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繼續教育發展問題和對策

時間:2022-11-29 08:18:49

導語:高校繼續教育發展問題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繼續教育發展問題和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變得越發快速,人們在學校學習到的只是職業生涯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夠獲得。基于這種情況下,高校繼續教育逐漸成為了從業者們學習知識和提高素質的重要場所,尤其是在產業轉移和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高校繼續教育的責任也變得尤為艱巨,不僅需要為人們提供職業的導向,還需要提供一些非職業的導向,如一些能夠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精神需求的教育內容。因此高校只有不斷發展和創新,才能面對不斷變化的機遇和多元化的需求。

一、高校繼續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夠完善體制是一個國家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等組織的重要制度,高校繼續教育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體制的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決策層、管理層和實施層責任不夠明確等方面。目前的管理辦法和決策在制定時并沒有聯系實際,使得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無法廣泛地推廣出去,管理的作用也就無法體現,加上有時候人為主觀意志的影響,使得繼續教育缺乏一定的規范性和約束性,職責不清和管理脫節等問題都使得繼續教育無法順利的進行。雖然目前中國很多的高校都設立了繼續教育學校,肩負著全校的繼續教育工作,然而由于經濟利益的影響,使得部分繼續教育學院和實施部門間有著諸多的矛盾,甚至有部分部門雖然是以學校的名義辦班,但是卻沒有受到學校的管理和約束,使得教學質量沒有保障,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聲譽。2、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只有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繼續教育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然而部分高校卻并沒有深入調查和研究社會實際情況,更不用說掌握社會和企業的需求變化,在辦班時缺乏實際性。加上繼續教育市場中高校基本處于壟斷局面,使得高校存在著一定的安逸思想,缺乏了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運行機制較為僵硬。繼續教育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就必須具備管理能力較強的人才隊伍,然而目前的高校中,熟悉市場運作又具有專業知識技能的人員較為匱乏,師資力量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地提升。3、思想認識方面不足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人才的培養不僅有學歷教育也有非學歷教育,然而目前中國的教育還普遍存在著重視學歷教育而忽視了非學歷教育的現象。尤其是部分高校的領導,將學歷教育列為學校發展的重要任務,把繼續教育當成了一種副業,只是一種能夠消耗學校剩余資源的額外創收途徑而已。正是因為這種偏差的認識,使得部分高校并不重視繼續教育,相關工作方面也就做得并不到位。最初,繼續教育學院的辦學思路主要遵守這“兩不、三為主”的方針,即不能影響學校聲譽、不能擠占學校生源,要以學校的在職人員、培養非學歷學生和遠程的方式為主,而這種教育方針直至今日還有著巨大的影響,使得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只重視傳統教育而忽視了繼續教育。4、與社會的聯系不夠。繼續教育不僅適應范圍廣、方法和方式較為靈活,還有著極強的專業性和個性化,因此在充分面向社會和求學對象,并在社會各界和企業的支持下,才能夠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而其中企業是繼續教育的主體,也是推進繼續教育進步的重要設計者和承擔者。而近年來,雖然普通高校廣泛實行了開門辦學的策略,其中也包括了繼續教育等類別的培訓,和社會各界的聯系也更加密切,然而從整體情況來看,雙方合作力度并不夠,學校在吸引社會參與到繼續教育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和辦法,使得大量的合作較為形式化。在這種情況下,不是企業選派人員到高校進行培訓就是高校為企業制定培訓方案,說是合作,更像是一種“委托”,并沒有達到深層次的合作和溝通。

二、高校繼續教育發展的創新對策

1、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繼續教育的管理,引進項目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因此可以將繼續教育的項目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細化管理,即開發管理、過程管理和評估管理,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動態鏈接,從而做到相互間的補充和優化。開發管理主要由責任部門所管理,具體的實施則由培訓項目的承辦者來進行,主要是相關的專業院系,在進行充分的調查后,了解受眾對于繼續教育的看法,從而確定項目的可執行性以及執行對象,為后續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過程管理主要由職能部門中的專職人員負責,承擔著部門項目審批表的填寫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并且確保制度貫徹到實施的全過程。評估管理則需要收集和存檔相關的資料和數據,然后進行跟蹤監測和指標方面的評估合格評比,具體實施需要依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從而不斷優化管理模式。2、創新市場開發。繼續教育只有充分聯系社會的需求和熱點,并且以自身的優勢為基礎,與社會各界的需求相結合,形成統一發展的形式,才能夠保持繼續教育的活力和生機。一方面,高校繼續教育必須做好市場預測,對于現有的項目和服務情況進行分析,然后預測出未來的發展狀況,從而準確地估計出所面臨的風險,并做好規避準備;另一方面,還應當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依據市場的需求,將消費群體進行細化,具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尤其是對于消費者的分析,能有效確定培訓對象的需求、愛好、觀念和特征,從而設計出適應市場發展的繼續教育培訓項目。3、創新發展形式。高校繼續教育應當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具有普遍性和特色化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在實現差別化培訓的模式、滿足不同人員需求的基礎上,提高學習者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發展。如一方面可以實施自主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習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繼續教育可以使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即網絡學習的方式,充分利用網絡學習教育的課件和資源,建立起網絡教育平臺,為學習者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優質服務。4、創新合作方式。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在高校教育中極為盛行,主要是指以市場和社會的需求為基礎,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方式,而合作模式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校企合作的成敗,是聯系校企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合作形式方面需要由初級的合作層次逐漸轉變為高級的合作層次,這種創新的合作方式是賦予校企合作新活力的重要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出具備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人才,還能夠實現校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

總而言之,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需要以《教育規劃綱要》為標準,不斷創新發展,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這需要高校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加大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發展,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從而構建起終身學習的體系,并加大對于學分制度的探索,加強開放性的辦學模式,使用聯合辦學的方式達成合作共贏的目標,將繼續教育創辦的更加美好。

作者:何光凝 單位:河北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麗瑩.MOOC視域下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發展改革的探討[J].繼續教育,2015(3)38-39.

[2]王崇杰,謝曉樂.淺議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發展之道[J].科教文匯,2015(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