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如何轉化學困生研究
時間:2022-06-28 09:54:00
導語:透析如何轉化學困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可以借助學生的獨特力量,監督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例如,我帶的是兩個班的數學,每個班級有六十余名學生,并且都是農村少數民族學生,每次考試都會出現十幾個個位數,甚至會出現考零分的同學。而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也確實沒有時間去經常照顧學困生,給他們“開小灶”。無奈,我動用了全班其他同學,四人一組,把學困生插到每個組,讓其他三位同學每天出十道左右的題目給出學困生,并盡可能教會。從此之后的每次考試中,再也沒出現過考個位數或零分的同學,而且,幫助學困生的那些同學,不只不覺的也提高了不少,對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
一個班級肯定有好學生,也有差學生,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千萬不能因為差生學習不好或表現不好而放棄對他們的培養與轉化。這些學困生真的無藥可救了嗎?老師的冷眼相看,是把他們推向更為錯誤方向的助力。我們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我們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最終做到“百花齊放”。
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系統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所以作為教師要深入下去,根據學生平時聽課、作業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習慣、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等情況,再結合平時大小考試成績情況,找出學困生成績差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困難,從而走上正常的學習軌道。
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訓,通過與教育同仁的探討與交流,以及不懈地求索,我對學困生的轉化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要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鼓勵、因勢利導,以此作為促其進步、轉化的誘因,那么差生就有可能向不差、很好方面轉化。與此同時,向差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以其獲取的成功消除他們的壓抑感和自卑感,從而增強搞好學習的信心,使他們“抬起頭來走路”,這樣就可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困生一般學習興趣較差,但他們往往對其它事物感興趣,因而,我們應注意觀察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從而使他們樹立能夠學好的信心,并加倍努力把學習搞上去。比如:有的學生雖然紀律差學習不好,但字寫得很好,有的學生愛干凈、喜歡集體活動,有的學生對父母孝順,重義氣、說實話。哪怕有一點可貴之處,我都及時表揚鼓勵,例如有一位學困生,由于成績差,感到前途無望、找不到出路,失去學習的興趣,但通過一次書法比賽,獲得第一名,我就以此為契機,對他大加鼓勵。他突然發現,一輪紅日正從自己的胸中冉冉升起。從此,他積極、樂觀,既努力補習文化,又潛心練習書法,由被人蔑視而變為被人稱道。抓住契機,使“閃光點”發揚光大,進而激發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榮譽感。
其次,我們要愛學生,也要讓學生愛我們。把每一位學困生是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親人。學困生在班級中常被學生鄙視,有些教師也指定他們拖班級的后后腿。在社會上遭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長的訓斥。心里有一種壓抑感,存在厭學情緒,自信心不強。對于這些差生,首先要動之以情,然后才能曉之以理。要鼓勵同學們多親近、多信任、多關心、多鼓勵他們,并對他們進行熱情幫助。當我看見學困生抄襲其他同學作業時,我不但不責備,還主動將最好學生的作業本借給他們抄,并叮囑他們要“一抄、二讀、三背”,第二天上課,有意識地叫學困生站起來口頭做一遍,同樣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每次單元測驗,我都將成績有進步的差生名字提出來及時表揚,讓他們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歡樂及喜悅,有些學困生的頭腦反應稍慢,有時一個簡單的時態講幾遍還不理解,我不厭其煩地再多講幾遍;有時想辦法編成順口溜,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直到他們聽懂為止。無數事實證明,學困生有消極性,也有積極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違反紀律的行為,也有守紀律的愿望。他們畢竟是十三、四歲的孩子,教師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輕微的觸摸都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切忌向家長及班主任告狀。只有我們給他們以無私的、真誠的愛,我們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同樣地,只要他們喜歡上了這個老師,也就愛屋及烏地喜歡上這個老師所教的學科,自然會加把勁的。
再次,要制定和學困生相應的教學目標。一定的學習目標是學生獲得學習動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沒有奮斗目標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對每位學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給他們制定了短期學習目標、長期學習目標(一學期),而且經常檢查這一目標,及時修改目標,一旦發現目標給他們訂得過高或過低,就逐一幫助他們修正,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另外,可以借助學生的獨特力量,監督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例如,我帶的是兩個班的數學,每個班級有六十余名學生,并且都是農村少數民族學生,每次考試都會出現十幾個個位數,甚至會出現考零分的同學。而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也確實沒有時間去經常照顧學困生,給他們“開小灶”。無奈,我動用了全班其他同學,四人一組,把學困生插到每個組,讓其他三位同學每天出十道左右的題目給出學困生,并盡可能教會。從此之后的每次考試中,再也沒出現過考個位數或零分的同學,而且,幫助學困生的那些同學,不只不覺的也提高了不少,對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也要尋找問題的根源,盡力幫助解決。造成“學困生”的原因因人而異,或來自不幸家庭的環境影響,或某些意外事件的刺激,甚至是教師不適當的教育方法等因素造成的。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學生生活,進行個案分析,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及好惡等方面的詳細情況。
- 上一篇:銀行科個人工作情況報告
- 下一篇:鄉鎮小學學期德育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