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繼續教育論文

時間:2022-03-16 02:56:12

導語:高等院校繼續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院校繼續教育論文

一、五個主體

1.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在繼續教育系統中處于重要位置,其為繼續教育提供最主要的平臺,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對繼續教育的影響往往也要通過高等院校才能實現,受教育者也只有通過高等院校才能參與到繼續教育中來。由于我國的高等院校絕大多數是公立院校,這決定了政府對高等院校具有較大的影響。高等院校進行繼續教育不單單是為了創收,也是其作為事業單位的一項責任。建國以來,我國的高等院校繼續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近25年來,全國累計有4870萬人、1.8億人次參加了自學考試,共培養本、專科畢業生730余萬人,獲得非學歷證書的學員更是多達2900萬。但高等院校繼續教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為了創收,片面追求數量而忽略了質量;課程設計較為落后,強調理論,忽視實踐;學員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較小;對繼續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繼續教育的地位遠遠低于普通教育。

2.政府部門

政府是繼續教育系統的另一個重要要素,我國的高校多為公立學校,這使得我國進行繼續教育與西方相比有更多的行政指令色彩。西方國家的私立院校進行繼續教育是為了創造更多的營收,受教育者和私立高校之間更多地是通過市場進行調節。私立高校根據自己的成本收益分析決定招收多少學員,開設多少課程,而學員則權衡自己參與繼續教育投入產出之大小,以決定是否參與繼續教育。當然,私立學校并不僅僅考慮單純的經濟收益,還有品牌收益等。西方的公立學校與我國的高校相比也有相當自主性,因而,他們參與繼續教育更多的是一種自發的主動的行為。西方國家為了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也以立法的形式規定了高校進行繼續教育的責任與義務。西方國家之政府對繼續教育的影響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學校,而是通過立法和提供資金支持來引導本國繼續教育的發展。相比之下,我國政府對繼續教育的直接管理則比較頻繁。我國的各級繼續教育協會受到同級人事部門和民政部門的管理,高校行政化現象嚴重,使得高校進行繼續教育的自主性較低。同時,我國的國有企業一向是繼續教育的重要客戶,他們也受政府的直接管理,自主性較弱,政府通常會充當中介的角色,這便形成了學生不能選擇教師、教師也不能選擇學生的局面。

3.企業

企業與學員一樣是進行繼續教育的直接受益人,員工進行繼續教育可以提高其知識技能,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推動產品創新,從而為企業和股東創造更大價值,因而,企業也應重視對員工的繼續教育。

4.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依其性質的不同對繼續教育的影響也有所不同,會計師、律師和醫師等專業性較強、組織較為嚴密的行業組織對學員的繼續教育有很大的影響。有些行業協會甚至明確規定學員每年必須參加繼續教育與培訓的課時數,若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則可能失去會員資格。鑒于學院的業務水平直接關系到行業的公信力和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所以這些行業協會對繼續教育的影響較大。有些繼續教育機構自身還組織繼續教育,以確保會員能夠完成繼續教育的課時與質量。而更多的行業則是充當繼續教育中介的角色,他們一般負責為接受繼續教育者介紹繼續教育機構。

5.受教育者

繼續教育是社會人的教育,因而要求繼續教育應該以人為本,重視學員。所以,學員才是繼續教育的核心。要想進行成功的繼續教育,必須給予學員參加繼續教育之權利,即:是開放的繼續教育而非封閉的繼續教育;是大多數人的繼續教育而非小眾的繼續教育;是多種學科的繼續教育而非只有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學員尤其是低收入學員參加繼續教育的費用不應該由其獨立負擔,而應當由多方共同負擔。學員有自由選擇所學課程之權利,但也應當盡到相應的責任,以確保繼續教育的質量。

二、四項結合

1.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與興趣愛好的培養相結合

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誕生之目的,就是提高勞動者之技能,使其更好地為社會和企業服務。繼續教育既可以是學歷教育也可以是非學歷教育,既可以是管理能力的培訓也可以是專業技能的培養,既可以是最新理論之推廣也可以是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民眾需求層次的日益提高,學員對知識與興趣的滿足也變得日益重要,這便要求高等院校在加強技能教育的同時也要開設相關的課程,以滿足大眾對于知識和興趣的需求。如果說前者是經濟的需求,后者則是文化的需求,與經濟的需求相比,文化的需求同等重要。

2.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

與學歷教育相比,非學歷教育具有教學對象更加包容和教學手段更加靈活的優勢。我國對非學歷教育的認同和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非學歷教育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我國的高等院校更是將為數不多的繼續教育資源集中到學歷教育上來,這就使得分配給非學歷教育的資源極為有限。西方國家既重視學歷教育也重視非學歷教育,且二者之間可以通過學分互認制度相互轉化。就目前而言,繼續教育中的學歷教育發展較早也更為成熟,隨著社會的發展對非學歷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大,催生了非學歷教育的快速發展。因此,應當注重提升民眾對高等非學歷教育的認識,使民眾認識到接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和技能而非學歷,真正促進非學歷教育的發展。

3.繼續教育與普通教育相結合

應當促進繼續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的相互交流,因為繼續教育的學員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實踐技巧,與他們的廣泛交往將有利于普通教育學生的更好發展。同時,普通教育學生年齡較輕,接受的新理念更多一些,與他們交流將有利于繼續教育學員緊跟時代步伐,發現新的機遇。再者,與普通教育共享教育資源,有利于改善目前繼續教育師資、圖書和實驗儀器等短缺的現狀。

4.數量與質量相結合

繼續教育是大眾的教育,是開放的教育,因而它需要降低門檻,使最廣大的社會民眾參與進來,以促進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應通過宣傳提高人們進行繼續教育的意識,允許更多的民眾參與到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中來。這其中最值得關注的群體是下崗職工、農民、青年待業者和離退休人員。社區學院和企業大學是有效的繼續教育形式,但在我國卻很少有相關的嘗試。應鼓勵建立社區學院、企業大學和老年大學,使民眾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學習。我國高等教育的落后使得對繼續教育的需求更為迫切。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不論是農民還是工人的學歷都明顯較低,高級技工占工人的比例也與西方國家存在巨大差距。因而,高校在滿足普通教育需求的同時也需要將相當的精力投入到繼續教育之中。大眾的教育必然要追求學員的數量,但同時也不應忽視教育的質量。在我國學歷繼續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過分追求數量、將繼續教育作為學校創收的現象,害怕嚴格要求會失去主要的客戶,放松教學質量管理,嚴重影響了學歷繼續教育的聲譽。這要求我們要注重對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質量進行監控,力求在營收和質量之間尋找平衡點。

三、三大難題

1.經費分攤問題

政府為繼續教育提供資金支持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政府直接撥款。過去十年里德國對繼續教育的撥款增加了10%,這一增速甚至超過了其對普通教育的投入;二是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鼓勵企業組織雇員進行繼續教育;三是企業為員工參加繼續教育提供資金支持。

2.質量監控問題

政府對繼續教育的質量控制主要是通過立法對進行繼續教育的高等院校的資質提出要求,同時還通過統招等形式標準化繼續教育尤其是學歷教育的質量。高校應該建立完善的繼續教育評價體系,首先是對教師的考核,要求學員對教師進行考核,以便教師能夠盡職盡責。其次,對于學員的成績考核也應當嚴格,且需要學校的教學監管機構不定期進行復核。

3.教育資源短缺問題

為改善繼續教育資源稀缺的狀況,需要幾個主體共同努力:一是政府通過立法的形式將繼續教育提升至與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消除對繼續教育的歧視,提高人們對繼續教育的重視程度;二是為繼續教育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三是高等院校應該重視繼續教育的質量,而非將其僅僅作為營收的手段,推動繼續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資源共享;四是各高等院校之間,高等院校與行業協會和企業之間需要共享繼續教育資源,使其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應。

四、兩種引導

政府對繼續教育的管理應當以立法制定規則和予以資金支持為主,以直接干預繼續教育為輔,改變目前對繼續教育干涉較多的現狀。尤其應將成人考試、繼續教育學歷授予等權力下放到高等院校。同時,政府不應當充當繼續教育中介的角色,而應讓市場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自由調節繼續教育的供需。繼續教育作為一個教育產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這個特殊性決定了市場不能完全對其進行調節。因為繼續教育的費用并非完全由買家負責,這便要求政府在教育機構資格認證等方面發揮自身職能,防止單純由市場調節所帶來的無序性和低效率。

五、一個系統

高等院校的繼續教育其實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包括五個要素:高等院校、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和受教育者個人。五個元素中受教育者為核心,高等院校為其提供接受繼續教育的平臺,同時對繼續教育進行第一環節的質量控制。企業為受教育者提供部分教育費用,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也會使其受益,企業也需要將學員的學習成果及時地反饋給高校,以利于高校及時改進。行業協會有必要對一些受教育者接受繼續教育的質量進行監督,同時充當繼續教育的中介,與高校和企業共享資源。政府通過立法確立受教育者接受繼續教育的權力和義務,并為其支付部分費用。政府同時要對高校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供需進行相應的調控,對有關的收費進行相應的監管,對繼續教育學位的授予進行相應的監督??傊鳛橐粋€系統,繼續教育主要包括了五個元素,這五個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使這個系統能夠順暢地運轉。解決繼續教育問題要從五個主體入手,改善五個主體的內部運行環境。同時,從五個主體之間的聯系入手,改變傳統的低效的手段而選擇高效的手段,加強各個元素之間的資源共享,從而優化系統的結構,使其能夠更為高效地運轉。要統籌好系統內部各個要素各種聯系之間的關系,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視一般矛盾,使系統的各個元素各種聯系相平衡,即繼續教育各個目標之間相平衡。

作者:孫曉霞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