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藥物治療學PBL教學運用

時間:2022-06-28 05:43:40

導語:臨床藥物治療學PBL教學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藥物治療學PBL教學運用

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高等教育教學領域,特別是專業課教學中一種綜合性和廣泛流行的改革,全世界許多院校已經開始實行PBL教學[1-2]。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自2005年啟動PBL教學以來,各個學科積極探索其方式方法。由于PBL教學改革是在某一班級的專業課程展開的探索實踐,因此,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的主流傳統教學模式對PBL教學模式的影響作用巨大。作為藥學專業學生的一門主干課程來說,臨床藥物治療學是聯系醫學與藥學的橋梁課程,它涉及眾多的基礎學科,如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及藥物學等。其主要任務是運用藥學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針對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發展過程,依據患者的生理、心理和遺傳學特征,制訂和實施合理的個體化藥物治療方案,以使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并承受最低的治療風險[3]。該課程與臨床實際用藥聯系密切,以往教學中所有知識滿堂灌的現象令學生學習相當吃力,缺乏學習興趣,單純為應付考試而學。針對此種情況,臨床藥學教研室對臨床藥物治療學的教學實行pbl教學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總結了臨床藥物治療學教研室的PBL教學改革實踐,并提出完善該教學模式的意見和建議,以期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爭取達到更優的教學效果。

一、PBL教學改革實踐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臨床藥學專業臨床藥物治療學課程開課時間為四年級的第一學期,教學時數為70學時,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過藥理學、藥劑學,對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的理論知識、藥物的劑型已經掌握得很好,故迫切需要繼續學習關于合理用藥方面的知識,教研室根據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臨床藥學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定案例版臨床藥物治療學的總論部分、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血液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泌尿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腫瘤及急性中毒的藥物治療,總共分成14周,每周5學時來完成教學計劃。由于該門課程的知識更新相當迅速,故需要教師在備課時查閱相關藥物治療方面的進展以及關于治療措施的一些新的觀點等。

(一)教學內容分配及教學計劃

在具體教學內容的分配時,把總論內容分為4個階段進行,第一周,先在課堂上向學生充分解釋PBL教學的優勢、特點及其具體規劃,然后從總體上講解關于總論中基礎知識的難點,提出需要學生分組研究的問題。第二周和第三周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并且借助網絡、圖書館等設施,查閱關于研究問題方面的資料,并以報告的形式寫出。第四周,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報告自己關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同學之間就相關問題進行辯論。在各論內容中,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藥物治療應用3周,其他內容分成兩大部分,每個小組各選一感興趣的命題進行研究,寫出綜述并對綜述相關內容作出最后答辯。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僅對部分關鍵內容作出指導,并在每一階段辯論結束后,就相關用藥問題作出補充及對一些錯誤觀點進行糾正[4]。

(二)積極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由于該課程內容多,而學時數相當有限,如果學生應用板書多又工整,必然占用較多的課堂時間;如果板書太少,或者板書太潦草,會造成學生對相關問題理解的失誤,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故教師要求學生在作相關報告時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消耗,同時建議學生必要時應用動畫增加同學對該事件的興趣。例如,反應停致海豹嬰兒事件、胰島素注射部位等,利用圖片將難記憶的知識點形象地呈現在同學面前,以加深同學的印象,使同學深切理解相關知識。

(三)逐步開展雙語辯論

國外臨床藥學發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臨床藥學的理論體系、完整的臨床藥學人才培養方案和合理的臨床藥學實踐制度[5]。作為一門快速發展的前沿學科,臨床藥物治療學要求藥學專業學生能夠及時更新專業知識,跟上學科發展的速度,適宜采用雙語的方式對相關問題進行辯論。故我們向學生推薦一部分英文原版教材,建議學生在展示多媒體報告時加入專有名詞、術語并在作報告時讀給同學。雖然初期應用時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但學生適應之后,表示“在讀相關英語專業文獻時,輕松而又愉快”。雙語辯論主要由三個層次組成:(1)簡單滲透,即以中文為主,報告時穿插部分專業英語詞匯;(2)整合,即報告時交替使用中英文,能夠用英語表達中文;(3)雙語思維,即學生應用中文和英文來辯論[6]。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生只能做到第一層次,在熟練之后,尤其是后面的章節中,逐漸向第二個層次過渡,爭取使其英語應用能力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二、深化PBL教學的舉措

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得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要求臨床藥學教師藥學知識的更新也越來越快。首先,為保證臨床藥物治療學順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臨床用藥能力,最為重要的是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僅要求教師通過現代醫學的先進手段搜集和掌握醫藥信息、及時更新知識,還要求教師定期進行專門化培訓。在授課之余進入藥劑科參與藥師的工作,進入臨床科室從事臨床藥師的工作實踐,用臨床藥學思維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其次,要求病例與理論相結合。藥物治療學實踐性很強,正確的藥物治療臨床思維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形成[7],通過對疾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的分析,得出合理的臨床應用藥物。因此,我們在將來的PBL教學中將有選擇地引導學生進行典型病例討論。例如“,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藥”部分內容的辯論可以采用病例討論的方式進行。這種方法將PBL教學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三,對于學生來講,改變了之前上課就是聽課的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改為現在的主動學習,需要其充分利用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對學習的渴望更強烈,學習效率更高。

三、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考核體系

改變原有的單純依靠成績的評價模式,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考核體系。臨床藥物治療學的考核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期末考試(占50%,主要考核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綜述成績(占30%,主要考核學生對知識縱向和橫向的理解與掌握)、小組成員互相評分(占10%,主要評價學生在整個小組共同學習過程中的貢獻)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成績(占10%,主要評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PBL教學的優勢與不足

(一)PBL教學的優勢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充分認識到PBL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的優點。首先,最顯著的特點就是PBL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實用性,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PBL教學模式還使學生學會文獻資料的搜集,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對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訓練。

(二)PBL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PBL教學模式對教學條件、教師的水平及學生的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故存在以下問題:(1)教師臨床經驗不足,臨床用藥知識面不夠,因此,臨床藥學教師不僅要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結構,而且要積極參與臨床實踐,擴大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2)PBL教學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需要學生應用更多的課余時間去完善知識體系,故對有些學生,尤其是考研的學生來說,雖然有興趣,但是不想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課堂的積極性也不高;(3)課堂辯論時,辯論內容容易寬泛化,故教師應時時提醒,避免偏離主題;(4)雖然學校圖書館、網絡資料配套設施豐富,但是,使用學校網絡需要付費,學生查閱資料受到限制。

總之,PBL教學模式能夠在藥學專業學生的臨床藥物治療學教學中起到提高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作用,學生能夠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收集資料,對于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益處,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藥學專業人才。而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現有的條件下,逐步向PBL教學模式過渡,希望這種教學模式在藥學專業學生教育全過程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