師的理論指導助推了這種發展,讓中學教師看到了發展的空間,因而不斷進步。第二,高校逐步清晰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導形式。中學教師中有希望進修學歷的,高校可以給予教師信息指導和專業輔導;中學教師希望在職提高學習的,高校可以提供學習方法指導、課程內容輔導、專題講座、微信等的交流;中學教師需要專項提升的,如參加優質課大賽,可以幫助高校教師打磨課型、提出建議;中學教師需要提升理論的,高校可以開設專題講座、推薦教師進入高校課堂跟班學習等。第三,市名師工作室的雙重作用日益凸顯。首先,通過三方聯動,名師們看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自覺俯下身來,虛心學習,自己的專業發展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名師之名越來越名副其實;同時,逐漸具備了實踐和理論的名師們,對其他中學教師的指導也更加到位、作用更加明顯、輻射范圍更大。第四,中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最終突破了單一模式。[5]我國傳統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培訓課程,以傳授系統知識和專題知識為基本導向,常常忽視一線教師的實際需要。三方聯動下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則使得教師的個體專業發展形式豐富多樣,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升。研究以來,筆者所在學校外語組十二名教師,考取英語學科教學博士一人、在職攻讀英語碩士兩人、參加省市優質課大賽獲得省二等獎一人、市一等獎一人、學校優質課大賽參賽四人、被高校聘為碩士生導師一人、受邀為其他兄弟學校或縣市開設講座兩人,在學校組織的學生評教中全部獲得學生好評等等。最為關鍵的是,教師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改變,教師主動發展自己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4結語

高校、市名師工作室和中學三方聯動下的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探索正在進行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期望更多的同仁進行思考,一起攜起手來,共同探索出這條有利于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羅曉杰.國內外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研究述評[J].教育科學研究,2006(7).

[2]趙明仁.國際視野中教師專業發展狀況及對我國的啟示[J].教師教育研究,2015(3):5-27.

[3]王曉莉.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歷史發展[J].教育發展研究,2011(18).

[4]張俊霞.校本培訓: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J].麗水學院學報,2008,30(4):101-104.

[5]敏.基于“學習共同體”的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2).

作者:徐修安 孫起華 單位:淮北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