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提問形式探析

時間:2022-01-03 01:42:00

導語:課堂上提問形式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上提問形式探析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傳播知識,開發智力,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是師生交流的主要途徑。課堂提問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所提的問題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總結課堂教學的實例,我覺得課堂提問的高效性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提問要適時

教師在課堂上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提問,才能使教學靈活有效。這個時機主要是:

一是在學生學習情緒需要激發調動的時機。一般教學一開始,學生的情緒大多處于平靜、期待的狀態。要讓學生馬上進入本節課的情境之中,就有必要設計一些新穎有趣的問題來導入。

再是在研究探討新知識的時候,在學生尚不完全明確的時候,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在設計教學環節的突破點時,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問題提得要有代表性,能突出重點。

三是在學生思維受阻的時侯。在學生的學習出現盲區或者思維出現阻礙時,教師要及時以問題加以引導啟發。

四是每當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快要完成或已經完成的時候,學生會有思維活動暫停的狀態。此時,教師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啟示學生知識是無止境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提問要適度

課堂問題設計的難易要有層次,它必須是與學生的認識水平相當的,要循序漸進。首先要恰當,也就是恰到好處地掌握提問的頻率。問題的設置應疏密相間,要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每個提問之后,要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這樣才符合學生思維規律和心理特點。再是要適度,就是問題提得要準,要富有啟發性,要根據具體內容提出,難易要適度,要有針對性。

提問的對象要明確:基礎知識提問就要面對中等生和差生,而知識難點的提問應面向優等生和良好學生。每堂課的問題設計都要有廣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體學生。有位教育家說過:“要把知識的果實放在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位置。”這個比喻告訴我們,課堂提問既不能讓學生望而生畏,又不能讓學生不動腦筋就輕易答出。要讓學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適度的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通過積極的思維取得成功就能增強學習信心,保持對學習知識的興趣。

三、提問要有趣味性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和思考。因此,課堂問題的設計必須新穎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譬如,我在教學《竊讀記》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我”竊讀時的復雜心理,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在書店里因為長時間看書而不買書,遭到書店管理員驅逐的經歷呢”很多學生馬上舉起小手。我又問:“那在這樣的情形下,你讀書時的心態是怎樣的?”我就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我”和書店管理員,并要求學生邊演邊用獨白的方式把各自的心里的想法說出來。學生興趣高漲,孩子們在切身的表演中體會到了書中作者的竊讀的復雜心理,課堂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當學生為尋求答案而努力研究獲得成功后,他們會為自己的成功感到振奮和愉悅。

四、提問要富有創造性

課堂問題的設計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反應,更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創造性的提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品質。要是開放式的問題,答案不能唯一。問題要帶有一定得假設性,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使其產生多向聯想,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教學《珍珠鳥》這個故事時,為了讓學生加深對作者的愛鳥之心的理解,我是這樣想的,如果直接問學生“作者對鳥的愛深嗎?”那么學生肯定會一下就回答“深。”這樣設計問題就沒有一點意義了。我啟發學生道:“如果我掀開葉片往里看,管它,大動聲色,小家伙會怎么樣”這下學生的思維就像決堤的洪水一發而不可收了。有的說:“會嚇跑的。”有的說:“它一定會非常害怕,心里一定會對我產生恐懼,說不定它再也不會鉆出籠子,和我和睦相處了。”有的說:“小家伙一定會躲著我。”有的說:“它心里可能會說,這個人,真嚇人,太恐怖了!”大家討論各種情況,答案不唯一。這樣的提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完成了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了作者在生活的細節中表現出來的愛鳥之心。達到了課堂的有效,高效。

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一個好問題具有較好的拓展性,能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僅僅停留在“是”或“錯”的機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上有所建樹。課堂的環境是個變數,隨時都在變化。課堂提問要表現出更多的靈活性和有效性,讓課堂真正的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