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學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狀況論文
時間:2022-02-05 02:42:00
導語:剖析中學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狀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從對于學生當前學習狀況及學習心理的把握、對于學生的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和表達、對于教學方法的設計運用、對于自我教學風格的把握等四個維度來考察中學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狀況,可以在分別按照每一個維度的基礎上綜合評價教學能力的整體發展水平,有利于中學教師教學素養的全面提高。此外,以這四個維度來評價中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也是對教育理論的探索創新。
關鍵詞:中學教師教學能力教學能力的四個維度
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學教師更加關注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探究、發現能力。但是,在很多課堂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由于教學效率不高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情況。究其原因,恰是因為教師注重了教學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學的內涵,忽視了對教學基本功的自我培養和發展。筆者認為,在新課改背景下完全有必要強調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的全面性和階段性要求,為教師的自我成長提供參考和幫助。下面,試為成長中的教師提供一份自我發展的參照。
一、考察教學能力的四個維度
1.對于學生當前學習狀況及學習心理的把握現代課堂教學的基本目的是使全班的同學能夠高質量、高效率地學習必須的文化知識,達成目的的基本方法是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實施不同的教學過程來引導、幫助個體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過程。所以,上課前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及學習心理是至關重要的。
2對于學生的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和表達相同。教師有了高度熟練地掌握、運川這些知識的能力,才有可能把它們完美地呈現給每一個學生。
3.對于教學方法的設計、運用
人們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有法是指總要有把知識呈現給學生的方法,對于不同學生總能找到最適合于他當前學習的教學方法;但無定法是指對于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生也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掌,...各種教學方法。
4.對于自我教學風格的把握
教學風格是指每一位教師都具有的某種教學特色,比如,有的教師善于講解,有的善于演示,有的善于組織學生討論等等。一位教師一旦形成了其教學風格,就總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二、教學能力四個維度的發展階段
1.學生當前學習狀況及學習心理的把握
對于學生當前學習狀況及學習心理的把握司劣為四個階段。首先,剛剛成為教師時,總是把土大學時(或者考取教師資格證之前)從書本上所了解、掌握的學生心理特征作為基本依據。難免主觀臆斷和單調片面。其次,工作二年至三年之后,知道通過作業的完成情況和課堂發言情況來了解個別同學的學習狀況更為直接、可靠。必要時與學生面對面直接交流來了解情況。第三,工作五年至六年之后,有上進心的教師還會通過其他教師、其他同學、學生家長等渠道來進一步了解某些同學的學習狀況。現在,有的教師還通過網絡與學生交流才;一解情況、溝通思想。第四,通常在工作十年之后.有的教師就已經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這樣的教師為數不多。
2.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和表達
對于學生的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和表達可分為四個階段。首先,剛剛成為教師時,總是把上大學時在知識上的不足補起來,并嘗試從教的角度去重新組織知識,找出更為深刻的知識結構。其次,工作五年之后,往往對于所教內容比較熟悉,知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并有適當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完成學習任務。其中,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是使學生快速進步的最佳方式。第三,工作十年之后,有的中學教師還能使用大學的知識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善于幫助一些學有余力的同學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學知識體系,為國家培養一些特殊人才。比如,有些特級、高級教師在培養少數中學生參加奧林匹克競賽方面就卓有成效。第四,通常在工作十五年之后,有的教師就已經知道用什么樣的方法使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獲得比較滿意的學習效果。他們善于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善于把“啟發式的問題”轉化為“算法式的問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培養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鉆研精神。這樣的教師具備了教育專家的某些特質。
3.教學方法的設計、運用
對于教學方法的設計、運用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剛剛成為教師時,總是把教學法類教材上介紹的各種教法加以運用,從中找出使用便利并比較有效的兒種方法廣為應用。當然,其中總是少不了講授法。其次,工作三年至五年之后,往往形成一些習慣,比如某些知識總是采用某些教法。如果某位教師缺乏工作熱情和教改勇氣,那么,他的教學就可能不斷地重復下去。習慣進一步加強了。第三,工作十年之后,有的中學教師在熟練掌握各種教法的基礎上積極探究針對不同的學情、不同的教學任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效力,使全體學生在各個方而都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4.自我教學風格的把握
對于自我教學風格的把握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剛剛成為教師時,基木上沒有教學風格的意識,只是下意識地去發揚學生喜歡、同事贊賞的教學方式,盡量避免去做大家都不喜歡的事情。其次,工作六年至七年之后,往往形成一些好的教學特色。比如有的教師擅長探究式教學,把問題設計得系統完整、由淺人深、環環相扣、前后呼應,使學生如同科學家一般,經歷一番艱難困苦而最終撥云見日、豁然開朗。有的擅長講解式教學,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忽而如溪流涂涂,忽而如劈云飛瀑,使人屏心靜氣、洗耳恭聽、如醉如癡。第三,工作十幾年之后,有的中學教師完全形成了自己的極具藝術性的教學風格。需要講解時則條理清晰,絲絲人扣,寓情寓景,活靈活現,使聽者如身臨其境,大徹大悟;需要探究時則由一個問題進人主題,草灰蛇線,綿延不斷,解一問而通全篇。一堂課需要講解則詳略恰當,需要探究則追索發現,需要討論則隨時辯答,不拘一種教學方式,只要效果完好即佳。隨時而動,隨機應變,隨心所欲,鬼斧神工,渾然天成。此謂教學與藝術的高度統一,達此境界者不知凡幾。
三、教學能力發展的三個層次
1.把四因素初步結合,側重知識傳授
許多教師都可達到這一層面。他們基本上能夠勝任教師工作,但是缺乏創造性和改革熱情,易于墨守成規和不思進取。
2.把四因素有機結合,側重能力培養
少數教師把上訴四因素結合得比較好,教學中側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盡量使學生學會學習。同時,他們勇于教改,注重自身培養,積極探索好的、新的教學方式,按照學生的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
3.把四因素完美結合,側重個性發展
極少數教師把上訴四因素結合得非常好,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側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盡量使每一個學生獲得最大進步。同時,他們的教學完全就是藝術的享受,學生在最佳的環境里以最好的方式獲得最大的效益。
- 上一篇:剖析中職德育課教學方法的創新論文
- 下一篇:中小學音樂課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索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