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計算機教育應加大創新模式探究
時間:2022-10-10 03:11:40
導語:高中計算機教育應加大創新模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領域的創新改革也有了深刻的變化,我國大部分省市和地區的教育機構都開設了不同程度的計算機課程。但是校方計算機課程沒有納入期末成績的做法,讓很多師生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缺乏興趣和動力。為了改善高中計算機課程的教育方式,文章對計算機教學方式的創新展開了探討。
隨著全球互連網技術的成熟,讓數據時代開始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計算機課程的開設也是教育界向信息化邁進的主要步驟,更是為教會學生正確使用高科技設備的基礎課程。計算機作為引導青少年使用計算機的一門基礎課程,常常會受到學校管理部門的忽視,很多高中每周僅有兩環節課,還有一部分學校以考試周為由取消了計算機課程。
1高中計算機教育現狀及問題
大部分的教師和家長都認為計算機屬于“玩”的一種,而學生應當在高中時期抓緊時間學習,將有限的時間用于備戰高考,而不是去學習與高考分數無關的科目。但是實際上,計算機課程是教育部門硬性要求高中需要開設的課程之一,也是需要高中生掌握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只因為沒有列入到高考科目就被壓榨甚至取消是不科學的。很多學校在減少計算機課程的同時,也沒有對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程度做出規劃,教師也沒有做到及時的監管和控制,讓計算機課程成為了解決其他課程壓力的一種方式。同時,很多學校雖然開設了很長時間的計算機課程,但是設備自始至終都沒有更新換代過,根本達不到新時期對學生計算機掌握程度的要求。因此,高中計算機課程不論是校方的重視程度、教師授課水平、設備更新周期以及授課內容上都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導致學生對計算機理論不感興趣也沒有時間學習的現狀。
2高中計算機教育的創新教育模式研究
2.1開設計算機奧賽
計算機奧賽是由教育部門推廣的計算機應用類型的競賽活動。該活動從1984年開始舉辦,是很多學生參加高考獲得自主加分的關鍵方式之一。教師可以根據計算機奧賽考核的形式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進行加強,計算機奧賽考試的的考核機制是采用封閉(3~4小時)使用計算機編程解題的方式,不限制學生使用的編程語言,因此產生的競賽題數量通常非常大。計算機奧賽需要學生在完成計算機程序后在經過嚴格的編程測試,因此會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計算機奧賽不僅要求學生的編程能力,同時需要編好的計算機程序能夠穩定運行,而且學生還要讓設計好的程序在各種不同邊界條件以及各式各樣環境之下通過官方設置的信息化測試數據。這樣嚴格的數據測試方式,對于培養同學生的分析和解決計算機學習中遇到問題的能力都很有幫助。
2.2開設計算機創客
創客(Mak-er)的概念則是以創新作為核心的行動理念,以客戶或者程序購買者的意愿為主要的中心思想,用個人的設計方案以及設計出的制造形態為基本的展示內容。從創客課程開設的目的來說,參與到教學實驗課題中的的學生即為“創客”。教師可以針對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信息技術和教學方式的結合,使用Scratch創客編程工具開展對學生的計算機授課活動。以跑步游戲的設計為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列舉出跑步比賽游戲的整個流程,如裁判發令、運動員起跑、運動員沖刺、重點碰線、停止跑步等等,幫助學生展開對游戲程序的分析,并且同時滲透一些基本的編程算法知識。Scratch創客編程工具是一種營造情景教學的計算機課程應用方式,學生在生活中的真實情況下更能運用自身的經驗和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參與計算機教學實踐任務的達成率。
2.3開設科技創新大賽課程
我國舉辦的科技型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截至目前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又稱為創新大賽,一般是由比賽活動和展示活動兩個系列,比賽活動中對學生能力肯定的項目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環節,教師可以根據理解比賽的獲獎情況切實學生提高動手和動腦的能力。計算機任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科技創新大賽等額比賽中,協助學生確定比賽中的研究課題和任務,實現學生競賽小組的獨立思考過程。學生在競賽時的心態也是影響比賽結果的重要因素,每個參賽團隊的心理素質都會形成不同的隊風和大局方向,因此需要教師在競賽規定允許的范圍內幫助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提倡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提高計算機使用的技巧,并且培養學生冷靜思考的心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計算機教育的創新和改革需要教師從加強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做起,同時將計算機活動的科技性加以提高,為計算機課程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宇雄.談高中計算機教育課程的現狀和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02:33+14
[2]付正干.普通高中計算機教育教學創新探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02:105-106
[3]李義忠.信息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中計算機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5,35:28
作者:陳健 單位:重慶市第一中學校
- 上一篇: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體系探究
- 下一篇:高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