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身操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6 01:16:00

導語:親子健身操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親子健身操教育論文

每天和寶寶一起做親子操既能直接培養寶寶的動作技能,還能開發寶寶大腦并促進身體諧調發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建立親子感情。

就像我們小時候做廣播體操一樣,親子健身操也需要有正確的動作技巧和方法,也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這樣寶寶才能在鍛煉中健康成長,父母自己也會在不經意間鍛煉出苗條的身材。

一、做親子操的10個健身法則

1、增進親子關系的大好時機

親子健身操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寶貝的動作技能得到鍛煉,而且是增進親子關系的大好時機。在做操的同時,和寶寶聊聊天,和顏悅色地問問他:“寶寶舒服嗎?”“寶寶真乖。”即使給幾個月的小寶寶做體操時,也和他說說笑笑,雖然看起來寶寶還不理解父母的話,但是他會看到父母的表情,懂得父母傳遞給他的情緒,這種情緒也會感染他,他就會有回應,笑著享受著。

2、鍛煉必須持之以恒

有的父母,春暖花開的時候把寶寶抱出去曬曬太陽,冬天就不再去鍛煉了;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和寶寶做做操,有煩心事時就不做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做不但起不到一點效果,而且會把原來鍛煉的收獲也丟掉的。寶寶對某些動作的條件反射是要經過反復練習才能達到的,如果不堅持經常鍛煉,不反復練習,已經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也會消退,所以只有持之以恒才不會前功盡棄。

3、做親子健身操需要循序漸進

做親子健身操需要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來做,這樣才不會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隨著寶寶不斷地長大,每項活動的量可以逐漸加大,但不能操之過急,因為寶寶的肌肉柔嫩,耐力差,心臟負荷小,所以帶寶寶做操時,強度不宜太大。只要看到寶寶有些微汗,面部微紅,不氣喘,就說明活動量較為合適。否則活動量過度了,對寶寶的身體有害無益。

4、做親子操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動作姿勢

在做操過程當中,學習各種動作一定要姿勢正確,每個動作達到一定部位。父母可以按照圖示和文字的要求,一板一眼地做。如兩臂側平舉時就要胳臂伸直舉平;雙腳跳時就要用力蹬地跳起,落地時要輕。每個動作做得正確、有力,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此外,父母還應注意給寶寶養成好的動作習慣。如坐立要端正,不左右歪斜,不曲腰不駝背。身體姿勢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寶寶骨骼的生長發育,所以父母們得仔細研究動作呦。

5、做操過程中應鼓勵寶寶的創造性動作

大一些的寶寶做會了一些動作,就會不滿足于這些動作,自己創造幾個小動作,父母這時要因勢利導,怎樣做才會更好,讓寶寶在安全的范圍內體會到自己“編操”的樂趣。寶寶就會對運動更感興趣。

6、做操前的準備工作

做親子健身操前,父母應把手洗干凈,指甲不宜過長,摘掉手表或者首飾,以免劃傷寶寶的皮膚。

7、做健身操的最佳時間

做親子健身操最好在哺乳后(飯后)和睡覺前的游戲時間,這時寶寶情緒好,吃的食物又消化了一段時間。切忌哺乳后(飯后)立即做操。

8、動作的程度

做親子健身操時父母的動作要輕柔、緩慢,不能用力過度牽拉。做操前撫摸寶寶全身,使他全身放松。如果有條件,放一些輕松而優美的音樂更好。

9、“運動服”的配備

寶寶的“運動服”應輕便、寬松,做起操來舒適自如。

10、不開心時不宜進行鍛煉

寶寶情緒低落或哭時不宜立即做操,因為寶寶不開心時,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更何況這時寶寶也會拒絕進行健身運動。

二、推薦三種水中親子操

炎炎夏日,帶寶寶去游泳既能起到防暑降溫的作用,又能鍛煉身體,可謂一舉兩得。而在水中嬉戲前的時間,順便做做簡單的水中體操,不僅增進感情,對身體筋骨也有不少好處!

在水中做親子體操,借助水的阻力,能夠訓練父母與孩子軀干左右側的穩定度、下肢內外側以及肩部的肌力,還有寶寶手腳的協調性。這些動作同時也可以消除大腿內側贅肉,緊實小腿肌。而水有浮力,可以支撐身體,不易造成運動傷害。不必太多花俏的步驟,就可以達到訓練肢體穩定、消除贅肉、親子同樂的效果。

裝備:

親子操部分動作為了增加阻力效果,建議每個人左右手各拿一個空塑料瓶,父母親適合大一點的,寶寶則用小一點的。

1、螃蟹走路

1)父母與寶寶面對面、手牽手,在父母帶領下,兩人于游泳池中橫向跨步走。行進間,父母可以用口令‘跨、并、跨、并’吸引孩子注意力。

2)跨步時兩手向左右展開,并步時將兩手放下。由游泳池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走到底時不需要調整方向,同樣位置往回走,來回2趟后休息即可。

2、蜻蜓點水

1)父母與小孩面對面,手拿寶特瓶,兩人先將兩手伸直向前。

2)保持身體正直,手臂伸直,將寶特瓶向池底壓,在45度角停5秒。然后慢慢將肩部肌肉放松,讓寶特瓶恢復原位。重復5次循環。

3、金雞獨立

1)父母與寶寶肩并肩,在游泳池中站好,兩手臂向前伸直,做為平衡身體之用。

2)兩人先將外側的腿向前抬起,在水中執行這個動作的時候,父母親要留心孩子是否會突然失去中心而站不穩,站穩后停留5秒。

3)收腿,換兩人內側的腿向前抬起,站穩后停留5秒。

4)兩人外側的腿向外擺30度,站穩后停留5秒。

5)親子一起轉身,同樣將兩人外側的腿向外擺30度,站穩后停留5秒,總共5次循環。

貼心提示:

兒童池的深度約為70公分到90公分,為了配合寶寶,父母親可以采取蹲姿,指導寶寶動作。不管在成人池或兒童池,在進行手部的體操動作時,都務必要將手臂、手肘置于水面或水下,如此才能達到游泳親子操的效果,否則與陸上體操無異。

專家建議:

游泳是種不錯的有氧運動,水中體操也是最常使用的物理治療之一。藉由水的浮力,減輕關節與肌肉的負荷,又可以加強肌力、耐力、增加組織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