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怎樣塑造學生的創新精神
時間:2022-03-09 03:43:00
導語:小議怎樣塑造學生的創新精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的數學教育觀,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更注重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又特別把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放在首位,把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精神作為教學的全過程;把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最終目的。
一、營造氛圍,為探究奠基
課堂氣氛是課堂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認知活動構成的精神或景象。教師飽滿的精神狀態,睿智的思維,淵博的學識,民主博愛的態度都會使學生沉浸在一種恬靜與活躍、熱情與凝重、輕松與嚴謹相統一的課堂氣氛中。為此數學老師要真正鉆入學生的心靈中去認識和理解其需要、興趣、愛好、個性差異等等。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特長和力量,對犯錯或存在某些缺陷的學生予以真誠同情,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適時改變教育教學方式。
二、精心設問,激發探究欲望
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覺運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認識規律,精心設疑、有的放矢,去探索數學未知領域,激發學生強烈好奇心和探究心。我在上初二《實數》這一章時在黑板上特意寫一個21345819576423452的數,讓學生們思考:誰能在10秒內判定它能否被3整除?有哪些方案?
方案一:2134…452÷3
方案二:(2+1+3+4+…+4+5+2)÷3
結果方案一、二均超時,我又問:怎樣做才省時呢?
教室里開始沸騰了,但過了幾分鐘,大家仍是一臉茫然,我又問,能不能對方案二進行簡化呢?大家又陷入了沉思,又過了大約5分鐘,有一位同學站起來,自豪地公布了他的發現,2134581…452這個數,從左往右看,最高位的“2”與相鄰“1”相加是3,恰好是3的倍數,于是抹掉“21”,“3”本身是3的倍數就直接抹去繼續像這樣湊成3的倍數就抹去最后只剩下2(2134581…452…→4581…452→2)于是判定此數不能被3整除。在以上的探究活動中我精心地設計了幾個遞進式和啟發性強的問題,調動了學生探究熱情,并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學習是一個主動形成和發展的認識結構過程。這個過程是對新知識加以選擇、轉換、儲存和應用的過程。
三、注重合作,提高探究效率
合作探究就是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進行的探究學習,數學中的探索精神是科學精神中一分子。探索精神除了強調懷疑的、批判的和創新的精神外,另一種更重要的精神,那就是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意識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博愛的平臺上的。在這個群體合作過程中,要求學生暢所欲言,盡情充分表達他們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形成的見解,當同學有不同意見時,大家要評論觀點,不可以攻擊他人。教師要認真聽取他人意見,記錄在黑板上積極引導、歸納、梳理觀點、形成共識,經實驗證明,數學有效合作探究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將學生分成4——6人的小組,每組男女生搭配,優中差兼容。
第二:給小組提供明確具體的探究目標。
第三:小組成員中按各自特長分配不同的角色和任務。
第四:教師作為監督者和信息源,提供幫助。
第五:檢測、評價。
通過合作完成目標任務,共享成功喜悅;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集體觀念、增強責任感。
四、不斷反思,提高探究教學能力
教學反思活動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它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學內容和方法,建構師生互動機制。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水平提升的至真法寶。有所思,才有所悟,才有所進步。教師只有不斷地反省、研究,用自己的理性思考來評判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揚長避短,創造先進的教學理念,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個性,逐步成長為研究型、專業型的教師。反思的方法有許多種,常用的是比較法。數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通過研究優秀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通過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和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
- 上一篇:怎樣加強大學生的法律知識
- 下一篇:獨立學院兼職教師教學規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