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實務課程改革研究
時間:2022-05-23 09:27:48
導語:納稅實務課程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內涵
1.1現代學徒制與課程體系的概念。現代學徒制是指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以德國“雙元制”為代表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的學徒制形態。課程體系具體包括課程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和課程活動方式。綜合分析,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密切結合校企雙方的價值理念,持續改革課程內容,積極培養學徒的整體素質。1.2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特點。現代學徒制包括兩方面,即傳統學徒制和學校教學,它不但揭示了時間概念,還與之前的學徒制產生較大區別。現代學徒制發展基礎便是傳統學徒制,其有效繼承與發展了傳統學徒制的內涵。為了對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深入分析,必須整體把握傳統學徒制課程體系特點。
2.1課程設計理念模糊。納稅實務課程無法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會計電算化的目的是培養優秀的企業會計人才,使其擁有豐富的稅務與會計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基于此,迫切需要基于現代學徒制改革納稅實務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努力開展實踐教學,進一步為社會輸送大量合格人才。2.2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首先,納稅實務課程雖然已經添加實踐教學訓練,但是教學重點尚未轉移至實踐技能訓練。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這一課程標準突出了系統、完整的知識學習,沒有以理論夠用為基礎,直接影響了實踐教學的實施。其次,教學內容突出講解制度,對核算內容給予了高度重視,教材內容占據較大篇幅,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存在大量交叉重復的知識,一定程度占用了大量教學時間,不利于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2.3教學方法單一。納稅實務課程一般采取傳統教學方式,更加依賴教師講解知識,學生學習十分枯燥。當前,設計與實施納稅實務課程主要通過課程教學完成,依靠教師單一的講解課堂知識。另外,由于無法普及應用有關申報納稅的先進軟件,不能全面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網絡教學尚未全面開展,影響教師利用現代技術開展教學的效率。
3現代學徒制下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
3.1課程改革思路。學生在學校中認真學習稅法、涉稅業務以及核算等課程,畢業之后在處理涉稅業務時依然束手無策,充分表明,傳統會計教學不能與實際工作要求相符。本次課改載體是企業稅務人員的實際工作內容,利用校企合作,采取現代學徒制開發和設計納稅實務課程,建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處理涉稅業務的實際能力。3.2科學選擇教學內容。利用校企合作,按照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要求,設計教學內容。以辦理稅務業務工作程序為主線,密切聯系稅務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開展教學,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解讀操作目標,在實踐操作中理解理論意義,使教學內容不僅符合教育要求,還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3.3具體教學實踐。在此利用現代學徒制,教師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企業導師指導學生實踐操作。一是具體化教學內容,按照初步設計的教學內容,要求學校教師和企業導師共同對教學內容具體化。教學載體是辦稅工作程序,以辦稅業務具體步驟為依據,把有關理論知識融入各個辦稅項目中,實際包括計算應納稅額、填寫納稅申報表等,在每個環節穿插講解稅法要素、計算納稅稅額等理論知識。二是學校案例教學法。學校教師結合教學目標,歸納總結典型企業案例,制作成教學案例,教師根據案例啟發學生分析和思考。教師設計教學案例時,應當注意突出多樣性,包含實際報稅案例、違法稅法的犯罪案例等。通過各種形式展示教學內容,圖文并茂的進行講解。三是企業現場觀摩實際操作法。企業導師組織徒弟參與企業報稅,同時引導學生計算稅額、填報申報表、稅務會計處理等,在實際工作中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報稅過程,使學生逐步提高稅務會計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企業導師帶領學生參觀稅務機關工作過程,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納稅工作程序。
4結語
納稅實務課程已經成為會計專業的重要課程,體現出極強的實踐操作性。現代學徒制逐步成為現代高效教育的重要方式,并且得到了理論和實踐教學的肯定。本文通過研究納稅實務課程改革過程中應用現代學徒制,希望可以培養實踐經驗豐富的稅務人才,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水平。
參考文獻
[1]劉萍.稅務會計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
[2]趙志群職業教育的工學結合與現代學徒制[J].職教論壇,2016(3).
作者:胡虹 單位:四川長江職業學院
- 上一篇:體育課程改革策略分析
- 下一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