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技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

時間:2022-07-28 10:29:56

導語:教育信息技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信息技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

摘要: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理論,已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步伐,需要進行及時的變革與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緊跟現代教育發展的步伐,還要能夠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在語文方面的更大進步。筆者能夠借助于本文,主要以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主要話題,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優勢以及相關措施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優勢;措施

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其他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在現代科技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各行各業要想實現更高效益,就必須和信息技術相互融合。在學校教育教學中,也更是如此;教師要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化技術手段以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益提升。在我國信息技術不斷取得新成就的今天,信息技術也給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很多的益處。在學校教育教學中,也更加需要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小學語文教學相互融合,對原先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從目前的教育發展形勢來看,很多一線教育工作者并沒有對信息技術過于重視,依舊是慣性運用陳舊的教學方法,沿用習慣的教學模式,無法發掘學生真正的潛力,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能夠進行更多的語文課堂教學創新。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的具體優勢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的問題引領,離不開有效教學手段的運用,當然,也更離不開有效情境的創設。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好教育信息技術,不僅可以讓學習內容更具生命力,更為重要的是促進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同時也延伸了語文學習時空。[1](一)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學習的更高興趣的;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濃厚的話,就不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興趣呢?這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事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有效利用好教育信息技術,讓學習內容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感知、理解語文知識,從而也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好教育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內容的補充,或是課文內容的解說、或是對情節的大膽想象,使得枯燥的課堂環節變得更加豐富,學生也更加樂于學習。比如,學習《爬山虎的腳》時,老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設備來播放一些有關爬山虎的視頻或者圖片,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帶領學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到課本中所描述的內容具體是什么,體會到作者在寫文章時的一些特殊的表達方式。這樣,便能讓學生在理解知識、進行直觀觀察中提高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二)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語文老師在固定的時間內要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所以每一節課都要合理安排好。但是在現實中,課堂上的一些活動會超出老師所預設的時間,導致該節課的教學任務沒法完成,有些教師通過拖堂或者是補課的形式來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就學生方面來說,對此類的行為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在課堂活動中,布置課下作業以及上課的互動是比較浪費時間的,針對布置課下作業,老師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或者是QQ群。讓每位學生的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可以在微信群中任務,也可以提醒家長督促學生完成作業,讓家長參與其中,促進學生成績提高。另外,針對上課互動,這類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方面。目前有些小學的語文教學實施信息化課堂模式,讓每一個學生面前都有一個學習使用的平板電腦,老師用電腦對這些平板進行控制,也可以利用電腦對學生進行線上的提問,這也是目前教學發展的最新模式,已經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三)更好地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實際上課并不總在老師的掌控之中,有時在學習某課語文文本時,學生對于某些地方不夠理解或者是存在疑問,老師可能沒有就這方面進行備課。如果老師可以回答的話,給學生直接解答疑惑即可;如果老師也不太清楚的話,這時老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查閱,給學生解答。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在學習課本知識時,對課本沒有給出的內容進行補充,比如對作者的生平和個人進行介紹。一方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從作者的生平事跡中得到一些啟示,為之后學生遇到問題提供幫助。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的具體措施

基于將信息技術結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優勢的分析,我們發現:無論是從學生的興趣培養角度,還是從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角度,都可以對其提供相應的幫助??梢哉f,既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教師上課的效率。以下就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2](一)融入信息技術,更好地把握教學過程。在語文學習中,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學習內容,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和改進,就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教育信息技術水平。首先,老師要能夠了解教育信息技術的眾多軟件,熟悉利用其制作教學課件的方法,了解設備的使用以及設備出現問題時的解決措施;其次,在上課之前,要做好播放演練工作,并做好其他輔助性工作,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觀看課件。如:學習古詩《村居》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一些圖片課件,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古詩所描繪的詩情畫意,提升學生對《村居》的理解,這樣做也更有利于學生進行背誦。(二)融入信息技術,讓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本中的文本逐漸減少了一些解釋和圖片,對于學生在理解方面逐漸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文本內容進行拓展或補充說明,并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直觀的動態視頻來進行有效呈現。比如,在學習課文《桂林山水》時,學生可能對作者所描寫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所質疑,這時,教師就可以播放美麗桂林的風景來提升學生的理解深度。

總而言之,由于教師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所以在以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的很多問題都已得到更好的解決。由此,語文課堂的效益得到了更大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得到了有力培養。

參考文獻:

[1]賈欣欣,王薪靜.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勢[D].教育現代化,2017:36

[2]張海清.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優勢及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160.

作者:盧瓊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雙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