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措施論文

時間:2022-09-15 05:50:00

導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措施論文

摘要: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兩者之間怎樣互相協調,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最佳效果。

關鍵詞:課堂教學方法

引言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一環,如何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較大的作用,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關鍵。筆者就此略談管見。

一、充分發揮雙向效應

教學是雙邊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協調組合的雙向效應。首先要動之以情。前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說過:“教師既是學生年長的同志,同時也是他們的導師,無論是對集體或者對每一個個別的學生,都時刻不要放松自己肩負的指導責任”。這句話既說明了教師的責任,又強調了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天生的緣份,其友誼是重要的情感源泉。在課堂上教師不可師道尊嚴、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而要把學生當成朋友、戰友、看作自已的兄弟姐妹,乃至兒女,學生就能對教師產生親切感、敬慕感、信任感,便可自覺地投身課堂,積極參與,相互協作。其次是要精講總結。教師要善于精講總結,充分發揮雙向效應,以提高教學效果。而精講總結,又要通過語言,輔以手勢、情感、板書、掛圖、課件等方面來完成。在講解總結時,應力求語言精練、優美、健康,不能拖泥帶水、低級乏味;語言要宏亮、有節奏感,緩急適度,重點突出,用詞確切,符合邏輯;舉例要鮮明生動、有實際性、教育性,啟發性與科學性。這樣課堂教學影響力就大,號召力就強,效果就良好。

二、管教管學、認真負責

教師是“人論靈魂的工程師”,他本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兩項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自然要做到管教管學,如果一個教師在上課時只顧自己講,對于學生聽不聽、效果如何、做不做作業不聞不問,如此做法怎能取得好的效果?這只能說明該教師教學無方和不負責任;其反映出來的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學生為什么不愿聽課甚至違犯課堂紀律,不能僅看到自己的對立面”——學生的問題,應該考慮到是否自身教材掌握不夠,鉆研不深,認識不足或對基本屬性與概念的定性闡述不全面,定義含糊不清,造成教學失度。所以教師既要重視教的藝術,又要注意傳授學的方法,管教管學,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三、更新教法,傳授學法

教學中要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影響,教師首先要在“教”字上要更新觀念,認識到教師不僅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將學過的內容綜合融合貫通,進而明確“教”與“學”的主次關系,以“教”為主導,以“學”為主體,徹底摒棄課堂“注入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做到既教知識,又教方法,即“授以漁”而“不授之一魚”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領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因為方法也是一種知識,是全部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達爾文所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將會使課堂教學產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公務員之家

四、理解鞏固,學以致用

授課時先提出問題,聯系臨床實際,講問配合,通過提問可以了解學生對授課內容的領會程度,這樣既能使教師對所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進而有的放矢,又能使學生拓寬思路,加深理解。如講“心臟”一章內容,就可以提問,大家都聽說臨床有哪些心臟病,問題出在心臟哪些部位,發病的機理是什么?假如你是醫生你會采取哪些措施。這些問題學生肯經無法完整回答,因此就把學生帶入了思考問題的境地,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又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學以致用。

五、回顧總結,不斷提高

教師授完課后,把授課過程中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逐一回顧,重點記錄,包括教學中未能有效涉及的問題和同學們提出的疑點與難點,以便以后參考和改進。這樣就會消除被動和學生的厭學心理。同時做到每個章節層層相聯,環環相扣,因勢利導,就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要堅持以啟發性為原則,輔以“講授法”、“討論法”、“自學提問法”等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不斷把學生由山重水復引向柳暗花明。

總之,教與學奧妙無窮,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兢兢業業,樂于奉獻,敢于創新,不斷學習,就能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施展才華,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