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改革研究

時間:2022-07-03 08:48:04

導語: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改革研究

1面向工作過程,確定課程標準

1.1面向工作過程。面向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是根據工作任務來確定學習領域,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載體,將理論和實踐有效融合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們根據市場調研及企業需求進行職業分析,設計出圍繞典型工作任務的一系列具體的教學項目和場景,將具體項目的學習過程置身于現實的工作場景中。1.2確定課程標準。課程標準,必須明確表述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應該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通常包括內容標準(劃定學習領域)和表現標準(規定學生在某領域應達到的水平)。我們以應用為主體,以能力為中心,在內容標準上重新界定,按照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相關知識重新排列組合,摒除教材的按序排列;在表現標準上強化技能水平,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的設計與實施。本課程按照液壓和氣動兩大模塊,分別設置氣壓傳動、電氣氣壓傳動、液壓傳動、電氣液壓傳動以及典型液壓系統回路五個工作任務,以及若干項目,并在此基礎上確定詳實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素質目標,最后按照典型工作任務建立明確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

2依托實驗設備,改革教學模式

2.1教學模式。現代高職教育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要學好“液壓與氣動技術”這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課程,一支粉筆,幾張電子課件,是不足以讓學生很好地領會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加強實踐教學不可或缺,筆者就依托該實驗設備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主要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實驗室中完成的設計、安裝調試及故障檢測與維護工作。離開了服務于理論教學的教室,進入滿是新奇儀器及元器件的實驗室,首先學生厭學心理沒有了,反而是好奇心戰勝了不愛學、不想學的小心思,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了;再者,教師提出的工作任務可以由學生自己動手完成,這正是學生的強項,我們的學生多數聰明好動,可以動起來的課堂中學生絕不會睡覺或者玩手機了,課堂參與度明顯提高;最后,學生自己搞不懂的新知識新技能,再和老師一起學習,一起總結,這樣“被學習”的弊端轉化了。以典型工業實例為載體,教中做,做中學,每一個任務的完成,學生既完成了基本知識的學習,又掌握了實際工作的具體場景,掌握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就業奠定了基礎。2.2教學設計。一個學習任務我們用六部學習法來完成:(一)教師播放視頻實例,學生帶問題觀看,導入學習任務;(二)師生同步,對此學習任務進行分析;(三)教師提煉出任務必備知識點并進行講解;(四)學生設計典型實例的液壓或氣動系統方案,進入到仿真實訓室進行液壓與氣動回路的繪制及運行,如方案不可行,針對問題處進行修改,直至仿真運行結論正確;(五)進入任務實施階段,學生進入到實訓現場,利用液壓氣動試驗臺和元器件,分組完成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如實驗出現問題,學生要獨立完成故障分析與排除;(六)教師進行任務檢測,教師要根據實訓評分標準對各學習小組的任務實施情況進行打分。

3強化過程考核,細化評價標準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研究利用液體和氣體進行能量傳遞及應用的一門流體傳動與控制技術。課程實用性強,通過學習使得學生初步具備機床等液壓與氣動系統的安裝調試、使用維護、故障診斷和排除的職業能力。根據以上培養目標,筆者主要采用過程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學生課堂表現力以及實踐教學的動手和創新能力。3.1課堂表現評價。要求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教師每次課均對學生出勤及課堂表現情況進行考核并計分。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加分,原則是“多表揚少批評”。主張學生自學與創新,能力突出者雙倍加分。3.2實踐教學評價。“教學做一體化”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實踐教學的比例大大增加,建議教師依據行業企業標準建立詳實的評分標準,細化該部分的考核對于學生學習的督促作用很明顯,同時也比考核一張試卷顯得更為公平,更為重要的是,實踐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態度和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考核標準對接就業崗位,考核內容包括:良好的職業習慣,團隊交流與協作,實習態度,方案可行性,元件選擇合理性,操作準確性,拆裝規范性,故障檢修的能力,實訓時間的長短,任務完成質量以及創新情況等,

4課程改革實例

課程主要采用了“六步學習法”完成,下面以汽車液壓制動系統回路為例進行介紹:任務導入:觀看一汽車制動視頻,當駕駛員踩下剎車踏板時,我們看到了剎車片與制動輪之間的摩擦制動。任務分析:那么在踩下剎車的瞬間,發生了什么,哪些元器件的聯接使得輪胎制動了呢?我們來看汽車液壓制動系統示意圖,制動回路里包括腳剎,手剎,助力器,儲液器、制動主缸、制動輪缸以及制動器等元器件,當腳踩下剎車踏板時,推桿推動了制動主缸的活塞運動,這樣就在系統回路里產生了壓力油,壓力油推動制動輪缸的活塞運動,進而帶動剎車片向外擴張和制動輪之間形成摩擦,從而實現了減速。任務講解:在系統回路中涉及到了諸如液壓缸,制動閥等元器件,這些元器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及性能特點怎么樣呢,我們通過動畫及圖片來完成講解。仿真教學:知識具備了,接下來便進入仿真教學環節,我們引入了費斯托公司的一款仿真軟件,在此我們進行液壓制動回路的繪制,模擬及仿真。現場教學:如果仿真的結果可行,我們便進入實訓教學,分小組進行線路的連接,并運行檢驗結論,同時要具備分析故障并檢修的能力。考核評價:教師根據液壓與氣動實訓考核標準,對各小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評分。

5結語

以上是筆者對“液壓與氣動技術”教學改革的幾點體會,面向工作過程最終實現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融合,突出行業需求,強化職業素養,知識對接崗位使得學習不盲目,有的放矢。“教學做一體化”使得理論講授和實踐教學有效結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實踐證明,此次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是顯有成效的,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既有夠用的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工作實踐能力,為培養現代教育體系下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于瑤.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職業教育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職業技術,2017(16).

[2]劉美靈.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高職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職教論壇,2014(35).

作者:江紅麗 單位:遼寧水利職業學院