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護理教學實踐研究

時間:2022-10-10 03:36:53

導語:糖尿病護理教學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糖尿病護理教學實踐研究

[[摘要]目的目的:探討小組合作教學法在糖尿病護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68例急診科護生隨機分為研究組(小組合作教學法,34例)和對照組(傳統(tǒng)帶教法,34例),對比兩組出科考核成績及其對各自帶教方法的滿意程度。結果:研究組出科考核成績及帶教方法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糖尿病護理教學實踐中以小組合作教學法帶教,確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生對糖尿病專科知識的學習興趣及效率,促進其成長為具有較高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yè)性護理人才,致力于糖尿病患者的精心照護與管理。

[[關鍵詞]小組合作教學;糖尿病;護理教學;急診科;護生

糖尿病是一種需要終身依賴藥物控制病情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在近年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而健康理念尚未系統(tǒng)形成的情況下,其發(fā)病率逐年升高[1]。為使糖尿病患者所獲得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得以可持續(xù)發(fā)展,臨床應加強對護生的培養(yǎng),以科學有效的新方法實現(xiàn)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移,強調動手能力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從而培養(yǎng)綜合素質較高的應用型護理人才[2-3]。小組合作教學法最早由美國提出,其是通過異質學習小組的建立,以教學因素之間的良好互動促使小組成員獲得自主性發(fā)展,以小組整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的一種教學方法[4]。秉承“自主合作、問題解析式學習”的帶教理念,我院就糖尿病護生帶教采用了小組合作教學法,并取得了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至我院內急診科實習的護生68例,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4例。其中研究組男5例、女29例,年齡19~23(21.2±0.4)歲;文化程度:大專25例,中專9例。對照組男4例、女30例,年齡18~23(20.8±0.6)歲;文化程度:大專26例,中專8例。兩組護生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行傳統(tǒng)帶教,帶教老師遵照實綱要求完成帶教任務,集中進行專科知識講授,幫助護生解決實習中遇到的難題。研究組以小組合作教學法進行實習帶教,具體如下:①遴選專業(yè)素質較高、帶教經(jīng)驗較豐富的護士負責帶教,并進行相關培訓,使之切實掌握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宗旨及精髓。②在了解所有護生的性格特征、學習成績及動手能力后,進行異質分組,但各組間成員構成趨于同質;通過民主競選出小組長,負責小組成員及小組與小組之間的關系協(xié)調和分工協(xié)作,最大程度激發(fā)小組成員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③指導護生收集病例資料,了解糖尿病的好發(fā)人群、臨床表現(xiàn)及基礎的臨床疾病知識和護理常識,帶教老師以教學內容需要提出既具代表性同時兼具新穎趣味性的問題進行組內討論,以組為單位初步提出解決方法及思路,意見不統(tǒng)一之處予以重點標注,并作為下一步文獻檢索的側重點;通過文獻檢索了解最新的糖尿病治療指南、糖尿病足實驗室預警指標及大規(guī)模臨床數(shù)據(jù)結果等。④在組內討論、文獻查詢仍未得到妥善解決的問題可與其他小組成員討論,尋求幫助,帶教老師可予以必要點撥,引導其正確解決問題;隨后由帶教老師隨機抽取5個小組進行情景模擬考核,并由小組長進行組內合作學習成果的匯報和書面報告,以便日后查閱和分享學習;其余5組在觀看后予以針對性評價,以提高其專注傾聽、觀察和歸納總結的能力。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護生出科考試成績,分為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兩項,各50分,總分越高者學習效果越好;統(tǒng)計匿名教學滿意度調查,從自學能力、學習興趣、操作技術、團隊合作與競爭意識、信息收集與歸納能力、個人專業(yè)發(fā)展等為調查項,各項分值以5分計,3分以上為滿意[5]。1.4統(tǒng)計方法。計量資料以均值加減標準差(xˉ±s)表示,兩組間均值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t′檢驗。計數(shù)資料兩組構成比和等級資料比較,以頻數(shù)(f)、構成比(P)表示,采用Fisherχ2檢驗;均由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α=0.05。

2結果

2.1出科考核成績。研究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成績及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教學滿意度。研究組對其所用教學模式各方面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為常見和高發(fā)的慢性疾病,且可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給患者本人及整個家庭均帶來極大的精神傷害及經(jīng)濟負擔[6]。因本病當下并無根治性措施,故臨床護理及自我效能的提高對血糖控制極為重要。實習是護理專業(yè)學生由學校轉至工作崗位的過渡,是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至實踐應用的初步階段[7-8]。此階段注重對護生的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實操技能等的培養(yǎng),對臨床護理服務整體效果的提升將產(chǎn)生積極影響,有效降低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率,提升護理質量[9]。傳統(tǒng)的師徒式帶教模式下,護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被充分調動,同時缺乏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實習教學要求的完美達標及日后工作能力的快速提升[10]。小組合作教學法則有效彌補了這一缺陷,其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①通過對不同特質小組成員的組建,使每個人均可從對方身上學習到自身所欠缺的能力,并以民主競選小組長,增強團隊凝聚力,更好地發(fā)揮互助學習、共同探討的作用。②以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或帶教老師提出的難題為導向,在組內共同討論,并進行資料檢索及查閱,對初步形成的解決方案進行驗證,籍此獲取先進的糖尿病護理知識,以指導日后工作。③組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尋求他組予以幫助,提高護生的協(xié)調統(tǒng)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使之明白護理工作非一人之力即可完成,而需醫(yī)護人員共同配合;此外,在考核中帶教老師進行隨機抽取,考核成績以小組為單位,因此各護生不僅需要做好自身工作,更需要幫助和指導他人規(guī)范操作,小組成員間是榮辱與共的合作關系,以此培養(yǎng)其合作、參與意識和共同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④在情景模擬表演的過程中,護生在扮演角色前需與患者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并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方可使其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其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他觀看情景模擬的護生則需要仔細觀看,并進行針對性簡評,鍛煉其觀察能力及歸納總結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的研究組出科考核成績及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均高于采用傳統(tǒng)帶教的對照組,提示這種以學生為中心、以老師為引導的小組合作教學法確可對護生進行各方面能力的綜合鍛煉,提高其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護理教學實踐中以小組合作教學法帶教,確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生對糖尿病專科知識的學習興趣及效率,促進其成長為具有較高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yè)性護理人才,致力于糖尿病患者的精心照護與管理。

作者:蔡芳 陸美紅 鄭芳 單位:福建省寧德市閩東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