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厭學原因應對措施論文

時間:2022-09-15 05:14:00

導語:學生厭學原因應對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厭學原因應對措施論文

【摘要】學生厭學是教師常見的問題,為此我們分析了其厭學的因素,并相應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如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等。排除學生厭學是一項長期、艱苦、復雜的工作,需要學校、社會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關鍵詞】厭學;原因;對策

初中學生正是渴望學習新知識、對一切充滿了好奇的年齡,只要認真學習,就能獲得無窮的樂趣,在學習中可以攻克難題、獲得真理,從而體驗到滿足和喜悅。但初中學生中卻有少數學生表現出厭學情緒,這一問題時刻困擾著學校領導、老師和家長。筆者根據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分析了學生厭學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學生厭學的種種表現

初中學生厭學心理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缺乏學習動因,興趣不高。

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對學習感到乏味,學習被動。對學習任務只是窮于應付,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一種活受罪。在動機上表現為直接動機,只求初中能畢業,或只考技校、職高,早日參加工作,缺乏有作為、有理想而刻苦學習的長遠動機。

2.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沒有信心。

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而產生自卑感,加上外界壓力,如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同學們的恥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一談起學習就心煩意亂、苦悶、焦躁、頭痛,一進教室就情緒低落。

3.胸無大志,只顧眼前利益。

個別學生由于家庭的負面影響,使他們只貪圖眼前實惠,需要層次低。他們錯誤的認為只要有錢就有一切,有了錢就吃、穿、玩,對于如何發展自己,完善自己考慮很少。

4.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依賴性過強。

個別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優越,從小嬌生慣養,有過強的依賴心理,學習上不愿獨立思考,依賴老師,一旦失去輔導成績一落千丈,一遇到難題,就叫苦不迭,整天沒精打采灰心喪氣,意志消沉,悲觀失望。

二、學生厭學的原因分析

學生為什么會厭學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1.學生本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導致厭學心理產生的內在原因。

厭學學生中一部分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其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理解力、創造能力都很一般,反應遲鈍,記憶速度慢,對待問題不能舉一反三。特別是從小學升入初中后,學科門類增多,學習內容加深,學習適應不良的現象尤為突出,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則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如興趣、動機、意志等方面的原因。

2.不良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產生的負面影響是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外在原因。

(1)過重的學習負擔是產生厭學心里的重要原因。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只重視孩子的分數,而不顧孩子實際智力水平和心理特點,仿照體育訓練中大運動量的做法,讓孩子彈鋼琴、練書法、畫畫、上外語、數學輔導班,做大量課外題,搞得孩子身心整天處于疲勞狀態,久而久之把本來饒有興趣的學習視為不堪忍受的苦事,遂產生對學習的厭煩甚至恐懼的心理。

(2)家庭教育滯后是學生產生厭學的主要原因。家長每天上班忙于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務,很少抽空過問并輔導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有的對學生嬌生慣養,讓他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依賴生活,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難繞道走,失去依賴就寸步難行。

(3)課堂效率不高是產生厭學的又一因素。有的教師教學方法呆板,課堂效率低下,上課滿堂灌,課后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外作業,使學生無暇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學習自己喜歡的知識,從而出現厭學心理。

三、解決學生厭學的對策

學生的厭學心理產生是內外共同作用的結果,必須依靠學校、學生、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來糾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公務員之家

1.為學生提供成功的舞臺,增強前進的動力。

信心是前進的源泉。在學習上,氣可鼓而不可泄,要注重賞識教育。厭學者的顯著特點是喪失了信心,若老師適當地降低學習要求,創設情境,讓學生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幫助其克服自卑,定能糾正厭學情緒。

2.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一旦被激發,學習就會對某些對象給予優先的注意,去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老師要有意識地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樹立學生遠大理想。將學習目的教育與理想教育相結合,可通過召開故事會介紹一些名人奮發讀書的故事,召開“美好的愿望”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自覺刻苦學習。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看到知識的價值。如開展智力競賽、演講比賽,組織學科興趣小組,組織學生參與一些生活實踐活動,調整學生價值取向,熱愛科學知識。

3.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熱愛學生,關心學生。

中學教師要摒棄過去單調死板、照本宣科、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應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因此,老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科學的教育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語言準確、生動、簡潔、形象、幽默,學生的大腦皮層就會興奮起來,注意力集中。老師還要經常使用幻燈、投影、實驗、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適當減少筆記和作業負擔,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在教學中還要善于發現厭學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如學生偶爾答出一道題,提出一種見解,老師都應有意識的表揚,使他們看到希望,樹立自信心。

4.學校、家庭、社會聯合起來,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幫助學生糾正厭學心理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作為學校來講,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導孩子學習,如何指導孩子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承受挫折,培養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傳優秀家長的身教言傳經驗,宣傳一味溺愛、打罵、體罰、放縱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導家長與學校配合,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