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析中國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建構
時間:2022-01-10 11:13:00
導語:論析中國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建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學校藝術教育體系建設問題研究
【摘要】本文簡要的回顧了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歷史過程和階段性成果,并且提出了該體系建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各級學校藝術教育之間銜接不夠緊密的問題。最后,提出一些改革思路和探索與前景展望。
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各級學校之間緊密銜接的社會主義藝術教育體系對于提高國民人文素質和培養(yǎng)新世紀知識人才的作用舉足輕重。在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全國的藝術教育工作者團結協(xié)作、銳意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必將會不斷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學校教育體系,開創(chuàng)藝術教育美好的未來!
一、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提出與發(fā)展成果
(一)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提出
經過十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在總結了有關經驗教訓后,國家教委于1989年11月正式頒發(fā)了我國第一個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guī)劃1989--200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guī)劃》)。這是我國首次提出建立由幼兒園、小學、初中、中等學校、高中、高等學校組成的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思路。1997年5月20日國家教委下發(fā)了《關于加強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吩诼鋵嵱嘘P《總體規(guī)劃》的有關工作基礎上,再次強調了關于“各級各類學校藝術教育”的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有關理論。1999年1月13日國務院轉批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l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這是一部關于中國教育的跨世紀發(fā)展鴻圖的綱領性文件。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和有關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各級學校藝術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二)學校藝術教育體系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1、在歷次頒發(fā)的教學大綱中都明確規(guī)定了音樂教育是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強調了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教學大綱、《總體規(guī)劃》等文件法規(guī)的實施,全國中小學的音樂課程開課率大大提高,20世紀90年代末期全國中小學音樂課開課率已經達到80%以上,其中大中城市中小學開課率達到100%。
2、中等學校、高級中學中的藝術教育工作。20世紀90年代后期,全國高中音樂課程開課率達到30%,部分省市達到70%以上。高中階段對于學生加強的審美教育,對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普通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在通知精神的指導下,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開始積極推動交響音樂在全國高等學校的開展,并責成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于2000年、2001年、2002年開辦了三期《全國高等學校交響樂欣賞課教師培訓班》,累計培訓師資千余人。在短短的幾年內,交響樂課程在全國高等學校得到了普遍的開展,成為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學校藝術教育體系建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各級學校藝術教育各自為政,尚未形成體系
縱觀各級學校的音樂大綱和教材,由于缺乏緊密的銜接和參照,小學與中學、中學與大學的教學內容經常出現(xiàn)重復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不僅造成不必要的教學資源浪費,而且使音樂教育體系失去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有悖于我國現(xiàn)行教育方針,不利于藝術教育體系的形成。
(二)中小學音樂教育在許多方面尚無法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
1、中小學藝術基礎教育不注重基礎培養(yǎng)的問題?,F(xiàn)行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和教材均有程度偏難、內容偏多、求大求全的傾向。中小學音樂教育過分強調音樂知識、技能的掌握,在教學方法、形式上不注意音樂學科的特點,忽略了對學生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2、高年級開課率低使得藝術教育課程銜接產生斷層的問題。高中增開音樂欣賞課程以后雖然結束了中小學和大學階段之間長期存在著藝術教育斷層的問題,但“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由于受到升學的壓力,高中階段開設藝術類課程往往無法取到預期的效果。藝術教育的斷層現(xiàn)象不僅無法完成階段性的教學任務,還會破壞各級學校教育之間的連續(xù)性,對高一級學校開展藝術教育帶來隱患。
3、各地中小學藝術教育發(fā)展仍然很不平衡。由于藝術教育設施投入和師資數(shù)量等問題,很多地區(qū)的學校藝術教育仍然很落后,這一點在農村學校尤為嚴重。
(三)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中小學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給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帶來困難。由于各地基礎藝術教育發(fā)展水平不平衡與落實情況的問題,造成高等學校入學學生藝術教育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影響了藝術課程開設的統(tǒng)一性。
2、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課程開沒缺乏統(tǒng)籌規(guī)戈。由于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開展的較晚,時間也長短不一,使得一些開展較早的學校已經形成了較為全面的藝術理論課程與藝術實踐程結合、各個藝術門類綜合的藝術教育課程結構。對于一些起步較晚、師資缺少的學校,最多只能開設國家教委規(guī)定的交響樂欣賞課程。
三、今后我國學校藝術教育體系建設的改革探索
(一)切實落實中小學基礎藝術教育
1、徹底扭轉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師資匾乏、教學設施落后的局面。中國85%的學校在農村,70%的學生在農村,但是表村藝術教育卻是整個國民教育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梢?,解決農村藝術教育中的困難不僅是全國學校藝術教育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最迫切的問題。
2、解決中小學高年級音樂課開課率低的情況,端正學生家長乃至學校的藝術教育觀念,使學校、家長、老師、學生充分認識到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對于人終身素質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加速“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工作。
3、認真貫徹“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方針。將加強藝術修養(yǎng)、提高審美素質作為藝術教育的主要內容,修改有關重技術、輕審美的教學內容,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切實將素質教育的基礎工作做實。
(二)規(guī)范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
普通高等學校階段的藝術教育雖然是藝術素質教育的延續(xù),但決不應該是基礎教育的機械重復。高等學校的藝術教育在完成了學生人學階段的銜接教育之后,更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在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前提下,加強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修養(yǎng),使人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以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科學文化素質及身心素質等全面素質,從而培養(yǎng)出適應新世紀需要的知識人才。
(三)建立全國各級學校藝術教育交流機制
1、作為藝術教育的指導機構,各級教委和藝術教育委員會應該統(tǒng)籌規(guī)劃各級學校的大綱、教材標準,對于教學內容消除重復、分散難度。公務員之家
2、加強小學、中學與大學藝術教育之間的溝通與聯(lián)系,經常舉辦跨區(qū)域的各級學校綜合的藝術教育交流研討會,交叉探討、積累經驗、總結成果,及時溝通教學信息、通報教學動向,更新、調整教學內容。
3、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建立全國聯(lián)網的多媒體藝術教育素材庫、教學資料庫及遠程教學網絡,將先進的教改成果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并做到資源共享,帶動藝術教育不發(fā)達地區(qū)的共同發(fā)展。
4、建立由學生、家長和各級學校共同組成的藝術教育共建體系,在小學生人學之初就根據(jù)自身情況制訂長期的藝術教育成長計劃,為學生的終身化藝術教育發(fā)展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