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型人才培養

時間:2022-08-28 09:20:54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型人才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型人才培養

1高校新型人才培養思想政治教育

1.1創新型人才及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含義

創新型人才是指具備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同時能合理運用創新能力,在一定工作崗位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取得創新成果,而且能夠將其成果應用于社會的人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創新人才是以會做人、會做事、會學習、會共處為四大支柱的,具備知識素質、能力素質、道德素質等綜合素質,具有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競爭能力、合作能力及抗挫折能力的新型人才。由此可見,創新人才不僅是具備一定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更是不斷取得創新成果,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加強創新人才的教育培養是重中之重,而高校教育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創新型人才培養由創業教育主導,創新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高層次的綜合素質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從教育的層次劃分,高等教育的職能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既要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更要重視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與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群體或組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受教育對象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積極影響,使之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有一定思想品質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等學校這類特殊的社會組織中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任務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基本理論,在社會實踐中,學會利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去認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學生培養成為“有道德的人”和“高尚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健全的人格是創新人才的核心要素。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創新型人才起促進作用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起促進作用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提供精神動力。創新是對現有事物的辯證否定,是對原有事物的一種繼承和發展,創新精神不是隨性的,是一種積極上進、勇于爭取的開拓精神。只有具備這種精神,才能激發創新熱情,開展創新活動,保證創新行為成功地轉換為有價值的創新成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蘊含的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正是創新教育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有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所樹立的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培養大學生百折不撓、拼搏進取的創新精神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為提高大學生創新精神的自覺性提供動力。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過程是促使大學生把外在的社會需求轉換為自身內在的需要,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需要的人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大學生自覺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和發展中去。而個體的創新不是被動的,是完全自覺的行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讓這種創新型人才的自覺性發揮至最大化,讓這種自覺轉換為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實踐。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增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的自覺性,進一步促進大學生自身由理論學習向實踐操作轉化。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創新能力就是面對人類社會能夠積極主動地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東西的能力。創新能力每一個正常人都擁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恰當的時機把創新能力發揮出來。要想讓每個人的創新能力發揮出來,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人的過程中使人的創新能力由“隱性”到“顯性”。而這種促進是通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熱情,通過強化學習動力這種途徑完成,從而促進受教育對象掌握新知識,并學會主動獲取知識,為創新、創造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此基礎上也激發大學生的創新熱情,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3探索有利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3.1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營造自由創新的學術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和書面應試能力,而忽視對學生創新精神的激勵,并沒有建立起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和自我成才的實踐教學的激勵機制。教師在教學中不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創新能力也無從發揮;課程設置上,有些內容研究性、前沿性和實用性不足,學生知識面狹窄,學習興趣和運用能力不足,成為學生發揮創造性的障礙。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放在首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理性質疑、科學想象、主動探求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自由創新的學術氛圍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首先,創設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給學生發表自己觀點和看法的空間,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成為教育的主體。這就需要教育方式上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引導學生不斷地探索未知知識和世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具有開放性和創新型的活動為依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營造自由民主的人文氛圍和學術氛圍,通過傳統的媒介和現有的網絡媒介,以科學的教育理念,民主的教育管理方式,向學生傳達積極向上、自由民主的氛圍。

3.2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核心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是通過教師來完成的,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核心。只有擁有高素質、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首先,作為教師,要具有社會責任感,要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己任,在工作中要踐行《教育規劃綱要》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其次,教師本人要增強自我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研究素養,把握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在理論教學和科學研究中,堅持求真務實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并把此精神傳達給學生,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再次,教師隊伍合理的人才結構也利于提升高校教師的整體素質。

3.3搭建創新實踐平臺培養創新型人才

創新意識需要通過實踐轉變為創新能力,創新能力需要通過實踐轉為創新成果,思想政治教育要搭建創新實踐平臺。首先,搭建師生互助創新實踐平臺。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本身擁有研究課題和項目,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項目,鼓勵學生參與進來,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激發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其次,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的作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鼓勵學生關注與創造、創新有關的事物,培養學生積極發現及尋找原有事物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并提出解決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與其他學科共同承擔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根據不同專業共同搭建專業性創新實踐平臺。依靠學科競賽、專利大賽及創新大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

思想政治教育評價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為依據,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進行有效的評價及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進行衡量、分析及比較,并給出價值判斷的完整過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培養納入人才培訓方案后,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工作目標的重點。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體系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完善?;疽笫牵涸谠u價指標體系的內容上,不僅要對活動最終結果進行考評,也要對活動過程進行考評,對學生參與創新活動的態度、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以及所表現出的優良的品質都要給予積極評價;在考評方法上,要避免簡單的量化考評,以創新實踐為重點,實行多方式、多角度相結合的動態考評;在考評主體上,要將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使評估成為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形成的重要要素。

作者:印志媛 單位:河海大學文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