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構思
時間:2022-07-12 11:18:40
導語:課堂教學構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是對教學實施的預想。只有科學藝術的教學整體設計,才能使學生醉心于學習,積極探索取得最佳學習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除了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之外,還要精心設計教法,即搞好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科學藝術的課堂教學整體設計從五方面著手,下面就以歷史和語文的課堂教學為例來說明。
一、精設導語,激發興趣
導語是一堂課的開篇,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和注意力等。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新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讓學生愉悅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導語的設計可遵循“激發興趣,設置懸念,觸及重點,創設氣氛,切記啰嗦”五個原則。無論采用什么形式的導語,都要短而精,富有啟發性和藝術感召力,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獲得成功。例如,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一課,內容枯燥,然而我在教學中進行了如下導語設計:“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你們去旅游看看兩宋的經濟,好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好”。我緊接著問學生:“我們帶什么錢幣去啊?是人民幣嗎?”這個問題把學生強烈地吸引住了,都積極地去看書思考。這則富有感召力的導語設計為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使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好的導語對課堂教學,不僅從內容上,而且從學習心理上對學生起著導向作用。所以,教師對導語的設計要非常精心,這是實施課堂教學整體設計的關鍵。
二、巧妙過渡,銜接自然
課堂上,教師巧妙的過渡語可為每一個教學環節做好思維導向,使不同的內容之間銜接緊密、自然連貫,讓學生感覺主線鮮明,整體性強。所有課堂教學應仔細推敲過渡語,這樣做不僅使教師講得順暢,學生聽得明白,還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大有裨益。仍以上面提到的七年級歷史《經濟重心的南移》為例,在學習時教師可設計以下過渡語:1.我們先去宋朝的田間地頭看看農業情況如何?2.參觀了農業再去看看手工業,看看能買點什么紀念品?3.再去看看商業大城市和海港好嗎?從上面的教學設計看,整個課堂教學沿著過渡語,明晰了內容,合理推進,自然得體,使得所有教學內容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方法靈活,注重實效
文科要講的內容往往是龐雜瑣碎的,因此教師要把諸多教學內容巧妙的組織起來,以科學藝術的手段組合,這將為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一堂課如果沒有科學藝術的整體設計,從頭至尾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進行平推式的教學,其結果往往是教師費力,學生煩膩。所以,教師只有積極探索教學手段的靈活藝術性,才能使學生走上一條輕松愉快的學習道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來選擇教法。只有針對教材、學生實際設計出的教學發方案才是切實可行的。教師應將教學內容、形式、方法結合起來設計教法。一般來講,一個單元乃至一堂課可能是一種教法為主,也可能是兩種或者多種方法的優化組合。“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是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并順利完成教學目的的,便是好的教法。進行科學的教學整體設計,教師還應注重實效性,切不可在形式上一味追求,如果不顧教學效果生硬搬用某種教學模式,效果必定不好。教師必須明確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是為達到教學目的而服務的,離開教學目的去追求教學形式的方法,不僅無益于教學質量,而且還會浪費教學時間。
四、選作練習,課外延展
當內容學完后,教師應指導學生整理課堂所學知識,把零散的知識歸納成系統的內容,并復習鞏固。為鞏固強化效果,加深對有關知識的理解,促進知識的運用,教師應要求學生完成一定量的練習題,進行練習是促進轉化能力的中間環節。練習題可選用課后的,也可以另外編寫習題,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編習題或寫讀書筆記。課外延展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完成由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過程,它是拓寬學生知識領域的一條途徑。例如,《土地的誓言》一文,作者抒發了對故土的熱愛眷戀之情。學完本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對故土之思的詩句,還可以寫個以故鄉為話題的片段。這樣緊跟教材,同步練習,既拓展了學生思維,又鍛煉了寫作能力。練習題及課外延展內容,教師必須檢查、講評,將完成的情況及時向學生反饋,激勵好的,糾正錯的。
五、科學板書,增強效果
板書設計使教師用準確凝練的文字、生動的圖示等對教學內容所做的概括,它是落實教學目的的藝術手段之一。板書便于學生加強記憶、理解、鞏固有關知識,具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特點。所以,好的板書能提高教學質量。不管使用何種板書,一切以便利教學為前提。好的板書設計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學的眼睛。所以,教師必須設計具有審美價值的板書設計,使板書真正起到增強教教學效果,開拓學生智力的作用。總之,課堂教學整體設計關系到教學的難與易、簡與繁、成功與失敗,所以課堂教學整體設計必須用心。相信只要我們深入鉆研教材,更多更好的教學整體設計會源源不斷地被創造出來。
- 上一篇:城管局違法停車實施意見
- 下一篇:交通運輸能力預測量子神經網絡應用
精品范文
10課堂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