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審美教育探究論文

時間:2022-01-22 06:58:00

導語:音樂審美教育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審美教育探究論文

一、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主線,突出思想素質教育

思想素質是素質的靈魂,是一個人的立人之本,處事之基。能不能把思想素質打牢,決定著一個人的總體素質和品格。音樂審美是塑造青年心靈的一種無可取代的手段,《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歌唱祖國》、《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都在我國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過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培養了一代代有理想、有志向、有作為的青年學子。這些格調高雅的音樂能使人們的心靈得到陶冶、凈化,并能升華為高尚的道德情操與遠大的理想,能培養崇高的感情。感情是形成思想和概念的基礎,是導致行為規范的直接原因。因而,感情的積蓄能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并外化為行動,且蓄之愈久,發之愈烈。基于此,在學習樂理知識、欣賞高雅音樂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接受思想教育,培養和鞏固他們的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的感情,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以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為主線,突出理想信念素質教育

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音樂永恒的表現主題。古往今來,有數不勝數的優美旋律歌頌過祖國,有數不勝數的人接受過愛國主義的音樂教育,培育了崇高的理想信念。音樂審美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優長于弘揚民族精神的美學特質。當我們把愛國主義思想與美好的理想信念用音樂的特殊形式表現出來時,便能廣泛持續地撥動人們的心弦,使之爆發出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產生為之奮斗的行動和動力,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三、以培養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為主線,突出人格心理素質教育

這在當代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青年學生因為社會壓力、擇業壓力、人才競爭的壓力等等原因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的嚴峻形勢下,意義更為重大。音樂對人的思想情感,品德修養,理想信念有著至深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音樂審美教育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發揮音樂的社會學、美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社會功能,通過引導大學生對高雅、健康、向上、高格調樂曲、歌曲的學習、欣賞、鑒賞,在獲得藝術熏陶的同時,減輕心理壓力,培養積極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判斷,使他們在精神上、心理上、行為上處于和諧的健康狀態,保持平衡的心境和開闊的胸懷,從而樹立起培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培養以“精神振奮、積極上進、創新探索、意志堅定、迎難而上、胸襟寬廣、寬容大度”為主要內容的人格品質。這是音樂審美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

同時,針對音樂審美教育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還要注重遵循四個原則:

一、以情動人的原則

音樂是表達感情的藝術,它表情達意的手段是旋律、節奏、音色、和聲、曲式等等音樂語言。不管外在形式如何,其目的都是表達感情的起伏以及手段和感情的復雜對應關系。音樂本身雖然沒有感情,但,它是感情的載體,依賴于音樂,通過聯想,可以喚起感情的投注。可見,感情因素是音樂的第一要素。基于此,在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住以情動人的原則。具體看,要準確把握音樂的感情取向;要充分挖掘音樂中感情的力量;教學過程中要投入真摯的感情;要通過演唱、演奏、神態,感染學生,并喚起學生感情的介入。

二、緊扣曲目的原則

曲目是音樂審美教育的基礎和依托,教學活動無不圍繞特定的曲目才能開展。要根據素質教

育的要求,精選經受時間和實踐檢驗的,具有較高藝術水準和審美價值的優秀經典曲目;要選取不同風格、不同國家、不同基調的曲目,培養學生全面的音樂審美趣味;要強調音樂曲目在素質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控制對曲目的說明和講解,突出曲目的欣賞和演奏;要選擇發音準確、音色優美的樂器和播音純凈的播放設備,強調音樂審美的原汁原味。

三、重視聽覺的原則

音樂只有通過傾聽才能感受。“如果說,訴諸于音響表現是審美對象的屬性,那么通過聽覺感受是審美主體的特征。音響的流動構成了音樂的存在方式,但必須通過聽覺的感知才能實現音樂的存在價值”。可見,音樂審美的一切可能性都建立在聽覺感知的基礎之上。所以,在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敏銳的聽覺。一是要多聽,只有聽得多了,才能訓練出“音樂的耳朵”;二是要培養正確的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有效培養音高感、節奏感、旋律感以及和聲感等等;三是要善于引導,幫助學生結合曲目,展開想象,合理聯想,學會傾聽,學會在音樂的世界里獨自翱翔。

四、以人為本的原則

音樂是人類的一種能動的自由活動,有著強烈的主體性的參與。同樣,對音樂的審美也是一種人的能動活動。只有通過音樂創作和音樂審美的雙向交流,音樂的強大生命力才能得到展示和彰顯。基于此,在音樂審美教育中,要強調學生參與審美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克服被動的消極心理,培養快樂的參與意識,懷著對音樂審美的強烈渴望投入到音樂審美活動中去;要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審美期待,活躍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果;要加強音樂審美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加強音樂修養,以期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桂樺.加強大學生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9).

[2]廖家驊.音樂審美教育的認識與實踐.音樂研究,1994,(1).

【摘要】作為一門理論性、系統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音樂審美教育的教學實踐,要根據對人才的宏觀培養目標和課程的微觀培養目標的要求、任務,結合當前的思想實際,強調并大力弘揚我國民族悠久、輝煌、燦爛的音樂文化,寓教于樂、樂中求學,以達到對他們進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意志品格等全面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音樂審美教育“三個重點”“四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