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學生上課積極舉手發言有效激勵論文
時間:2022-11-17 11:57:00
導語:剖析學生上課積極舉手發言有效激勵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豐富的舉手形式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有效教學,是很有意義的。舉手的姿勢不應該只是整齊劃一的“五指并攏著舉”,也可以是“高高地舉起手”,這樣一種肢體狀態傳遞的是自信、有把握,而“低低地舉起手”則代表的是一種猶豫、不確定。“低低地舉起手”從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一部分孩子“想舉手”的愿望,同時也激勵他們進步。
[關鍵詞]課堂舉手激勵有效方法
一、激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維,變“被動”舉手為“主動”舉手
對于課堂而言,教師最需要關注的自然是學生是否積極思維、有效進行思考。在課堂上訓練學生,特別是學困生認真思考、積極舉手發言,在很大程度上要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關注所學的課堂知識。根據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在課堂上先是一反原來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言的做法,在一個問題提出之后,讓認為自己不會回答的學生舉手示意,讓會的學生則無需舉手,教師會在沒有舉手的學生中叫人回答。這樣做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問題一旦提出,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得認真思考,確定自己會與不會,不會出現以往那樣由于僥幸而懶于思考、注意力分散的情況,至少不會太普遍。
然后,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評價讓學生感覺無論自己回答得怎樣,只要認真思考,自己應該是“安全的”,都可以很體面地坐下去。讓學生理解回答得對、錯都是正常的。
二、控制問題設置的難易程度和數量,激勵學生積極舉手
學生上課不舉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問題設計的質量不佳。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僅要著眼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更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巧妙地設計教學興奮點。
首先,要把握好問題設計的難易程度。問題設計難度過大,指向性不強,會讓學生不敢作答;設計得過于簡單,沒有什么思維價值,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又會覺得不屑于回答。教師設計的問題,既要讓學生人人能回答,同時又能夠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水平的回答,也就是說不同的人思考的層次可以不一樣。公務員之家
其次,要少一些提問,多一些閱讀思考與合作學習。中學教學內容多,教師設計的問題太多,必然會為了追求教學進度而忽略學生閱讀教材和思考的過程。沒有獨立思考就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流于形式,質量不高。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細致的思考,學生回答問題的錯誤率就會很高。時間一長,挫傷了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教材,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和體驗,在探究式學習中成為真正的主人。
三、改進舉手方式,喚發學生舉手的積極性
豐富的舉手形式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有效教學,是很有意義的。舉手的姿勢不應該只是整齊劃一的“五指并攏著舉”,也可以是“高高地舉起手”,這樣一種肢體狀態傳遞的是自信、有把握,而“低低地舉起手”則代表的是一種猶豫、不確定。“低低地舉起手”從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一部分孩子“想舉手”的愿望,同時也激勵他們進步。教師應特別關注那些“第一次”舉起手的學生,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優異表現,教師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由衷的頜首,都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鼓舞,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信心,這樣,從“低低地舉起手”慢慢發展成“高高地舉起手”是可以預見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在舉手的時候“激動而不躁動”。當然舉手方式的變化還必須注意一些問題,譬如,形式要簡單,并且變化不宜過多等。
- 上一篇:色彩在紙盒包裝中的應用論文
- 下一篇:日本包裝設計的現狀特征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