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方式優化改革論文
時間:2022-10-16 11:29:00
導語:課堂教學方式優化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優化教學培養能力
內容提要:在化學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從初中化學教學的優化著手,也要讓學生知道創新活動不創造新知識,而是重在創新學習方法。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做好學生創新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并從"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中激勵學生培養創新學習精神;改進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開展課外小型科技活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入手,創造寬松而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大膽地參與不同形式的學習、實驗等創新性的活動。在學習中逐步形成學生學習中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初中階段是培養創新人才,建立創新思維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思維能力、學習模式與思維品質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在初中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教學中的主要任務。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都是對前人發現、研究所積累成果的傳播和再現,沒有什么創新性的任務。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進行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去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更不是去開拓和創新未知的知識和知識體系。而是要創造一定條件的學習情景和學習氛圍,引導和啟發學生去模仿、探究學習的實踐活動,是發現相對學生而言是"新"知識的學習過程。通過學生在學習中的聯想、判斷、推理以及綜合分析,歸納出基本規律和學習方法。這可以說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一種創新活動。為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教學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優化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條件,教師在教學中要優化課堂教學,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設一個比較適宜的學習環境,竭力提倡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創新活動。善于接受學生的合理化建議,對課堂教學的管理采取開放形式。讓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看法,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養成學習中的創新習慣和創新膽識。鼓勵和幫助大部分學生將大膽的設想和創新計劃變成學習中的現實。讓學生自己品嘗到創新學習的成功喜悅,領略創新的實際意義。
優化課堂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中的最好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并將所學化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產生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創新學習的潛在能力,也才可能產生創新的欲望。教師可以用集顏色、狀態、氣味、光和聲于一體的化學實驗來強烈地刺激視覺吸引學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如用加入指示劑之后的酸堿中和反應、鎂條燃燒、噴泉、爆炸等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種好奇與興趣是本能的、不穩定的認識傾向,教師還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之成為主導動機。這才起著持久、穩定、強有力的動力和維持、調控作用。如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勵學生學習,理論聯系實際,講解化學在尖端科技工農業生產、環境保護、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講述侯德榜發明制堿法等化學發展史來激發學生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動機。另外,化學教師良好的形象,生動、準確的講授,熱情真誠的關心和鼓勵學生,幽默大方的言談舉止等因素都會在培養和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機中起著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用,以此來達到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創新意識的目的。
二、教學中激勵學生培養創新學習精神
在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是要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不盲從于教師、不盲從于書本、不迷信于權威的思維品質。例如學習"氫氣性質"時,教材上用紙筒來收集氫氣,然后點燃氫氣引起爆炸來證明氫氣中混有一定量空氣時點燃會發生爆炸。由于實驗的成功取決于收集的氫氣,也正是難于直觀地判斷氫氣的收集量,有時很難保證爆炸成功。這就可以向學生提出"是否還有其他相對簡單,實驗比較明顯的方法"的問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從改變用紙筒收集氣體的方法去討論和思考,自行得出"可用密封性較好的小食品塑料袋收集氫氣"的答案,這種方法非常直觀。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教材是有一定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習中可以通過討論和探索一些問題來改變傳統的做法和學法。這樣可以逐步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表達觀點的創新精神。
三、改進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特別是在初中教育階段的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化學實驗教學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學習能力也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靈活地、創造性地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他們的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也是其它常規實驗所無法比擬的。如學習酸堿指示劑的知識后,可布置課外家庭作業,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來驗證指示劑在遇酸堿時的顏色變化。又如學習氫氣的實驗室制法時,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制取氫氣的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和特點,自己設計一套制取氫氣的簡單裝置,裝置可以參考教材來設計,但要盡可能地與教材不要完全相同。學生完成后,再組織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比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優缺點等。對有創新意向的實驗方案,要進行表揚和獎勵,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和主動性。愛因斯坦說過:"想象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能力概括著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這就是說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于學生形成創新思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開展課外小型科技活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
創新活動的基礎是科技活動,學習中的小型科技活動開展狀況在一定范圍內影響著創新活動。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開展課外小型的科技活動。可以從組織學生課外興趣活動小組開始,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具備創新活動的基礎知識。在活動中,教師要進行引導,必要時進行創新活動的提示,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開展課外活動中,可以先安排學生完成課本上的家庭小實驗。并結合課本,適當補充和學習一些課外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進行一些趣味性而有實際意義的實驗,并引導學生撰寫科技小論文,充分展示學生的創新才能。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教學活動中,更重要是注意聯系社會實際,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到工廠、農村、商店等地進行參觀、訪問、調查。寫出專題調查報告,并聯系社會實際,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科技活動中,不斷地形成創新能力。公務員之家
總之,創新能力是創新教育的核心。要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從各方面入手,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地去進行各式各樣的、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當代教育創新》2004年第四期
- 上一篇:實施小學語文課堂藝術教學論文
- 下一篇:初中語文精彩字詞在學習中應用論文
精品范文
10課堂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