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術與科學的溝通關聯
時間:2022-06-16 06:16:00
導語:論藝術與科學的溝通關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辭源》對“科學”的定義:“科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科學可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類,哲學是二者的概括和總結。科學的任務是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作為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南。”“自然科學又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等基礎科學,以及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空間科學、農業科學、醫學科學等應用科學。”對“藝術”的定義:“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藝術,通常包括詩歌、音樂、繪畫、雕塑、書法、工藝、藝術設計等內容。有人認為科學是理性的,藝術是感性的,并且它們的研究手段也有所不同,怎么能夠進行二者的溝通?藝術與科學之間是有一條空間地帶,而實際上這條地帶還很寬廣,但是它們之間終究還是有很多的交叉點,而恰好正是這些交叉點使得藝術與科學之間是可以溝通的。
1藝術與科學的共通之處
藝術與科學之間有共同性所以可以溝通。共通之處成為二者溝通的前提。藝術與科學最終的目的都是造福于人類的,普希金說過“科學家和作家的隊伍,不論其性質如何,總是處于教育沖鋒和文化進軍的前列。”由此可見,在人類文明的前進過程中,藝術家和科學家都起著重要作用。當然,每個藝術工作者和科學工作者都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完成使命的,但是他們的勞動成果是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共同努力中實現的,結果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科學家和藝術家不僅最終目標是一致的,而且他們掌握客觀世界的方法,創作過程本身以及反映世界的手段都是非常接近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說:“藝術用創新的手法去喚醒每個人的意識或潛意識中深藏著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貴,反映越普遍,藝術越優秀。科學對自然界的現象進行新的、準確的抽象。科學家抽象的敘述越簡單、推測的結論越準確,應用越廣泛,科學創造就越深刻,科學與藝術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們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是不可分割的。”通過這些前人的論述可以看出藝術和科學之間的關系是十分緊密的。而這種緊密決定了二者之間是可以進行溝通的。
藝術和科學都是追求真,善,美的。通常情況下,人們盡力在創造的事物中表現自己的思想本質和高度智慧,藝術和科學均是人類創造的,所以其中肯定包含了人類的高度智慧,而真善美就是其中的一項。愛因斯坦說“我雖然不能證明科學真理必須被看作是一種其正確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真理,但我毫不動搖地確信這一點。無論如何,只要有離開人而獨立存在的實在,那也就有同這個實在有關系的真理;而對前者的否定,同樣就要引起對后者的否定。”畢加索說“我們都知道藝術不是真理。藝術是一種讓我們明白真理的謊言,至少是能讓我們了解真理的謊言。藝術家必須知道讓別人相信他謊言中的真實性的手法。如果他在作品中只顯示出他找到的并一再尋找的掩飾謊言的方法,他就永遠成不了任何事情。”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物理學家,畢加索是偉大的藝術家,他們分別指出了科學和藝術所追求的真理。科學追求真理并不難理解,但是對于藝術追求真理有些人會提出疑問,但是經過歷史的洗滌藝術確實也是追求真理的,席勒認為藝術不僅是一種把現代病態社會轉變為理想境界的手段,而且是一種能夠讓我們回想起幸福童年時光的東西,它開啟真理的道路。
藝術家和科學家都是崇尚美追求美的,錢德拉塞卡寫道“人們如何按照文學或藝術批評的方式把科學理論當作藝術作品來評價。廣義相對論的情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同意這是一個美的理論。”由此可見他把廣義相對論看作是一種藝術作品,而且把它看作是一件美的藝術作品。數學家G·H·哈代說“數學家的模式,就像畫家和詩人的模式一樣,必須是優美的;這些思想,就像色彩或字句一樣,必須以和諧的方式統一起來。優美性是第一道檢驗標準:這個世界沒有為丑陋數學準備長久的地盤。”這些都有力的證明了科學理論的美和藝術作品的美都是具有一種必然性的美。拉斐爾的《圣家族》這件藝術作品,畫面上的每個人的位置都恰到好處,都是不能更改的,一旦更改了就不在美了。同樣的道理,在某種程度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是如此。只要人們認識和掌握了愛因斯坦運用的一般物理學原理就會明白,愛因斯坦只能導出這樣一個引力理論,而不能導出另一個根本不同的引力結論。
2藝術和科學溝通關系的應用
正是因為藝術和科學之間有共通性,所以二者是可以進行溝通的,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問題在于如何對其進行應用,進而造福人類社會。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情感生活。有很多人在心理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疾病,而在這個時候,有識之士引入了藝術治療。筆者認為藝術治療就是應用了藝術和科學之間的關系,把二者緊密聯系在一起,讓二者進行很好的溝通,并且把這種溝通運用到實踐中以讓人們走出困境。藝術治療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有了很完備的體系,而在我國卻剛剛起步。藝術治療需要有藝術學、心理學、醫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才能夠開展,在藝術治療中,以科學手段為基礎,藝術手段為依托開展治療,這樣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不至于走向唯心主義。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技的不斷進步,學科與學科之間已突破了原有的界定,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與滲透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藝術治療是一個龐大的系統,而出現這么一個學科并不是偶然的,自古以來人們就時刻關注著藝術與科學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正是因為二者的這種溝通關系,才出現了那么多交叉學科,而往往這些交叉學科更容易取得智慧的成果。
在設計領域,藝術和科學的溝通,使得設計成為藝術和科學多角度融合的產物。科學不斷的創造新色彩、新材質、新工具、新方法給藝術家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更大的空間,反過來,藝術給予科學以想象力和創造力,幫助人們實現用美來塑造世界的愿望,引導科學家們關注科學技術的精神文化內涵。這種互動將推動科學和藝術的創新和進步。設計利用科技將藝術人文自然結合在一起,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自古以來藝術就與科技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從而出現了一件又一件匪人所思的作品。我國漢代最為著名的長信宮燈塑造出一個美的仕女形象,它左手托燈,右手提燈罩,以手袖為虹管,處理得十分自然。它的制作原理是燈體有虹管,燈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燈煙進入燈座,使之溶于水中,這是利用了科學原理以防止空氣污染。既適應實用的需要,也符合科學的原理。既可作燈,又可作為室內陳設品。達到了使用和審美的統一,體現了卓越的設計意匠和藝術構思。在設計領域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藝術與科技將會更好地融合,更好地為人類社會服務,藝術與科技就好像是人類的兩個翅膀,只有具備了這樣的雙翼,人類才會生活得更加美好。
- 上一篇:土地使用權供應安排
- 下一篇:談論經典在人文教育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