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產教融合課程改革可行性研究

時間:2022-04-15 08:46:12

導語:藝術類產教融合課程改革可行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類產教融合課程改革可行性研究

摘要:產教融合是產業與教育的融合,是應用技術型本科教育的本質特色,也是應用技術型本科教育與其他教育的最大區別。本文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中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基于產教融合的現代應用型教育理念,探索藝術類課程體系教學改革的方法與途徑,為同類院校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應用技術型本科;藝術類專業;產教融合;定制培養

一、產教融合的概念

產教融合是指應用型本科院校根據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把產業與教學密切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學校與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二、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上世紀90年代末,國家大力發展高等教育,高考擴招,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達到42%,目前全國近千所院校開設了各類藝術類專業,藝術類教育迅速擴張,隨之而來就是招生多與就業難的矛盾日益尖銳。究其原因,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人才培養方案過于陳舊

藝術專業類招生的顯著特征是注重專業課,輕視文化課。培養方案與市場需求有較大出入,導致一職難求的現狀。同時不少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還存在抄襲的情況,一味模仿重點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模式,課程設置上重理論輕實踐,藝術與技術脫節,缺乏以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為主的設計實踐課程,最終喪失了本校的教學特色。

2、缺乏相關的實訓教材

高校藝術類專業教材過于陳舊,大部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缺少實訓環節的講解。實訓教材開發滯后,不能滿足產教融合課程教學的需要,學生實習只能被動按照企業的工作流程進行學習,實訓課程流程不規范,實訓效果不理想。

3、師資隊伍質量與結構不合理,實踐教學水平不高

目前眾多院校大量擴招,為了滿足教師數量的需要,一大批高學歷的年輕教師成了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的主力軍,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就是理論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相當普遍,本身不僅缺乏設計實踐經驗,還缺乏教學經驗,因此在指導學生實踐操作時難免底氣不足,很難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實踐性教育;另外一部分藝術類專業教師是從傳統的美術專業或純藝術專業轉崗而來,雖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同樣缺少動手實踐能力,教學過程僅限于照本宣科。社會上有工作經驗、有實踐設計能力的設計師,受高校用人的體制限制,無法進入高校教師隊伍。

4、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

高校傳統的考核評價體系一般采取考試的方法評定學生成績,整個評價體系忽視實踐教學環節,學校教學質量的優劣主要看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水平,而實踐能力則無關緊要。面對學生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千差萬別的創新成果,現有的考核評價體系無法做出公正的評價,因此難以考查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也無法考核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二、基于產教融合的藝術類課程改革構建措施

1、定制培養,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為就業提供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我們遼寧傳媒學院就是這樣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學院在實踐教學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近年來學院以“定制式”人才培養模式為載體,建設了具有教、學、做一體,繼承、開發、創新一體,開放共享型實訓實習體系。目前已經與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建立了“定制式培養”機制。用人單位每年以合作班等形式在學院預訂畢業生,學院為企業量身定制人才。學院緊密貼近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需求辦學,實現了教育與社會需求的聯動,使學院和企業無縫對接。

2、合作開發,編制實訓教材

藝術類專業的產教融合課程,教材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針對傳統教材的實踐環節過少、時效性差的問題,學院聘請公司的專業設計人員與專業教師共同組成專家委員會,研討并解決藝術類專業課程實踐環節存在的問題,參考企業員工崗前培訓材料,共同開發或完善實踐教學的教材,這樣既能滿足學校實訓教學的需要,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解決了傳統教材時效性差的問題,縮短學生實習適應期,提高了就業成功率。

3、改進高校人才引進方法,加強實踐課教師隊伍建設

學院改變了以往的人才引進機制,在引進教師時盡可能將那些既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吸收到教學隊伍中;同時通過“定制式培養”機制,將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和專業設計人員請進課堂,擔任實訓課程的外聘教師,將素質好又有培養前途的年輕教師,輸送到實訓基地或相關部門進行實踐鍛煉,逐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這種方式,就可以組建一支以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4、建立科學合理考核評價體系,客觀反映教學效果

傳統的考核方式無法勝任評價實踐能力的任務,遼寧傳媒學院通過作品展、課程答辯和參加設計競賽等方式對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進行客觀的評價。為了保證其評價的公平性,在評價的過程中,將專業成績與綜合能力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并組織專家指導委員會進行成績審核,通過實踐考核促進實踐教學。學院將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引進了實踐教學考核環節,給予相應的學分,98%的學生在畢業時都能取得社會承認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目前,大多數高校都面臨著招生多與就業難的問題,產教融合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各大院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嚴格按市場需求培養人才,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作者:李澤 單位:遼寧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柯,韓毅宏.當前大學生成功就業的可行性分析[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7(6)

[2]周常青.工學結合的反思與內涵擴展[J].職業技術教育,2014(06).

[3]彭亮.中國當代設計教育反思[J].創意設計源,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