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時間:2022-07-13 09:03:05

導語:圖書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1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圖書館造就了大批影響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有志青年。20世紀初,報紙、雜志、圖書乃至手抄本構成了傳播革命思想重要途徑。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就以閱覽室的形式宣傳革命,出版和收藏諸多宣傳革命的小冊子,培養眾多有理想、有抱負的仁人志士。把北大圖書館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搖籃,、惲代英、蕭楚女積極地投身到宣傳革命理論的活動中,從此,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負的青年走上了中國革命道路,為新中國的解放做出了杰出而偉大的貢獻。

2高校圖書館為大學生廣泛學習提供保障

我們今天已經進入數字網絡化新時代,圖書館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青年學生理想信念的樹立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場所。提高思想素質、堅定理想信念的教育形式和途徑多種多樣,而圖書館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徑之一。它在鞏固課堂學習成果和豐富第二課堂活動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有數據顯示,當前大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行閱讀和學習的時間占課余時間的1/3到1/2。而在圖書館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為自己理想信念而學習占了很大的比重。圖書館為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提供了一片沃土。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文化交流的樞紐,其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由來已久。其主要表現在:①圖書館藏書是歷代社會精神的寶庫,融合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文明成果和價值取向;②圖書館不單單是給人們提供專業知識的場所,更是統治階級進行政治教化的紐帶。當代大學生在這里可以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形成自己的政治觀念和價值取向,樹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價值取向的完善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今時代,高校圖書館必須從書刊資料中心向信息情報中心、從傳播知識中心向教育中心、從文獻資料庫向思想智慧庫、從文獻的收集和整序向知識的組織和創新、從專業化服務向社會化服務轉換,不斷拓展服務職能,成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

3高校圖書館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3.1合理調整館藏文獻結構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側重于專業教育,忽略了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當代大學生的專業教育和理想信念以及思想素質教育顯得同等重要。高校圖書館必須在文獻的學科結構上和館藏布局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圖書館文獻結構調整上,就是要在保證有足夠專業文獻供學生閱讀外,還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思想道德教育相關文獻的建設,比如哲學、政治經濟學、人文地理、歷史、文學、音樂、美術、社會學、法律學、倫理學等方面的文獻應列為館藏建設的重點,形成特色和科學的體系。高校圖書館要建設綜合性的藏書體系,理工農醫類的高校圖書館要配置社會科學類的文獻;而文科類的高校圖書館要配置自然科學類的文獻。這對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理想信念大有裨益。有效調整文獻的學科結構,要注重文獻的時效性和適應性,嚴格把好圖書質量關,為大學生知識拓展、精神升華提供豐富的食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學生更加渴求知識,這就要求大學圖書館必須適時滿足大學生閱讀要求,圖書館要通過多元化的文獻載體為大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便捷的通道。多元化的文獻載體有益于提高大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效率,有益于擴大教育面和知識的攝入量,形象直觀的教育形式有益于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3.2策劃舉辦多元化的教育活動

圖書館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每年舉辦幾次讀者會,通過書評和書展的形式向大學生宣傳好的圖書,并且向學生推薦有關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樹立理想信念類的圖書,比如:領袖著作、當代經濟以及政治走向、世界名著等圖書,這樣對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提高思想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圖書館應經常策劃舉辦讀者交流會、學術研討會、讀者演講會、專家講座、展覽等活動,為大學生相互間的溝通和理解架起橋梁,搭建平臺。

3.3有效利用現代化服務手段

現代高校圖書館正在向網絡化的數字圖書館過渡,圖書館要注重網絡建設工作,充分利用校園網以及其他的網絡,對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建立起龐大的信息資源庫,迅速準確地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服務,并將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教育信息嵌入網絡。時刻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指導,把圖書館作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陣地,用優質健康的信息占領網絡。現在很多高校圖書館不單是為本校大學生提供服務,他們也采用多種形式向社會開放,既滿足學生讀者需求,更為社會讀者提供了文獻信息資源。所以大學網絡的開放性和交流性就要求以正確的輿論為導向,把黨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方針政策集中于開放的網絡中,更多地注重對青年學生的培養,讓他們人人都有理想信念,個個都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日前,清華大學的“黨員紅色網站”頗受大學生歡迎。大學圖書館在自己的網站上設立思想政治理論及人生道德品質、價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等諸多論壇,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起著引領作用。

3.4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

首先要從每個館員做起,培養過硬的思想道德品質,特別是職業道德品質。要始終堅持“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理念,關心和愛護讀者,同時也要培養館員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改善館員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知識,提升館員網絡服務的能力。館員還應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和精神風貌,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身體力行,引導大學生刻苦學習,誠實做人,踏實做事,樹立遠大理想,培育健全品格。

3.5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閱覽效率,這其中包括圖書館內部環境建設和人文環境建設。首先在室內裝飾上就要求色和光的協調溫和。所謂色就是要注重文化氛圍,室內應采用高明度淺色,地面是較暗淡的灰色,室外走廊上用字畫裝飾;所謂的光就是自然光和燈光,室內采光,光線過強就會影響學生的判斷,光線過弱就會使讀者困倦。人文環境指的是人氣,讀者在優雅清靜的環境中博覽群書,可以營造和諧而溫馨的讀書氣氛,在這樣的環境下讀書,大學生會有良好的心態,大家互幫互助,互獻愛心,也有益于他們的理想信念、政治思想素質的升華。

3.6倡導圖書館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精神一直為社會所倡導,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大學生志愿服務管理機制,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志愿服務不僅是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意志品質的考驗,讓大學生在圖書館工作實踐中得到鍛煉,學會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對待讀者,如何幫助他人,關愛他人,有利于他們更多地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發展,有利于他們心智的健康成長。志愿服務精神是激勵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力量源泉,圖書館應積極倡導志愿服務精神,建立志愿服務機制,搭建志愿服務平臺,使圖書館成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

4結語

高校圖書館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寶庫,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其重要職能。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和健全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安全可靠的網絡服務平臺,構建系統完善的理想信念教育機制,讓當代大學生在圖書館不僅能夠學到專業知識,更能汲取到古今中外的人類思想精華,從而激勵他們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張曉平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附屬藝術學校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