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班主任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4 03:50:00
導語:高職班主任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高職班主任作為學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業難的自身因素,從四個方面論述了班主任如何分階段做好就業指導工作。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也帶來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引起高職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方面的原因,如高職生的就業機制和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學校方面的因素,如高職教育改革本身不到位、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同市場需求脫節的原因等等。班主任要做好就業工作,只有從學生就業難的自身因素出發,才能對癥下藥,更好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一、高職學生就業難的自身原因
1.實際操作能力較差,綜合素質不強
不少企業抱怨,許多高職畢業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差。一位企業主在招聘秘書時感嘆到,打字是當秘書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技能,而在面試時,許多文秘專業的高職生打字速度達不到60字/分鐘的要求。在學校里,不少學生只是簡單地要求平時考試能通過,畢業能拿到文憑就滿足了,而缺乏實際應用能力,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這是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
少數學生在面試時表現出來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綜合能力不足也成為了學生就業的絆腳石。在筆者所帶過的班級中,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表現良好,可她在找工作過程中卻屢屢碰壁,老師推薦了多個單位讓她面試過,可都是屢試屢敗。究其原因,用人單位認為,這名學生太靦腆,缺乏與陌生人進行良好溝通的能力,成績再怎么好,都讓他們覺得不是最佳人選。可見,高職生的綜合能力不能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就使企業不得不抬高用人的門檻。
2.就業意識淡薄
有些學生平時在學校虛度光陰,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臨近畢業時才匆忙考慮自己的就業規劃,出現不知何去何從、左右為難的境況。嚴重缺乏職業規劃的就業意識,也是許多高職生不能順利就業的原因。
3.就業觀念不切實際,就業心理不正常
許多高職生在就業觀念上期望值過高,擇業時總熱衷于工作條件好、收入高、地理位置好和工作穩定、個人發展前景好的單位,而不愿意到那些急需人才的私營、民營和基層單位就業,脫離實際,盲目攀高。例如學生聽到某工作要先站兩個月的柜臺,立即就不愿意干,結果導致高職生“就業成失業”的局面。不僅如此,學生中仍然存在著一次就業定終身的傳統觀念,在擇業時考慮太多,導致他們白白錯過了就業的最佳時機。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部分高職生的就業心理也不健康,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過分自卑心理。不少高職生自認為不如普通高校的大學生,上高職是不得已的選擇,在潛意識中自卑和壓抑,自暴自棄,不努力去求職。
(2)依賴心理。還有一些高職學生依賴心理嚴重,競爭意識不強,不到市場去闖蕩,甚至存在等學校推薦和靠家里關系落實的思想,自己不主動出擊,把希望寄托于學校和家庭,造成了就業困難。
(3)缺乏誠信的造假心理。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學生就業缺乏誠信,在就業過程中對自薦信、推薦表、各種獲獎證書等材料進行造假及簽約過程中違約,誤了自己名聲,毀了自己的前程。
(4)高職生還缺乏自主創業的勇氣和信心。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通過創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但當前學生缺乏勇氣和素質,在大學期間有創業打算的學生臨近畢時紛紛放棄想法,缺乏到市場經濟潮頭去搏擊的膽識和勇氣。
另外,高職畢業生就業信息獲取不夠準確,盲目亂投簡歷,也成為就業失敗的原因之一。
二、班主任分階段做好就業工作
要解決學生自身在就業中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就應該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高職生學習的全過程,分階段做好工作。
1.大一階段
(1)灌輸就業理念,指導學生制定規劃。這一階段應該讓學生具有超前的就業意識。班主任在新生入學伊始可通過對專業介紹、分析近兩年的就業形勢和介紹上一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使學生在新生入學時就有學習的緊迫感和競爭的壓力感,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個機遇和挑戰并存的社會里,就業的崗位要憑能力與學識去爭取。要及時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性格、愛好和特長正確評價自己,指導學生制定大學三年規劃,明確目標,將三年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分解到每一個學年。同時,還要指導學生提前對職業生涯做出規劃,使今后的事業發展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2)狠抓學風,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專業基礎知識。高職生相比普通院校的學生在學習上多了些厭學情緒,在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上相對欠缺。班主任要指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例如可組織班級開展有趣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組織高年級成績優秀的學生與大一新生舉辦座談會交流學習經驗,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要使學生明白平時的刻苦學習與未來的成功就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在社會上立足的資本。
(3)注重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班主任要在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上下工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和獲取新知識的信息能力。用人單位不僅需要學生知道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讓大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做人。班主任可通過班會、談心、講座等形式告訴學生如何做人,怎樣正確處理自己和他人、個人和群體的關系。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的人。還要盡可能地豐富大一新生的業余生活,引導學生自發開展一些諸如爬山、球類、演講朗誦比賽等或者學生自己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比賽中加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體意識和溝通能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階段的工作是基礎,班主任務必在這一時期多花點工夫,為以后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2.大二階段
大一是基礎,那么大二是關鍵,要從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加強管理和引導。
(1)引導學生準確定位。大二階段就應要求學生有明確的就業方向。作為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想法和決定,針對學生不同的想法和決定進行不同的引導和指導,進步完善職業生涯規劃。
根據自己當班主任工作的經歷,筆者把學生分成四類,對不同類別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第一類是成績優異、畢業后又想繼續深造的學生,班主任要鼓勵他們樹立專升本的目標,可以把這些學生“捆”在一起成立學習小組,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濃厚的學生氛圍。班主任要及時告之專升本的考試信息和有關要求,以利于盡可能提高他們的通過率。
第二類是一畢業就想找專業對口工作的學生。班主任要要求他們積極參加各項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爭取多拿一些證;要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各種活動和社會實踐,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技能,為就業作好充分準備。
第三類學生是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而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想找非本專業工作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要積極鼓勵他們在班級、系、學校里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運用特長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繼續提高自己的能力,為將來通過自己的特長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打下基礎。
第四類是想畢業后自主創業的學生。這些學生有著以后自創事業的雄心壯志,有點經商頭腦,但十分缺乏經驗,底氣不足。班主任要指導其多學習經營方面的知識,多選修經營方面的課程,經常去聽聽企業界成功人士的講座;還要讓他們多去兼職,學會吃苦耐勞,培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平時專業課的教學中可多滲透一些市場動態、融資、法律等知識,讓學生慢慢增強自己的創業意識和信心。
(2)積極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活動和專業實踐。對于上述所提到的任何一類學生,班主任都要引導和帶領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建議學生參加自身感興趣的社會團體、勤工助學或者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有計劃地打工實習,寫實結例如在筆者帶過的班級中,很多同學利用節假日打工,甚至有些學生還在父母的資助下在學院附近經營服飾店。只要他們確保安全,不影響學業,筆者都允許他們去大膽嘗試。有的同學還自愿在班會上談體會,講授自己的經營之道,談如何使自己在公司里受歡迎。學生不僅在打工中鍛煉了工作能力,也給其他學生提供了從業經驗的借鑒。有的同學還能自己反省,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知識的匱乏,也能自覺認識到把自己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這比起老師的單純說教來會更有效果,也加強了學生自身在職業生涯中的適應能力。
(3)有計劃地設計開展講座和培訓活動。很多班主任認為講座和培訓活動應該是就業指導機構和專職的就業工作人員的事情。但目前各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機構還不完善,就業工作人員是輔導員或行政人員兼任,即使開設講座和進行培訓也是大班課,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對此,班主任首先應自學一些就業工作的知識技能和相關政策等,自覺接受如何做好學生就業工作的培訓。從大二年級起就可以按計劃地開展簡歷制作、職業道德等一系列的培訓和講座;可邀請前幾屆本專業畢業的校友與學生座談,交流就業心得和經驗。實踐證明,把他們的親身體驗和已取得的成績近距離地給學生進行示范,對學生有著直觀的指導作用。這一階段,班主任仍然要嚴格要求并激勵學生勤奮學習,關心其生活,與他們多交流,讓學生學會自立自強。
3.大三階段
這一階段,學生一般都在外實習,開始忙碌地尋找工作,進入了就業的實戰階段。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就業的參謀,強化對學生的服務意識。公務員之家:
(1)收集就業信息,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準確性。班主任應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畢業生就業信息并及時反饋給學生。當然,還要讓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并主動與用人單位取得聯系。為了避免亂投簡歷,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班主任要指導學生對就業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有針對性地進行面試;還可以讓學生互幫互助,動員已經找到工作的學生將他們所掌握的就業信息及時告之其他同學。
(2)做好畢業生的推薦工作。用人單位在招聘學生時往往會調查了解應聘者的在校表現。班主任作為學生擇業時最權威的推薦者,應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向用人單位及時提供最全面、最準確的情況。班主任也可以和與學生專業對口的企業主動取得聯系,積極向有關企業推薦自己的學生。
(3)加強心理咨詢指導。在擇業過程中,面對求職理想與現實的較大反差,學生會產生焦慮、自卑、怯懦等心理矛盾,會碰上各種各樣的兩難選擇、困難甚至求職陷阱。班主任要及時做好疏導和調節工作,教育學生要調整好心態、正確對待和估量自己、正確對待環境,幫助學生排除職業決策中的心理障礙和困難,并對擇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決策性建議,讓學生作出正確選擇。特別指出,面對現在學生中存在的一次擇業定終生的誤區,班主任要引導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立業的觀念,不要因觀望思想的存在耽誤了簽協議書的機會。
(4)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就業情況。班主任一定要經常聯系學生,定期通過QQ、電話等形式調查了解每一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清楚是否每位畢業生已落實就業單位,未落實的是否有意向單位,尤其要掌握貧困生等困難群體的就業情況,給他們及時的幫助。班主任和學生經常取得聯系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就業心態的變化,還可以提醒學生務必充分認識就業形式的緊迫眭,要先立足后發展。
4.畢業生離校以后
學生畢業以后,班主任要認真做好畢業生離校后的就業跟蹤調查。通過網絡在畢業生中做調查,及時反饋畢業生情況,整理成檔,總結經驗,這對下一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另一方面,通過就業跟蹤調查,也可以了解學生在工作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和技能,又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才能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
就業和擇業是高職生重要的人生轉折,是學生邁向社會的關鍵階段。作為班主任,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從新生入學起就肩負起關注學生職業與就業的責任,掌握學生的各種動態,使學生順利走上就業之路。
- 上一篇:中學生競選文藝委員演講稿
- 下一篇:中國貨幣需求函數的建模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