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素質能力要求調研

時間:2022-05-04 05:03:00

導語:高校生素質能力要求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生素質能力要求調研

1引言

目前我國旅游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旅游業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等方面的具有積極明顯作用,為此2009年國務院提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決定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并力爭到2020年我國旅游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游強國水平的目標。在此背景下旅游人才支撐問題和如何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是實現旅游強國目標時必須面臨的問題。可喜的是目前我國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每年能夠為社會培養大批的旅游專業人才,也為我國旅游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但在我國旅游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許多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素質能力不能勝任企業要求,學生對從事旅游行業工作忠誠度不高,許多也沒有把旅游企業作為他們就業的首選行業,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選擇旅游企業就業率也較低,而且已在旅游企業工作的旅游管理大學生流失現象也比較嚴重,與此同時旅游企業由于發展的需要也急需大量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這樣一些問題暴露了中國的旅游教育存在不足,我們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有一定差距。如何提高旅游管理學生素質能力成為擺在旅游院校或高等院校旅游院系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章從分析旅游企業、旅游專業教師以及學生自身對自身對大學生素質能力要求相同點與差異出發,以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理念和方式的優化提供思路,以培養的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同時提高旅游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

2研究內容與研究設計

2.1研究內容

本次研究包括兩項調查:一是旅游企業、旅游管理專業教師以及學生自身對大學生素質和能力要求的調研;二是旅游企業對旅游管理大學生的招聘態度。

2.2調查方式和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旅游業企業、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和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旅行社、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區作為旅游業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旅游專業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單位,本次調查的旅游企業主要是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與學校合作實習酒店、旅行社、景區以及學校所在省內旅游相關企業。調查的旅游專業教師和大學生主要是學校所在城市的幾所高校旅游專業的老師和學生。本次調查時間為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參與調查的人員為本課題組學生和老師,調查采用問卷和訪談法的形式。本次調查共向旅游企業發放問卷150份,收回150份,有效問卷145份,其中旅游酒店共發放問卷6O份,收回問卷60份,其中有效問卷57份,旅行社類共發放問卷6O份,收回問卷6O份,其中有效問卷60份,旅游景區共發放調查問卷3O份,收回3O份,其中有效問卷28份,同時也通過訪談法與旅游企業一些負責人進行一些相關交流,以獲取一些相關信息。調查共向旅游專業教師發放調查問卷3O份,收回3O份,其中有效問卷30份。調查對旅游專業大學生發放調查問卷120份,收回120份,其中有效問卷120份。

2.3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是參考相關的研究成果以及通過與部分旅游企業管理人員的訪談,經過多次反復修改,確定正式的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旅游企業、旅游專業教師以及學生自身對旅游管理素質能力要求,主要從綜合素質,業務技能等22個方面進行調查。二是旅游企業招聘旅游管理大學生的態度及原因等。調查內容項目采用李克特量表,每一問題都有“非常重要(喜歡)”、“重要(喜歡)”、“一般”、“不重要(喜歡)”、“非常不重要(喜歡)”五種回答,分別記為l,2,3,4,5分。

3調查結果及分析

3.1旅游企業對旅游管理學生的招聘態度及原因

由表1可知,酒店對職高學生的招聘態度得分較高,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專科學生和本科學生,最后是研究生,其原因可能是學歷越高流失率較高的原因,由于飯店的服務業性質決定了它的“門檻低”,更多的飯店是在通過員工們自然展示,才開始考慮“用人”和“提升”問題。通過比較,脫穎而出的往往是適應性強的職高生,于是,大學生在第一輪的選拔中遭到淘汰,導致大學生流失率較高,于是企業也認為大學生不如職高生,本科生不如高職生,此外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眼高手低,心高氣傲,他們對酒店工作也有很高的熱情,但卻不想吃苦,起步就想做管理人員,這也是企業不喜歡的一個原因。從旅行社角度來看,旅行社對本科生的招聘態度得分最高,其次分別是專科學生、研究生,最后是職高生,其原因是本科生綜合素質較高,更能夠適應旅行社的工作需要,而研究生得分較低的原因可能是愿意從事旅行社艱苦工作研究生少,企業留不住人。而對于景區來說最喜歡研究生,其次是本科學生、專科學生和職高學生,其原因可能是景區對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的原因。

3.2旅游管理大學生素質能力重要性異同分析

(1)相同點。

旅游企業、旅游專業教師以及學生對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這兩項素質的要求都是排在前五位的,其中旅游企業、旅游專業教師把敬業精神都排在了第一位。現在旅游企業人員流動性大,人才流失率高,因此特別需要敬業精神,熱愛旅游行業的人才。旅游業作為服務型行業,勞動強度大,對所從事的工作在性質要求員工要能吃苦耐勞,能吃苦耐勞這項素質對旅游企業和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對于這項素質,他們三者之間的認同性比較一致,分別排在第2位到5位之間。對“工作主動性”、“語言表達能力”這兩項素質,他們三者之間也有一致性,這項素質分別排在第6位到9位之間。“紀律性”這項素質旅游企業將其排在第5位,專業教師將其排在第6位,旅游學生將其排在第8位,遵守紀律這方面說明他們之間都認為比較重要。對“外語水平”、“學歷”、“人文素質”這三項素質的要求不高,都排在后6位。“管理能力”方面認識也較為一致,分別排在第11位到l3位之間。

(2)差異點。

旅游企業、旅游管理專業教師以及旅游學生由于認識的出發角度不同,對素質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溝通能力”這項素質學生認為非常重要,將其排在第一位,而旅游企業和旅游專業教師將其分別排在第6和5位。從學生的訪談調查中得知學生為何把溝通能力放在笫一位的原因是,學生認為溝通能力是晉升發展的基礎,而企業和老師卻把敬業精神放在第一位,說明他們之間在認識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學生應該樹立熱愛從事旅游管理行業的敬業精神,而旅游企業也應該注意在崗位晉升方面要向具有敬業精神的學生傾斜,而不應該只注意溝通能力強的職工“所獲證書”這項素質旅游企業和旅游專業老師分別將其放在最后兩位,并認為證書這項能力不太重要,而學生卻將其排在第7位,相對重要的地位,說明他們之間在此方面的認識有較大差異,對學生來說,應該正確對待考證問題,不要盲目考證書,應該考取像導游證、英語等含金量高的證書。“身體素質”這項素質旅游企業和旅游專業老師認識較為一致,將其分別排在第7和9位,而學生卻將其放在第21位,它們之間的認知差異較大,事實上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業屬于勞動強度比較大的行業,必須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學生應該加強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職業技能”方面學生認為重要程度較高,其次是旅游專業老師,而企業卻將其放在12位,說明企業更重視學生的軟實力。此外在“團隊意識”等方面他們三者之間也有較大差異。

4討論及建議

通過上述調查分析可以得出,旅游企業、旅游管理專業老師及大學生自身對旅游管理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能力的看法既有共性,也有差異。學生認為的重要素質能力與企業以及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認知有相當大的不同,旅游企業認為重要素質,學生卻將認為不太重要,而這些素質都是比較軟的素質,容易被忽視,而企業卻恰恰認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使人走向成功的素質。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適應市場需求,提高學生自身就業競爭力,應該加強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校企合作,可以聘請旅游企業領導給大學生授課,共同制定培養計‘劃,可以使學生更加認識到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二是旅游管理學生必須采取多種方式接觸社會和企業,掌握企業需求,從而有的目標地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能力,不能憑想當然去想象著企業所需要的用人標準,從而盲目地學習強化一些企業認為不重要的素質能力。三是需要學校特別是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去培養社會所需要這方面的素質能力,加強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注意培養這些素質并加以滲透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