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模式論文
時間:2022-07-24 10:18:00
導語:高中化學教學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新課程理念要求“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時代需要,促進高中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發展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的愿望和能力”,明確要求教學要擺脫傳統知識觀的鉗制,以高品質的有效教學帶領學生走向對知識的理解與建構。因此,在新理念下,化學課堂教學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師生合作互動,共同構建新知;信息提煉,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能力;創新反思,及時總結和升華知識的化學課堂教學新模式。
新課程理念要求“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時代需要,促進高中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發展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的愿望和能力”,明確要求教學要擺脫傳統知識觀的鉗制,以高品質的有效教學,帶領學生走向對知識的理解與建構。因此在新的理念下,化學課堂教學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探索出了如下課堂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課堂情境的設置可起到明確主題、活躍思維、集中注意力、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等多種作用。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到身臨其境,引起聯想,啟發思維。就情境創設的方式而言,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育對象因地制宜、靈活運用。或用現代技術手段再現化學場景,并輔之以生動的語言描述,讓學生置身于化學氛圍中,產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或根據新舊知識的結合點,精心設置問題情境,創造懸念,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自主探究各種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等。
通過分析《化學》可以發現,教材通過選取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社會經驗、實驗事實、有意義或有趣的事實、具有啟發性的問題等四個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素材來創設學習情景(依次為經驗情景、實驗情景、事實情景、問題情景或綜合性情景)。這些情景可有力地激發學產仁的探究動機和探究興趣,啟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明確探究任務,為進一步開展探究學習活動起到定向作用。例如,在學習《分散系及其分類》一節中關于膠體的性質時,課本首先提出問題:“有些液態膠體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難與溶液相區分,用什么辦法能夠將它們區分開呢?”接著通過“科學探究”的三個實驗活動,通過觀察分析,得出結論。通過設置問題來創設學習情景,讓學生產生疑問,能夠很好地激發開展后續探究的興趣。
二、師生合作互動,共同構建新知。
在新的理念下,師生間己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知識的“授”“受”關系,而是能動的、平等的合作者。師生雙方都是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實施者、參與者,其直接作用就在于促成學生的主動;學生作為主體,在學習活動中具有主動性,是自我發展的探索者、建設者和參與者。化學教學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是自主、協作、探究相交織共同構建新知的過程。在合作互動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以解決化學問題為紐帶形成密切的聯系,學生在這種聯系中可以通過及時的信息反饋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從而激發學習化學的熱情。在師生共同營造的合諧氛圍中促成學生學會學習和人格的健康成長,同時在合作互動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如,在學習《化學》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化學實驗安全時,利用“思考與交流”—根據你做化學實驗和探究的經驗,想一想在進行化學實驗和探究時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將注意事項寫在不同的卡片上,與小組同學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在班上交流。你能舉出經歷過或所了解的發生安全問題的例子嗎?很明顯。安排這一內容的目的在于學生明確實驗安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實驗和探究的經驗,歸納總結目前所學的和以前實驗與探究中遇到的“實驗與探究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師生互動,共同完成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三、信息提煉,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選一些化學材料,指導學生選擇判斷,進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整理加工,提取有效信息。從收集文獻資料到運用邏輯方法進行判斷和推理,到構建論據得出結論,使學生的閱讀判斷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研究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訓練。所以信息提煉的過程,實際是學生獲取新知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過程。
四、創新反思,及時總結和升華知識。
“創新”是對所學知識重組和改造,以內化成學生新的認知結構:是學生依據有關資料,通過獨立思考,對化學事件和現象作出富有個性的認識和判斷;也是在己經學到的知識、能力和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遷移、知識的升華。“反思”是師生對課堂行為進行的總結,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個能動的認知加工過程。教師的反思能夠有意識地將教育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過程作出評判,從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選擇,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
新課標教材中“思考與交流”是所突出的欄目之一。“思考與交流”內容的設置不僅大大豐富了教材的內容和視野,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積極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有效的條件。“思考與交流”欄目設置強調學生自行思考,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積極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有效條件。而且欄目強調通過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與同伴進行交流與討論,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同時又促使學生對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評價,如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確?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處?不足在哪里?如何改進等。而且還引導學生在交流討論與反思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行為作出調整、改進和完善。
因此,“思考與交流”欄目很好地“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學生通過反思比較,優化學習方法,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反思”實質上是將教師的“學會教學”與學生的“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師生達到共同進步,體現教學相長的真諦。
- 上一篇:高中數學課堂設計論文
- 下一篇:醫生臨床實習報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